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柳在古代是不治之症吗?

一些野史说同治皇帝死于花柳,先不管是不是真的,花柳这种病应该是可以医治的啊,为什么会要了皇帝的命呢?皇朝的太医没有理由医治不了的啊?

  据说华陀能治愈它,“即已脱落者,亦能重生”,实在令人惊叹。
  http://baike.baidu.com/view/731424.htm
  花柳
  花柳即性病,目前称之为性传播疫病,古人认为这是寻“花”问“柳”之病,自然和嫖妓、乱交有很大关系。这种病从史籍看来,是久已有之,但限于科学发展水平,不太肯定也不太明确,只有个别医家的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处方与医疗记录。直至明代,对此才有个较广泛而更明确的说法与诊断。
  在史籍上,较早有对花柳病医治记载的是华陀。1920年在安徽亳州藏书家姚氏墨海楼的故纸堆中发现了年代久远的《华陀神医秘传》手写本,其中有15种治花柳病的处方,而且记载了前阴溃烂、脱落、鼻柱将落这些可怕的症状,而华陀能治愈它,“即已脱落者,亦能重生”,实在令人惊叹。
  汉朝以后,在治疗花柳病方面也陆续有些记载。例如,隋巢元方《病源侯论二十四·花瘘候》云:“风湿容干皮肤,与血气相搏,其肉突出,如花开状。”《病源候论二十五诸恶疮候》云:“初生如饭粒,破则血出,生恶肉有根,肉出反散如花,诸恶疮久不瘥者亦然。”唐王焘《外台秘要》引《素女经》说:“七伤之情,不可不思。第六之忌,新息沐浴,头身发湿,举重作事,流汗如雨。以合阴阳,风冷必伤。其腹急痛腰脊疼强。四肢酸疼,五脏防响。上攻头面,或生漏沥,云出《古今录验》二十五卷中。”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云:“交合事,蒸热得气,以菖蒲末白梁粉敷合,燥则湿痛不生。”又说:“治阴恶疮,以蜜煎甘草末涂之。”宋窦汉卿《疮伤经验全书》云:“霉疮由于与生疳疮之妇人交合薰其毒气而生。”
  以上论述中的所谓“四肢酸痛,上攻头面”,其现象类似梅毒。所谓“恶疮久不瘥”,也可能是梅毒的萌芽。而窦汉卿所云“霉疮由于与生疳疮之妇人交合薰其毒气而生”,更是把这种病与性交联系在一起了。但是,在这些古书上都没有明确提出这是性病、花柳病,而是往往把所谓恶疮与风疠相混。在这个问题上,古书上也提出一些个案可供分析,例如:
  齐武平时,梁州薛河寺僧远为,性疏诞。不修细行,好逐流荡,欢宴为任。眼边有乌点,洗拭之,眉毛一时随手落尽。(《唐高僧传》)
  消渴连年,累有相如之患。遣于大渐,遂如范增之疾。桐君对药,分阏神明。李柱倚医,更无方技。铭云:“梧桐茂苑,杨柳娼家。千金回电,百日流霞。凋零倏忽,凄怆荣华。河阳古树,金谷残花。”(周瘐信:《郑伟墓志》)
  潘炕嬖美妄解愁,遂风恙成疾。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怆感惭愧,转加困剧而毙。(《苕溪渔隐丛话》)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有得风疾者,口不能言,死生之争,有甚于刀锯木索者,知其不可救,默为祈死而已。”(《东坡志林》)
  以上这些症状,都和花柳病类似,而且从记载看来,和性生活也有密切关系。据考证,前面《东坡志林》所述,也是刘贡父的事情,贡父兄刘敞知永兴军,亦惑官妓茶娇得惊眩疾。(《宋裨类钞》)那么这些病是花柳病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有任何疆料对此作过明确的诊断与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3
花柳病是笼统的概念,其实就是现在所称的性病。
像现在常见常听到的梅毒、淋病、湿疣、艾滋病等等,现在技术这么发达艾滋病还是治不了啊。
第2个回答  2009-01-04
可以治的,只不过是他老娘掩饰罢了。
第3个回答  2009-01-06
no.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