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孩子,晚景会凄凉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我觉得吧,晚景会不会凄凉,和几个孩子都没关系。

见过这样的真事儿,家乡农村,俩儿子一个女儿,因为厚此薄彼,俩儿子闹矛盾,大儿子不管老子,小儿子一看,我也不管。而女儿一看,我这哥哥弟弟,平时你们老的该买房的买房,该带孙子的带孙子,我一个女儿,啥都没捞着。该出钱出力的,从来没忘记了我,我凭啥啊,而且,这娘家的事,我管多了,我婆家怎么看我啊?

于是呢,老大娘去世了,老头儿就没人管了。想去大儿子家,大儿子说,你不和小儿子亲吗?想去小儿子家,小儿子说,你不给大儿子买房了吗?最后,两边儿推来推去,老头儿愣是给撂下了,自己一个住在空无一人的乡下老宅。

有一年夏天,突发急病,死了。

老头儿人缘也不是很好,加上农忙,大家没留意到他消失,等到门口爬满了蛆虫苍蝇,才有人知道,他过世了。

这晚景,算是顶凄凉了。可他有三个孩子。

所以呢,晚景凄凉与否,说到底,取决于三件事,第一件事,自己有没有晚年积蓄,足够在任何情况下支付自己的医药费生活开支,自己手里有,谁也不求。第二件事,与邻居的友好相处,有 社会 支持,远亲不如近邻啊!第三件事,从小和孩子有感情,有深厚的 情感 链接,孩子真真正正的爱父母,出门了也思念父母,凡事会想着父母,这样的关系,割也割不断。晚年绝对不会凄凉。

一个人的晚年如何,跟她生了几个孩子,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孩子多看起来人多力量大,但是到了晚年,需要面对的问题可能也更多。

兄弟姐们比较多,大家却都不认为自己应该孝顺父母,那这样的父母晚年即使是儿孙满堂,也是凄凉的。即使只有一个孩子,但是家庭美满,尊老爱幼,大家和睦美满,那么这样的父母,晚年仍然使幸福的。

晚年怎么过,跟自己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老人到了老,就总想依赖着孩子,参与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却因为很多观念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气。

其实对于老人来说,晚年就应该图个清静自在,只要自己行动自如,就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规划好,一样过得多姿多彩,那街头巷尾活跃着的夕阳红艺术团,又是扭秧歌,又是唱歌唱戏,哪个老人不是红光满面笑口常开?因为生活有寄托,所以老年一样活的精彩!

孩子不是你养老的工具,自己的生活还是要自己做主,自己经营。孩子好,我们开心,孩子幸福,我们更快乐。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精力全部压在孩子身上,我们累,孩子也累,互相拥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乐观向上,互相帮助互相疼爱,谁的晚年都不会凄凉!

只有一个孩子,也不一定晚景凄凉。

因为决定一个人的晚景凄凉与否不是孩子的决定的,那么是谁能决定晚景凄凉与否呢?我的答案是自己。

为什么呢?

假如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在中年时就对晚年的生活、养老、看病做好认真的准备和规划,比如,有居住的房子,有足够的养老资金、有医疗保险等等,再有几个老玩伴,那么晚景一定不会凄凉。

假如只有一个孩子,而这个家庭的父母,既没有固定的收入,又没有足够的养老钱,孩子再不孝顺,那么这个人的晚景凄凉是肯定的。

因此,如果一个人只有一个孩子,一定要在年轻力壮时,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和规划,晚年的生活一定不会出现凄凉的悲剧。

我有一个老师,她的儿子和儿媳、孙子因车祸去世了,老伴前二年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了,她将儿子在香港的房子卖了,在深圳有一套住房,又在老家买了一套依山傍水的小别墅,可以种花养草、种菜养鱼,现在围着她身边有好多亲戚,都想找她要钱,而她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有保姆和司机,冬季在深圳,夏天去北方老家,生活过得非常充实,近七十岁的人,看上去像四五十岁的人,而且显得非常年轻漂亮,身边不乏一些追求者,以至比她老家小十来岁的妹妹还年轻。

综上所述,只有一个孩子,晚景凄凉与否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孩子。

大家认为我回答的怎么样?有什么看法呢?

