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老师送我回家倒叙的作文

描写老师送我回家倒叙的作文

我的母校xxx。正门朝东,一进门就是个大影壁,南北两条甬道栽种着丁香等花木,分别通向大操场。影壁的后面是两个相连的四合院,前院叫海棠小院,后院叫校长室小院。音乐大教室将两个小院隔开。我们上音乐课的时候是不允许直接坐在音乐教室的座椅上的,而是听到铃响先要在海棠小院的海棠树下站成两排,老师的钢琴一响,学生们伴着乐曲的节奏依次走进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记得在墙边一块三四平方米的空地上,学校的工勤人员牛大爷还种了十几株“葫芦”,一到秋季,爬秧架上挂满了小葫芦,很是惹人喜爱。

二附小的师资力量是很强的,比如人大代表、女教师梁士茹,后来当了广内二小的校长。语文老师叶三午,是叶圣陶老人的孙子,培养我们从小就热爱朗诵,读课文也要讲究发音正确,带着感情。语文老师李金本后来成了中国少年报的总编辑。才华横溢的杨志彬老师也调动到一家教育杂志社工作。音乐老师杨春华,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组建了童声合唱团,听众每天晚上在收音机里听到的“小喇叭开始广播啦”里边的童声合唱,就是我们学校学生唱的。赵毅强老师的地理课也非常吸引人,至今我还记得,他将我国的邻国编成了一句顺口溜,特别上口好记,叫做“阿巴印尼锡不缅,老挝、越南、菲律宾、朝鲜、日本、苏联。”现在只是锡金国消失了,成了印度的一个邦。

当然,最难忘的是我的班主任李钟秀老师。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非常难写的生字。她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攀”字,边说边写,这个字笔画多,很难写……我顺口就接了一句,有什么难写的?李老师转过身来看着我:“那你给大家说说怎么记这个字。”我说:“双木双叉,大手在下”。李老师听了连声表扬我,还让同学们向我学习。

李老师每天很晚才下班,她要等我们放学后,批改完了当天的作业才能回家。她每次离开办公室,还要到教室来看看我们是否把窗户都关好了,有时我在教室里出黑板报,她就叫上我一道走。那时候到了家我要先帮助家里挑两挑水,偶尔也能遇上下班回家的李老师。我个子矮,除了要用比较短的扁担钩子,还要注意掌握前后的平衡,尤其是过我家门道的门槛时,要尽量踮起脚来,找准平衡,让前面的水桶擦着门槛先过去,然后再压低前面的水桶,让后面的水桶过来。李老师看我踮着脚很吃力,就从后边帮我往高提一下水桶,可她却忘记了平衡的原理,后边的桶高了,前边的桶就过不去门槛了,结果水洒了一地。但这样反而使我和她更亲近了。

三年级的那个寒假前,李老师找我商量一件事,她说再过几天就放寒假了,你看咱们班有13个同学订了《中国少年报》,要是都留在老师办公室等开学一起发,恐怕就没意义了。我说那我就每周来一趟学校,领了少年报后给订报的同学送家去。记得那是一个周三的下午,《中国少年报》出刊的日子,外边下起了鹅毛大雪,可巧我又发烧了,可我还是坚持着来到学校领取《中国少年报》。那天李老师也来了,她看到我通红的脸蛋,又用手摸了摸我的前额,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你发烧了,要不这期的少年报就先甭送了。我说,没关系,还是送吧,同学们都等着看呢。李老师没再说什么,从椅背上拿起她的短呢子上衣,给我穿在身上,那件呢子外套虽然是短款的,但穿在我的身上,下面盖过了膝盖,袖子长出了手指头,很暖和。她一边扣着扣子,一边说:路上要当心,不要滑倒。然后将卷好的报纸放到了我的手里。

我踏着积雪送完了最后一份少年报,回到了学校,李老师还在办公室里等着我,她熄灭了办公室的炉火,将我送回了家。

五十年过去了,我经常会梦见在大雪中我和李老师走在回家的路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