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末考试题(科学)

赌东道赌东道赌东道的

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存在于( )

A.冰川 B.地下水 C.河流 D.湖泊

2、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千岛湖水 B.黄河水 C.豆浆 D.牛奶

3、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4、 最早做阳光色散实验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法拉第 C.爱迪生 D.沈括

5、 下列光源属于冷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发光的日光灯 D.点燃的蜡烛

6、 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 )

A.砂土 B.壤土 C.粘土 D.壤土和粘土

7、 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8、 区别O2、N2、空气最好选用( )

A.分别液化 B.澄清石灰水 C.带火星的木条 D.点燃的木条

9、 奉化的水蜜桃是宁波的一种特产,水蜜桃的果实是( )

A.细胞 B.细胞组成的群体 C.组织 D.器官

10、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 B.石墨灰黑色,质较软

C.白磷易自燃 D.苹果切开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色

11、 北方冬天很寒冷,许多城市采用集中供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设计安装了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安装在( )

A.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B.靠近地面的墙上

C.房间的中间 D.任何地方都可以

12、 某同学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时,把小孔钻成长方形,当他用所制作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太阳时,看到的太阳形状是( )

A.长方形 B.圆形 C.三角形 D.不规则形

13、 人类对森林、草地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已引起了沙尘暴、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下列环境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光秃秃的山坡 B.裸土平原 C.水草丰盛的平原 D.草原的缓坡

14、 下列对于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在一般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

B.空气的成分中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D.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所组成的

15、 下列选项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燃放鞭炮 B.汽车排放出的尾气

C.北方冬天烧煤取暖 D.动植物的呼吸

16、 要除去密封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不混入其他气体,可燃物应选择使用( )

A.硫 B.木炭 C.磷 D.蜡烛

17、 下列不能用分子无规则运动来解释的是( )

A.湿的衣服能晾干 B.香袋散发出的阵阵香味

C.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 D.煤气泄漏时室内充满煤气味

18、 如图是冰的熔化图线,下面有关该图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BC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CD段呈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BC段是熔化过程,BC段温度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19、 年几年来,宁波市城市用水越来越紧张,下列关于造成该结果的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近几年宁波市年降水量偏少 B.城市大量绿地消耗了大量水资源

C.城市规模扩大,用水急剧增加 D.水污染加重,可饮用水源减少

20、 下列植物中能开花结果的是( )

A.蕨 B.葫芦藓 C.桃 D.银杏

21、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构成是(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22、 在矿泉水说明书上写有“含钙3毫克”,这里的钙是指( )

A.钙单质 B.钙元素 C.钙的化合物 D.钙原子

23、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硬度相同 B.它们的用途相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它们内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4、 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细胞核在视野的左下角,要使细胞核位于视野的中央,则装片应向哪一个方向移动?( )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25、 分别向放有质量相等的砂土、壤土、粘土的三个花盆内缓慢加入相同数量的水,结果从盆底部流出水的速度最快的是( )

A.装砂土花盆 B.装壤土花盆

C.装粘土花盆 D.三个花盆同时流出

26、 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则下面四幅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27、 夏天雨后天空中会出现彩虹,阳光通过棱镜会发生色散现象。下列有关彩虹和光的色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单色光

B.色散现象说明单色光不能合成复色光

C.右图光屏最上方是红光,最下方是紫光

D.右图光屏最上方是紫光,最下方是红光

28、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空气 D.氧气

29、 过强的紫外线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 )

A.使人的皮肤变黑 B.伤害皮肤,甚至引起皮肤癌

C.使人的血压升高 D.使人的听觉受到影响

30、 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C.水电解

D.氯酸钾加热分解(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二、简答题。(第31题~第39题每空1分,第40题~第42题每空2分,共30分)

31、 请按要求填空。

①碳的元素符号 ; ②S的物质名称 ;

③用元素符号表示水 ; ④宇宙中最多的元素 。(填符号)

32、 纯水在 摄氏度时的密度最大,密度为 ,其含义为 。

33、 如果显微镜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观察到的物体放大了 倍。

34、 甲烷是一种①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③密度比空气小;④很容易燃烧;⑤极难溶于水的气体。根据这些叙述可归纳出:

①甲烷的物理性质有 ;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有 。

35、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 。(填“大”或“小”)

36、 写出两种证明大气中有水存在的方法:① ;② 。

37、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中国国内的水资源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总量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球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中国也是一个缺水国家。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宝贵的水资源。请你举出两个例子说明你如何节约用水或合理用水。

① ;② 。

38、 进行静脉注射时,将碘酒涂在皮肤上,感觉到凉,这是因为 。

39、 观察下列细胞并将它们归类:

属植物细胞的有 ;属动物细胞的有 ;判断的依据是 。

40、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空广口瓶,把乙瓶外壁涂黑(甲瓶不涂黑)后,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由于 ,导管AB中的蓝色水柱向A端移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瓶的蓝色水柱移动更快些。(填“甲”或“乙”)

41、 进入土壤的各种污染物质通过 危害生物及人类的健康。

42、 写出下列物质转化方式的名称,并注明是吸热还是放热。(例如:洗过的头发变干:汽化(吸热))

①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 。

②打开锅盖时冒出“白汽” 。

三、分析探究题。(第43题1分,第44题6分,第45题3分,共10分)

43、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20℃时把3克食盐加入到1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4、 按下列图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名称是 。

②若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 ,观察到的现象 。

③若用装置C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碳酸,装置C中可盛放的试液是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④检验集气瓶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45、 物质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物质的着火点。如图所示,某学生在做可燃物燃烧的实验,在烧杯中注入开水(水温约90℃),并放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在烧杯上盖一块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着火点为240℃),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的白磷,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你猜测看到什么现象? 。

②如何验证你的猜测? 。

③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7
eee
第2个回答  2009-01-09
fsdljk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