目前来看,也未必吧!只要国家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人为的动乱和外敌入侵。再过十年二十年时间,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不死也到了人生暮年。

“只有一个孩子,晚景会凄凉吗”?根据目前独生子女家庭的形势判断,“只有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还未到“晚景凄凉”的人生阶段。

就是真的到了那一天,现在的老年人只要提前未雨绸缪,做好谋划安排,天也塌不下来。

中国所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有三四十年的时间。独生子女家庭只少也有近亿人,天塌压大家,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国家为了 社会 养老问题,可以说也在提前谋化。根据最近主流媒体所报导的养老新闻报导分析,居家养老,社工服务。还是不错的方式方法。

人生,只有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那一段,才有可能感到孩子少的困难、凄凉和悲哀。不过到了那一天,大多数人已经糊涂了,是死是活也不是很清楚的。过一天说一天,想的太多了晚上睡不着觉才是最难受的。(2020/10/22)

多子多福是老观念。

孩子数量的多与少,与自己晚景如何关系不是很大。有句老古话很有哲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子孝,一个就足够;不孝,养的越多,老人就有可能越“没水吃”。

现在的年轻人,综合压力巨大,无论他有无孝心,客观事实已由不得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向老人倾斜。

形势逼着人们转变养老观念,由“养儿防老”向“自己养老”方式转变。

这虽是形势所迫,但应该是一大进步。

“养儿防老”的弊端大家都清楚,无须赘述。


自己养老,既给儿女们松了绑,又给自己找回了自由、找回了尊严、找到了快乐。

自己养老的条件也在逐步成熟: 城市里的职工,医疗、养老金全覆盖,养老模式在不断创新;

农村里,60岁以上老人也在开始享受养老金的待遇,虽然数量还不足以养老,但养老金会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另外,自己有房有田有地,只要身体好,七拼八凑,养老也没有大碍。

自己养老的四要素:一要有一副好身体、二要经济能独立、三要有一位相濡以沫的好老伴、四要一副好心态。

有了这四条作保障,身体好的时候,想自由,住在自家,与儿女各不相扰。老俩口相依相伴,可以享受人生中最轻松、自由、快乐的生活。

将来岁数大了就进养老院,子女们有空了就来看看,平时没事电话问候一声。

年纪大了,身体差了的时候,医生只治得了病,救不了命。该咋办咋办,谁也逃不掉这一自然规律,一切顺其自然!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我老公独子,公公走了三年就剩婆婆,但是婆婆什么都不管,弄的我们家每天乌烟瘴气。最后没办法,吵了一架后婆婆自己回老家了。要说我们不孝顺?不是,知道她没老伴儿了,我一直不敢对她大声说话,生怕人家觉得我欺负她,啥都顺着,但是吧,人总是得寸进尺,她和我们住的时候一点忙都不搭把手,也不补贴。我只能全职带娃,老公一个月三千,一个人养四个人,压力太大,还有个孩子,更是无底洞。

我们邻居,那真是我羡煞的一家子。

也是独生子,公婆退休有工资,公公每天带孩子出来玩儿,婆婆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夫妻俩都在医院上班,两辆20万以上的车(我家没车,买不起养不起),没见人家吵过架红过脸,每天其乐融融的,特有素质。

四个人养一个孩子和一个人养四个人,都是独生子。

其实几个孩子真的没关系,一个优质家庭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孩子,能抵过无数个普通孩子。

晚年的生活是否幸福,也许与有几个孩子关系不太大,过去老一辈儿女多有的人家五六个孩子的他们真得幸福了吗?到老了去每一个儿女家轮流照顾是让老人活受罪,儿女不在于多生而是要有一颗牵挂父母的心。我天睛就出门散步经常碰到一个老阿姨她是山西人,最近脸上时常挂着笑脸因他的孙子马上要放寒假了她终于好回老家与大伯团聚了,她告诉我她到杭州来带孙子生活已经六年了每年回家一次。我问她为什么大伯不一道跟着到杭州来生活,她说大伯在老家带大儿子家的孩子有俩个孙女。她叹了一生气老阿姨今年己经六十八岁了等她与大伯能过什么时候相聚在一起真得还是个未知数,因他的小儿媳妇又准备生二胎了。

