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还是别的?

说二战的转折点,严格意义上来说,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阿拉曼战役”。

此战役,是北非战场的重要转折。1942年,被后世誉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由希特勒直接下令,率领德装甲师团进军埃及,妄图切断英军补给线,从而以达到打击对手的目的。

当时,盟军方面发现端倪,而隆美尔趁敌方援军未到,悍然发起进攻。

不过,最终结果是盟军胜利,战局彻底扭转,纳粹德国阴谋就此破产。

第二部分,“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场战役,不可谓不惨烈,时长以年为计量单位。由于进攻莫斯科失败,德军便把矛头转向斯大林格勒,首先将其补给切断,然后再不断增兵,团团围住城市。

然而,希特勒小瞧了人民的力量,苏军在数以万计的人民帮助下,筑起层层防线,以抵挡德军的脚步。这场会长,有效的歼灭了德军的有生力量,德军整整150万余人葬身于这片“红土地”。

原本,苏德战争中,德国占据优势,但是经过此役后,双方局势完全反转过来,称得上是二战最为重要的转折。

第三部分,“中途岛海战”。

自打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日军在一段时间里气焰甚高,陆续占领太平洋诸多岛屿,下个目标便是中途岛。

可以说,中途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既能威逼夏威夷,又能迷惑太平洋舰队。

不过,美军及时得到情报,提前做好防御准备,令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最终不得不撤离。

自此,美日海上优势拉开,日军节节败退,已无力回天。

拓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一直在争论,但没有定论。普遍认为,苏德战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是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是阿拉曼战役;二战中,盟军和轴心国在多个战场同时展开厮杀,所以在几大战场中,比较公认的有三大战役改变了整个战争格局。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摆脱了前期的劣势,转入攻势,战场自此开始向苏军有利方向发展。

  2.阿拉曼战役:英军击溃了北非德意联军,从此全面转守为攻,攻克突尼斯,全歼了北非德意联军,登陆意大利,展开了战略反攻。

  3.中途岛海战: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的美太平洋舰队一举击败日本联合舰队,粉碎了日军南进计划,从此在太平洋战场开始逐步展开反攻。

  这三大战役都发生在1942年,时间点恰好在二战中期,盟军同时在几大主要战场,取得首次重大胜利,具有扭转整个二战走势的重要意义,使整个二战格局为之一新。
  可以说,这三大战役吹响了盟军反攻的号角,此后,轴心国在几大战场再未取得重大胜利。而盟军的胜利则是一个跟着一个,直到取得最终胜利。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0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摆脱了前期的劣势,转入攻势,战场自此开始向苏军有利方向发展。
2.阿拉曼战役:英军击溃了北非德意联军,从此全面转守为攻,攻克突尼斯,全歼了北非德意联军,登陆意大利,展开了战略反攻。
3.中途岛海战: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的美太平洋舰队一举击败日本联合舰队,粉碎了日军南进计划,从此在太平洋战场开始逐步展开反攻。
这三大战役都发生在1942年,时间点恰好在二战中期,盟军同时在几大主要战场,取得首次重大胜利,具有扭转整个二战走势的重要意义,使整个二战格局为之一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1-04
有点长,但绝对有理,是你肯定没有见过的论文。我认为二战的转折点是不列颠之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算不上。理由有以下
1因为当时德国不可能打败多方救援后的苏联了,无非就是通过强大战斗力给苏联造成更大的损失之外,不可能避免苏联的反攻了。转折点迟早要来,苏联反攻也是迟早要来。
2转折点可能在斯大林格勒之前的苏联战场上已经出现,只是德国依靠强大的战斗力使转折点不明显。
3就算斯大林格勒德国打赢,那么下一场战役就是转折点,因为德国同样也是在死撑,说到底就是德国远道而来消耗不起。所以说斯大林格勒就不能算是转折点,因为不是战略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因惨烈而著名。换句话说,就问你,德国打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能打败苏联吗?显然是不行。就是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也不能打败苏联,转折点一说不对。

