为毛现在stm8和stm32这么好用,而8051已经被淘汰了,还是要学8051?

而且还是at89s51这种。。。。。。

【选择STM8从几乎零基础到兴趣十足的做项目】
刚开始深入学习单片的时候,属于机缘巧合吧,当时我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一枚学生。当然课本上的那些单片基础,稍微有点,至于实际的电路设计等勉强看懂的状态,几乎依靠高中物理功底和课堂上涉及的。大家开始都建议从51开始,当然初期我是从51开始入手的。之后的疑惑和纠结在此不提了,往事不堪回首。接触STM8,当时完全是学长推荐,因为要和大家组队去比赛,这是技术活,不上点心,没什么成绩。怎么说呢,刚接触STM8担心基础不好,但把板子拿到手,就感觉眼前一亮。我的第一款STM8,可以说给了我一个大学生活的重大转折,——3年前的事。
随着兴趣渐入,我开始往实际性的项目上去做,物联网,智能家居,这些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东西,让我感觉有着魔的冲动,跟着学长,老师学呗。
现在STM32的渐入,让甚至有想入行智能家居行业的驱动力。
【选择STM8我的开发之旅开始】
一:性价比要高。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实际需求选择产品。当前单片机市场竞争火热,常见有MCS51/AVR/PIC/MSP430/MC9S/STM8等系列,从易用性和性价比来看,几年前MCS51和AVR系列无疑是首选;但随着近几年ARM核单片机的崛起,以其为内核的STM32单片机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应用;而由STM32衍生的8位单片机STM8系列,以众多的可选规格、近乎完美的外设和存储器、超高的性价比和易用性,迅速获得众多单片机从业者的青睐,这些可以从各大单片机论坛反映出来,唯一缺憾的是,STM8系列单片机因内核和外设较新的原因,到目
前为止还没有一款系统讲解其应用的学习板和教程。MC-51-STM8基础型学习板以MCS51为内核的STC15L104单片机作基础,带领大家实现高校教学用MCS51单片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顺利衔接,防止知识学习的脱节,迅速入门;鉴于MCS51系列单片机内核设计很早、外设和存储器严重不足的缺陷,MC-51-STM8基础型学习板以STM8S103为主单片机,深入讲解单片机在消费电子、医疗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帮助大家完成单片机学习的进阶;同时也因为STM8单片机和STM32系出同门,二者外设几乎完全一样,为大家以后学习STM32的ARM单片机作好铺垫。其次
要看理性看待价格。目前淘宝市场上MCS51系列单片机学习板从50至400元比比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其同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1
各有千秋吧,stm只是和51和atmail竞争,抢占低端市场,但学了51可以轻松和嵌入式系统接口,stm32只是名义上的嵌入式,实际只是一个单片机,不能跑linux,低端的东西谁家便宜就用谁家的,抗干扰一般用PIC的,低功耗用msp430的,防盗版用NEC的,普通大路货就是51,atmail,stm,再说51的stc还是国产货,最近支持国产,就选51了
第2个回答  2021-01-25
现在再试试STM的单片机,用不起了。价格是像孙悟空翻跟头,几倍几倍的往上涨。
第3个回答  2019-01-18
刚开始深入学习单片的时候,属于机缘巧合吧,当时我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一枚学生。当然课本上的那些单片基础,稍微有点,至于实际的电路设计等勉强看懂的状态,几乎依靠高中物理功底和课堂上涉及的。大家开始都建议从51开始,当然初期我是从51开始入手的。之后的疑惑和纠结在此不提了,往事不堪回首。接触STM8,当时完全是学长推荐,因为要和大家组队去比赛,这是技术活,不上点心,没什么成绩。怎么说呢,刚接触STM8担心基础不好,但把板子拿到手,就感觉眼前一亮。
第4个回答  2019-01-18
刚开始深入学习单片的时候,属于机缘巧合吧,当时我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一枚学生。当然课本上的那些单片基础,稍微有点,至于实际的电路设计等勉强看懂的状态,几乎依靠高中物理功底和课堂上涉及的。大家开始都建议从51开始,当然初期我是从51开始入手的。之后的疑惑和纠结在此不提了,往事不堪回首。接触STM8,当时完全是学长推荐,因为要和大家组队去比赛,这是技术活,不上点心,没什么成绩。怎么说呢,刚接触STM8担心基础不好,但把板子拿到手,就感觉眼前一亮。我的第一款STM8,可以说给了我一个大学生活的重大转折,——3年前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