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的清朝军队,为何放弃了金属铠甲,使用了看似非常简陋的面甲?

如题所述

古代战争中,除了比拼将士们的战斗力和体力,提供防御力的铠甲也相当重要,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将士们的身体不被箭矢利器所伤,由此可见铠甲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从汉代开始,一支配置精良铠甲的军队就是精锐之师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隋唐宋时代,军队使用铁片铠甲达到了巅峰。
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列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和马铠等五种。到了明朝,由于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明朝人发明了一种棉甲,这种棉甲看起来没有那么笨重,看上去防御力也不怎么样,但是却取代了铠甲,成了军队的标配。而且明朝之后,清朝军队还是使用这种棉甲,这种看着简陋的棉甲凭什么会成为明清两朝军队的标配呢?

棉甲制造成本低。据《唐六典》记载有十三种:即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予甲、马甲,主要供步骑兵使用。古代的生产力非常低,一切都是人工制造,特别是铁器金属的冶炼技术,当时要给一位士兵打造一套铠甲,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古代的军队,只有正统主力正规军才能装备铠甲,所以使得价格昂贵。从唐宋时期开始,棉花种植开始广泛应用到中原地区,但当时的纺织技术不行,所以棉花价格也高。到了明朝,纺织技术得到革新,棉布开始可以量产,价格也较为低廉,这时有人发明了棉甲,可以代替铠甲应用到军队中,而且价格比起金属铠甲可是便宜太多了,从此以后,棉甲就被广泛应用到了军队中。

棉甲更轻便,而且防御力不低。重型金属铠甲是为了增加抗冲击力,保护性能确实好,但金属铠甲穿着笨拙,以明朝的金属甲为例,其重量达到了30公斤,这等于背负几十斤的重量在作战,确实对士兵的体能造成了负担。而且金属铠甲在冬季保暖也是问题。在寒冷的冬季,穿上冰凉又笨重的金属铠甲,确实不怎么好受,会让士兵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据史料记载: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棉甲的外里两层为棉布,中间铺上一层溥溥的铁,棉甲表面甲钉,是为了固定铁片而用。经过精心制作的棉甲,具有柔软、轻巧、以及防寒保暖的作用,经过反复泡制的棉布,沾湿后防御力大增,可以抵御初级火器和利矢的射击。平常时棉甲的防御力也不差,就算被箭矢所伤,棉甲的缓冲力也会抵御一部分伤害,使伤害不足以致命。
清朝时期的火枪已广泛应用。清朝时期火枪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的水平,即使是金属铠甲,也会被大威力的火器打穿,根本起不到多少防御作用。在火枪面前既然防御力都差不多,那当然是选择造价更便宜,更适用于战斗的棉甲了。这里所说的价格相对便宜的棉甲,其实造价也不算特别便宜。尤期是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库中的白银大量流往国外,导致国空虚。所以清军的军队装备并不见得好。以棉甲来说,只有满清八旗军主力军队才配备有棉甲,大部分绿营军都是没有棉甲的。

也是在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火枪威力也比较大了,棉甲的防护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同时进攻火力又比别人弱,已经沦落到了全面挨打的局面,这也是清朝闭关锁国,腐败无能造成的恶果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30
金属铠甲笨重,不适合马上作战,金属铠甲的成本高,长期的征战棉甲更适合
第2个回答  2020-09-30
因为金属铠甲比较笨重,给清朝的骑兵和战马带来了很大压力,使他们不能施展自己的武艺。所以他们更换成了相对简陋的面甲。
第3个回答  2020-09-30
因为这样的面甲造价更加便宜,可以大量生产,对于刚起兵的清军来说是非常方便的,所以会被选择。
第4个回答  2020-09-30
因为棉甲的防御能力更强,当时已经开始使用火器了,棉甲对火器的防御能力比铁甲更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