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含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农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月之中,故称为中秋节,民俗于是日全家团聚,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节日文化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节日,特别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中秋等传统节日,堪称民族文化记忆“活的灵魂”,可说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文化中国的代表性“表情”。

立足这样的时间节点,金樽对月、抚今追昔、共享盛景,给人的记忆最深刻、最鲜活,最能促人在思考中品味传统节日的价值意义,并使之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正是这样的记忆与基因,悄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影响着一代代人朴素的道德认知与精神追求。  

中秋不是孤寂的狂欢,而是思接千载的心灵约定;节日不是简单的聚会,而是品味传统的文化盛宴。

赋予传统节假日更加丰富的意义、更加淳厚的内涵,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节日不仅仅意味着假日,只有激活共同记忆、引起精神共鸣,过节才更有韵味、更值得铭记。各地开展的多项中秋文化活动也启示我们,在增进传统节日仪式感的同时,努力让过节模式有新的呈现,传统文化才能澎湃起时代的浪花。

如此,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自然就能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中播撒传承、赓续绵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是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

别名:秋夕、八月节、八月半

节日日期:农历八月十五日

节日食物:月饼、桂花酒

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是《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神话传说:

传说还很早很早以前,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有一次后羿向王母求得了一包服下即能成仙的神药。但后羿舍不得妻子,就把神药交给嫦娥藏起来。三天后,后裔有事外出,盗匪待后羿走后不久,持剑闯入了嫦娥的家中,威逼嫦娥交出神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盗匪的对手,于是危机之时拿出神药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盗匪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假期: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在台湾,中秋节当天放假一天,若与周六、日重叠则不另外补假,但若与周休假期仅相隔一工作日者,该工作日则调为假期,并择另一星期六补班补课。

香港的中秋节公众假期定在农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翌日)。如果碰上星期日,则在星期一补一天假;如果碰上星期六则没有补假。

韩国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放假3天。

传统活动:

祭月、拜月、赏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30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礼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1-1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