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如题所述

懒惰平庸的人并不是手脚懒,而是他们的脑子懒,他们不愿动脑筋,这种坏习惯制约着他们摆脱困境的思索。

相反那些取得巨大成就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难题的习惯。

是否善于思考,跟个人意志强弱有直接关系,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思考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只有用意志控制自己去思考,从不同角度想问题,才能发挥出创造力,解决看似不可能克服的难题。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曾经用绳子打了一串结。并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过了300多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将绳结打开。

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思索了一会儿,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波斯帝国

一个人在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趾,疼痛难忍,而最近的医院却在十里之外的小镇上。这个人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剧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他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个人到一家餐馆应聘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这个人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全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他被录用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砍断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被蛇咬的人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保证了顾客的利益,这些都是正确思考的杰作。

正确思考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因为不这样做,就那样做,这些都是由一个人的习惯思考力决定的。很多人看似很聪明,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那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获取了成功,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进行果敢的取舍。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惟一能够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思考,但无论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相应的力量。没有正确的思考,是不会克服困难的,如果你不学习正确的思考,是绝对没有办法防止受挫的。

人性中普遍存在着两个相反的特质,这两个特质都是养成正确思考习惯的绊脚石

一是轻信。轻信是许多人的一大劣势。你的脑子里应该永远有一个问号,你必须质疑企图影响你正确思考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看清别人的优势,挑战自己的劣势。

在克服自身劣势的过程中,如果你是一位正确的思考者,你就是自己意志的主人而非奴隶。你不应给予任何人控制自己思想的机会,你必须拒绝错误思想的侵蚀。

二是不相信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在事情未调查清楚之前,就采取鄙视的态度只会限制你的机会、信心、热忱以及创造力。不要绝对地认为未经证实的事情和新的事物都是错误的。正确思考的目的,在于帮助你了解新观念或不寻常的事情,而不是阻止你去调查它们。

总之,你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盲目蛮干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5

首先要认识一下大脑的运行机制,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启动的是记忆,不是思考。也就是说大脑能不思考他就不思考。比如上班路上,该走哪条路,该在哪里换乘地铁,我们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了,指挥我们行动的不是思考,而是记忆。

根据大脑的这个特质,培养提高大脑的思考力主要有两种方法。

首先要多向大脑不断地输入知识。知识的来源,包括读书、阅历、以及与人的交流等等,其中读书是增长知识较为简单、广泛、且系统的方法,要重视起来。在阅读积累方面,合理运用快速阅读法对提高输入知识的效率是很有帮助的(快速阅读的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软件”)。在阅读学习之后,还要会借助如写作的方式来整理思维,强化理解,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逐步升级自己的思维。写作等于自我思考的整理,花时间架构出一篇让别人能读懂的文章,其实就是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

其次要养成刻意思考的习惯。比如平时做题以及听老师讲解的时候,知道答案还不够,还要知道答案是如何得出来的,得出答案的这个分析思考的过程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一样,先不要急于去得出结论,而是着重去观察,思考,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当不知道如何思考的时候,可以通过拆解问题进行思考寻找答案。拆解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可动手操作的小问题。一般一个复杂问题可以拆分为3-5个分支小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直拆分下去),经过拆分复杂的问题就会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方便处理的小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