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会审一般会提什么样的问题?

如题所述

对于一个设计部门来说,设计出来的图纸不能就是自己做主就可以把它转化为实物了,一定要有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审查,经过层层把关才能把这个图纸作为最终的状态发放下去,执行后转变为实际的产品。

图纸在会审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要经过校对人员、审核人员、标准化审核、工艺审核和最终的批准等人员的会审。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的人员会根据自己的职责以及这张图纸出来以后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等方面综合的去判断,并且有针对性的去从自己的角度去提出问题。

首先校对人员一般来说是自己在设计部门的同事,他就是给你挑出一些因为你不够仔细而犯的错误,因为图纸的信息特别的繁多和复杂,没有另外一个人去把关,靠一个人的眼睛去看的话会遗漏很多信息,也容易犯低级的错误,这个校对的人基本上是和设计者站在一起的,挑出来毛病共同改完以后才会往下转。

其次是审核人员的会审,审核人员就没有校对看的那么仔细,他不太会重视图纸的细节问题,比如线条怎么样,数字标没标出来等等。他要看的是整体机构的合理性,图纸是不是表示清楚了设计理念,主要的信息是不是都很清楚,逻辑关系是不是完美等等。经过审核的图纸才可以往下流转。

标准化审核人员主要是看图纸的格式是不是符合要求,无非是一些线条的粗细、字体的大小等等,难度不大,却是更改工作量最大的一关。

工艺审核是图纸审核的最关键,因为图纸出来以后到达工艺部门,他们需要把图纸转化成实物,这样的图纸能不能被现有的工具所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工艺的问题也需要设计者高度的重视。

最后是图纸的批准,一般来说,批准人员都是层级比较高的,他也没有时间去仔细的看图,他认为图纸可以往下流转了自然就签字通过了,因为到了出图的阶段至少方案是经过他同意的,所以这一关比较容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8
这个主要是靠经验的。
说要有什么技巧的话,无非就是建筑图、结构图、水电图、设备图等一起看,要结合起来看才行,主要是看有没有相互冲突,这个是最基本的;具体的做法有:看轴线有没有标错,门窗表、门窗大样与平面图上的尺寸能不能对得上,建筑图与结构图上的标高是不是相符,构造大样图是不是对得上。
结构图上的力学一般是不用去考虑的,我们一般是要考虑怎么做的问题,比如承台,梁板柱的混凝土标高有没有,配筋有没有,标高有无问题等;
建筑图一般多点,主要是要靠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细心,把整个建筑在头脑中构思起来,各个工种有无冲突,能不能对得上,好不好做等。只要花点心思就行。
第2个回答  2017-11-08
图纸会审是指承担施工阶段监理的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材料、设备供货等相关单位,在收到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在设计交底前进行的全面细致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的活动。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使施工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二是为了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因此,监理人员不仅要对施工图进行详细的校对,对图纸进行全面的复查,还应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从设计项目管理的角度上对设计图纸提出问题,对设计图纸加以优化和完善,以提高设计图纸的设计质量。具体的做法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保证安全可靠性 对一项工程而言,安全可靠性不止是仅仅满足于平时的正常使用和地震时的抗震能力,同时它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防灾抗灾等一系列问题。对设计图纸而言,应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勘查资料是否齐全,建筑物层数、结构型式、基础型式是否与堪查资料相吻合;承重结构的布置以及结构选型是否合理,构造措施是否满足抗震要求;给水排水、暖气通风、强电弱电各专业之间的设备选型是否匹配,布置是否有交叉现象,设备之间的间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预留孔洞是否合理等;图纸是否完整,如有分期供图,则供图时间应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并留出审图的时间;设计单位是否采用新技术;设计要满足安全性,一是社会要求的安全性,如废物处理等;二是使用中自身的安全性,如操作安全、消防安全等。
设计单位在进行图纸设计时将安全性放在了首位,国家现行规范对此也提供了足够的安全系数,但由于设计失误造成的房屋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监理单位在进行图纸审查时应站在更高的水平上,以国家现行规范、地质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为准,综合地考虑设计图纸的安全可靠性,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某高校中职楼,入户的室外暖气管道埋深仅为0.3m,这就严重违反了规范要求,造成了安全隐患,后经监理人员提出,设计院拿出了图纸变更,从而满足了安全性。
二、保证适用性 适用性是一个越来越被重视的问题,人们注重建筑物的外观效果和内在功能。适用性从大的方面讲,牵扯到城市规划、城市配套设施 、当地生活水平标准以及城市发展等诸多因素;从小的方面讲,与业主的审美水平、用户的使用要求有关。建筑物的适用性不是随意的,是有法可依的。再审查图纸时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图纸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国家、行业颁布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如住宅楼的楼梯入口高度、楼梯间宽度等;
房间内各种插座是否留置,布局是否合理,电气实施选择是否充分考虑到当前用户的使用要求及适当考虑以后发展的余量;消防设施是否满足要求;各专业设计是否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是否满足本专业的有关规定,设备的选用是否先进合理;选用的建筑材料是否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图纸采用的标准设计是否符合当地的情况及建筑物的具体要求。
一般来说,在图纸会审阶段,由于大的框架已定,监理人员已不宜从立面效果、建筑布局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要从建筑材料的选用、水暖、电气的配置等内容上审查图纸的适用性。如某住宅楼,层高2.8m,由于考虑分户供暖,暖气管道从标高2.4m入户沿室内墙体设置,居民入住后普遍反映不合理。
三、保证经济性 工程经济性具体表现为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者之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而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建设全过程投资控制的重点。在设计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协助设计单位开展限额设计工作,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寻找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在图纸会审阶段,一方面监理人员要有较高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详细翻阅图纸,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结合当地的具体做法,依据设计规范进行分析,判断,计算,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力争为业主节省投资,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一套设计图纸完成后,设计人员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路。而设计上某一专业的局部变更往往使其他专业也要做相应调整,这就需要监理人员要有充足的证据说服设计者,并在适当的时候拿出自己的变更方案争取设计者的认可,从而对图纸做更有益的变更,并给设计人员一定的时间去完善设计,双方配合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如某高校一乒乓球室,楼面采用新型材料sp大板,每平米造价达到270多元,后经监理人员建议,改为普通空心板,从而节约了成本。
总之,图纸会审是监理单位的一次重要亮相,图纸会审也是体现监理工程师业务水平、取得业主信任、建立威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帮助设计人员发现不足,为设计提供经验教训。一次成功的图纸会审也将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要熟悉有关的设计规范,熟悉图纸,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好图纸会审这一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