那么再来说一说之前的不列颠之战,为什么我说是真正的转折点。

1不列颠之战英皇空军挫败了法西斯德国企图入侵英国的计划,有效的回击了德国自开战以来的嚣张气焰。
2这是一场战略性的胜利,在德国轰炸英国的同时,英国也轰炸了德国,虽然伤害力小,但极具威慑。
3德国无法战胜英国,那么西线问题永远解决不了。英国成了骚扰或者进攻德国的最好桥头堡。打开地图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比英国反击德国更具威胁?英国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就像狗皮膏药一样死死贴住德国,永远摆脱不了,虽然不痛不痒,但是限制了德国扩张的灵活度,让德国一直有所顾忌,顾及的不是英国一个人,顾及的是英国方向的一群人,英国的存在就是战略性的牵制。
4英国是一面旗帜,在美国没有参战前,它的成败影响着当时反法西斯同盟。如果英国铁了心和德国死磕到底,那么今天忽悠苏联,明天说服美国,打德国的人越来越多,战略包围指日可待。

那么回到不列颠之战本身,咱们就转折一下,看看是不是转折点?
如果这场战役德国胜利了会是什么样?如果德国赢了不列颠之战,我认为德国还是无法登陆英伦。但是迫使英国战时政府下台是绝对有可能的,因为战争打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其他办法了,对于英国是这样,对于德国也是一样,对于谁都一样。而胜利后的德国就会寻求和英国签一个《英德停战条约》保证英国本土以及海外资产的利益,使英国保持中立,退出战争。(这就是希特勒想要的结果,然后全力进攻苏联)如果真是这样,大家说是不是转折点?让我说绝对是转折点,是转向有利于德国。因为英国中立了,带来一系列后果,首先,军事上德国西线压力不大了,然后z治上可以瓦解反法西斯同盟,最后经济上在没有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能得到想要的物资。所以说如果德国赢了不列颠之战,那么是转向有利于德国一方。
可是英国顶住了德国的进攻,那么德国必然战败。转折向盟军一方,因为之前说过,不列颠之战是一场战略性的胜利。

谁都小看了英国的重要性,希特勒也是小看了英国的重要性。因为英国的地理位置就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整个二战期间一直和德国死缠烂打,时不时的袭扰一下德国后方。但是在我看来,不列颠之战是影响了两国国运的战役。没有胜利者,两个都是失败者。表面上看英国是胜利了,可是得不偿失呀。如果英国和德国媾和会不会更有利于英国了?再差也不会差成二战后的英国差吧,把一个超级大国打成二流国家。三百年的家底打的没有了。所以说不列颠之战是二战转折点,更是两国国运的转折点,更重要的是不列颠之战是世界格局的转折点。

那么这样就牵扯出一个新问题来,不列颠之战后英德为什么没有签订停战和约?
对于德国签订和约无疑是好事,就军事而言,元首本身对英国有好感,而且能腾出手来全力进攻苏联,不用顾忌西线。就算和约短暂的是不稳固的,那么在政治上元首也能捞取很多优势呀。因为当时美国没有参战,英国就是国际上的一杆旗,能和英国签订和约,可以说是瓦解了国际反纳粹同盟。所以我认为签订和约对德国有利。

对于英国签订和约有点复杂,利弊得失很难说清。就以现在咱们的眼光来看,英国打的二战得不偿失。战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被视为仇敌的苏联取代,而且时常受到苏联的恐吓。战后的利益划分严重缩水。国内经济大幅度削弱。那么为什么英国当时不和德国签订和约。如果说英国在二战开始时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为什么不签订和约换取时间准备战争。在德国攻打苏联时,尽量的获取其殖民地的军需物资,静观事态的发展后,再作出相应的策略。而且这是有迹可循可以效仿《苏日停战协定》。日本诺门坎失败后同苏联签订和约,确定南下战略计划,同时也避免了苏联北面威胁。德国效仿日本,同英国签订和约后可以全力进攻苏联。苏联当时可以和法西斯日本签订和约,那么英国也可以效仿苏联,先暂时同法西斯德国签订和约。等到战事胶着不下或者明朗时,再选边站队或者卷土重来对德国发出最后一击。要知道苏联最后回马枪对日本作战,那可是获得了很多利益呀。为什么英国不这样做呢?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是中途岛战役;北非是阿拉曼战役;苏德战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支持2楼)但是,苏德战场苏联打开反攻序幕的是列宁格勒900日后的解放!!彻底完胜,完成转折的是莫斯科大反攻!!!!!!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带领主要由英美加军组成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西欧第2战场,但是有人认为这是西欧战场的重要转折,但有人也认为不是,是很个人的问题!!!!“另外由于德国开始内讧,大将隆美尔之枉死,意大利推翻墨索里尼,转投盟军,盟国开始大反攻!!”所以我个人认为(打了双引号的)才是真正的转折点,因为从这起,德国希特勒就没好运走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