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悦来乡的传统习俗

如题所述

悦来因为地理位置很特殊,是一个交通枢纽站,随着与各地生产生活习惯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

而悦来对于我来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这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悦来至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生活风范,对于很多都市中人来说,这里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人们可以在这古朴的小镇中,感受到简单生活的美好,今天我们就去感受一下悦来小镇简单的生活。

上个世纪悦来街头

惬意的午后时光
在上个世纪,街边剃头匠和修自行车、补鞋的摊点一样,都是便民的服务,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街头的补鞋匠
时光流转,街头理发在大城市里基本上已经见不到了,但在这样的小镇上,赶集的日子还是能够见到的。并且很多中老年人和小孩依然选择这种传统的剃头方式。
这样理发的方式,看起来很怀旧吧!剃头匠告诉我们,早年间的剃头匠都有一整套的技艺,剃、刮、捏、拿、捶、按、掏、剪等样样精通,听着老师傅的描述我都想亲自去体验一下这门古老的手艺,奈何我实在是没有勇气剃光头!

街边剃头匠
开放的环境,新鲜的空气,比起那些充满刺鼻染发剂味道的理发店要好多了!时间就是这样无情,难以看见老手艺的未来。就让我们在一帧帧影像中,感受过去这种露天理发方式的市井文化吧!

曾经和自行车、手表一起并列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轻人结婚的“三大件”——缝纫机,经历世事变迁,当年的人气物件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被淡忘了。

这双沧桑的手,让我感受到了阿姨缝纫技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小一辈的穿戴从小便是收取姐姐甚至哥哥不能再穿的衣物。那个时候,只要妈妈的缝纫机嚓嚓地响起来,心里就欢喜得不行,因为我知道即将要有新衣服穿了。
如今,在小镇上看到这样的缝纫机修改旧衣服,缝褥单、被罩、枕头套莫名地有一种亲切感,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年代。

这些年走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美食,但是,让我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熟悉的味道,只存在于记忆中了。当我听到‘叮、叮、当’的声响,“麻糖,麻糖”的吆喝声时,又唤醒了我儿时甜蜜的记忆。
卖麻糖的从背篓里面拿出一个小钉锤和一个上弯下直形如宽勾的铁钩板来分割麻糖,“叮叮当……”。

正在敲麻糖
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麻糖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那香甜可口的味道我能记一辈子!除了麻糖,悦来街头还有很多传统的糕点

既然是田园生活,那一定要有经典的传统食物——手磨豆腐。用石磨一推一拉经过无数次旋转磨下豆浆,然后用柴火烹饪制作而成。

卖手磨豆腐的小摊贩
用刚刚买回来的手磨豆腐做一碗豆腐鱼,豆腐的清香结合鱼肉鲜香,味道真是不要太美味了!

一盆豆腐鱼
再配上悦来当地农家自制的烟熏鸭。用的是本地人自己养的鸭子,加上独特的腌制工艺,做出了让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悦来老茶馆浓缩着数十年来老百姓的市井生活,地面是旧的,连桌子、凳子、椅子都是旧的。赶集日,茶馆人最多,长条的独凳,老旧的四方桌,聊天下棋打牌不亦乐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