这是特例也不是正能量,村子里有一位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这有一个儿子,而他的儿子仕途一片光明他家的所有亲戚包括远方亲戚都把他当老祖宗,谁家对老人孝顺那他们家的孩子工作不成问题了,现在那一家父母不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老人亲戚家的孩子在十年前大多数是职校毕业,第一步进单位做合动工而如今好多转正了而且有的已经是部门负责人了。他本人很少回家,他的老婆看到公公不太搭理孙子也很少回老家看爷爷一年这有一次。老人经常在家骂儿子儿媳妇孙子没良心不孝顺,还不如亲戚侄子侄女侄孙们照顾他好。老人很厚道也实在把有些人逢年过节上门送给他的土特产有的分给了他的侄儿们吃,他说给他们吃了今后自己走不动生病了躺在床上的时候还想侄儿侄儿媳妇们照顾清洗呢儿媳妇肯定指望不上了。

给大家列了以下四个场景:A.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很孝顺;B.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对年迈的父母熟视无睹,不闻不问;C.有很多孩子,孩子们都很孝顺;D.有很多孩子,孩子们都踢皮球,谁也不管父母。

哪些场景下,晚景会凄凉呢?大家应该都会选择B和D。其实,只要孩子孝顺,无论多少,晚景都很好,不凄凉。凄凉的是孩子不孝顺,更甚至被一群孩子像踢皮球一样躲着。

举一个我知道的例子。有一位80+的农村老奶奶,她育有四儿一女,儿女都在农村,混的也一般。在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是代代相传,但我们可能会想,这位老人有这么多儿子,应该过得很幸福吧。其实不是,反而过得很凄惨,自己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土房里,四个儿子都不孝顺,逢年过节也不给钱,就每人每年给100斤米,好在唯一的女儿还孝顺点,会给点钱,但女儿嫁到一个普通人家,日子也不容易,也给不了很多钱。老人平常要是生病了,都是自己走去医院,儿子们都不管,而且老人一听到医生说要打好几天的吊针,老人就会说能少打几天吗,身上没那么多钱。

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儿女再多,不孝顺,也是白搭,晚年凄惨。要是一个子女都没有,那会更惨,因为百年之后没有人送终。所以,晚年凄不凄惨,得看子女孝不孝顺。子女若孝顺,一个足矣,多个更好。

我是“观 社会 的气象人”,虽身处气象这个小众圈,但有一颗热爱 社会 这个大众圈的心。 社会 是一碗“大杂烩”,有世间百态,有人情冷暖,也有牛鬼蛇神。让我们了解 社会 ,避开 社会 的雷区,去拥抱 社会 的真善美!

晚景凄凉与否,并不取决于有几个孩子!

很多人总是喜欢把晚年的养老生活品质与自己有几个子女进行关联,认为子女多的人,晚年养老生活就会幸福,子女少的人,晚年养老生活就会不幸福。

这在传统的观念里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当今 社会 ,其实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关系,晚年幸福与否其实和子女的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很多案例也进一步证明了相关的道理,有很多子女多得老人最后的晚年生活是在各个子女间的推脱中凄凉度过的,而一些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晚年生活却非常幸福,有些甚至没有子女的老人,人家在养老院里一样也可以过得非常幸福。所以说晚年生活的幸福与否,其实并不是绝对取决于子女的数量,更多的是各方面综合因素共同影响的。

这里有几个身边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儿女众多,但晚景凄凉的李老太】

是我的一个农村亲属的邻居,已经70多岁了,家里有5个孩子,2个儿子和3个女儿,李老太老伴已经过世多年,当时的老宅也都分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老太太的晚年生活基本上就是在2个儿子家里轮换着度过,3个女儿偶尔也会去看望老太太。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伺候的还算说得过去,李老太的晚年生活虽然说不上有多幸福,但也谈不上多凄凉。但是由于老太太自己没有社保及储蓄,后来得了一场大病,医疗费用非常高,这也成为了后续矛盾激化的直接“导火索”,几个子女由于生活条件也都不是特别好,在筹集医疗费用时出现了极大的争议和矛盾,女儿们由于没分到什么财产,都不愿意出一分钱。而两个儿子家里本身也不是很富裕,本身出钱就费劲,再加上大家都在“推诿扯皮”,最终就导致所有的子女都不想出钱给老太太治病,李老太看到儿女们的这种态度,“心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最后还没等治病呢,就已经“驾鹤西去”了。

【只有一个女儿的张大爷,晚年生活异彩纷呈】

张大爷今年也快70岁了,以前是农村的老师,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城市里当老师。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都跟着他进入了城市。由于张大爷的老伴的原因,两个人只养育了一个女儿。在张大爷和老伴的精心呵护下,他们的女儿各方面都非常的优秀,后来考取了名牌大学,现在是某上市公司的高管。老两口现在也都跟着女儿一起到上海生活了。张大爷每天除了负责接送外孙子上下学以外,还经常去棋友社去下棋,周末还经常和老伴一起出去钓鱼及游玩。一到暑假老两口就带着外孙子出去 旅游 ,自己买的房车,这几年下来基本已经把全国上下都走得差不多了。可能是由于平时的生活比较安逸,老两口也非常注重保养,所以身体特别的好,基本没什么大病,平时每年也都会去定期做体检。

【无儿无女的林阿姨,晚年准备在养老社区度过】

林阿姨今年60多岁,她的这一生比较坎坷,由于自身的原因无法生育子女,所以30多岁就和前任离婚了,曾经也想过收养一个子女,但最终都没有成型。后来林阿姨交了几个男朋友,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也都分开了。林阿姨这一生虽然感情生活不太顺利,但是在事业上还是很成功的,由于自身是技术出身,也懂得管理,以前在国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很高的职位,后来她选择了直接辞职下海创业,现在身家基本上也是几千万的水平。林阿姨现在的身体还很好,仍然是自己独居,自己的一些后辈亲属偶尔也都回去看望她。不过林阿姨自己已经想好了未来养老的计划了,她已经着手在专业的养老社区去看房子,准备晚年就在那里度过了,各方面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充分保障其养老生活。而且她最近又处了一个新老伴,两个人的感情好像还非常不错,据说男方的条件也非常好,是一个退休的老教授。

晚景凄凉与否,更多的是要看自己,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养儿防老”固然没有问题,子女赡养老人也是应尽的“法律义务”。但不能因为这样的原因就都把自己的养老问题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时候,人们其实应该多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创造更好的养老环境。

比如年轻时多努力打拼,尽量多积攒一些积蓄;

比如把自己的各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商业保险都规划好,避免潜在的风险;

比如在子女教育方面多下功夫,增加子女成才的机会;

再比如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年龄大了以后也能有个好身板;

实际上只要做好这些,养老其实就不是问题了,即便没有子女,国家及 社会 也会为你提供相应的专业机构。核心问题还是自己需要足够努力地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环境,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当然子女如果各方面条件较好,必定也会更加地孝顺你们。

所谓养老无外乎就是 经济层面 精神层面 的需求问题,只要自身足够努力地把经济层面的问题解决,其实就是在给子女减负,相应的子女也就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陪伴老人,解决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另外 老人其实也应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把老年生活的全部感情寄托都放在子女及晚辈上面。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如果你会凄凉,那养十个儿子都照样是凄凉。如果你不会凄凉,那你一个都不养照样不会凄凉。

一个人晚年生活好坏,与儿女多少的时代,会彻底翻过一页。靠全 社会 的富裕文明,人权的尊严平等,制度政策的保障与重视,才是真正的老年人幸福的保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