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4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水平往往标志着思维的水平。

“思维的结构越精密,就越需要语言来完成这种精密,细致的工作。

”可见,语言发展水平如何是鉴别学生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优美的文学作品向学生传递着优美的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方法。

(一)在课上为学生朗诵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请学生欣赏。

老师朗诵作品内容向学生传递美的信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朗诵的效果取决于老师对作品理解的深度和朗诵的水平。

因此,在设计朗诵过程中老师应深入仔细地分析作品,准确掌握主题思想,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在活动中运用恰当的音色、语速、语调,让学生听清、听懂,并能较快地抓住题目、关键词和关键句。

(二)在学生感知作品时,老师可以加上多种教育辅助手段。

可以利用配乐、幻灯、情境、录象等手段。

优美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人大脑,能使人心旷神怡,精力充沛,而幻灯、情境、录像等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

作品通过它们会变得更鲜明、更具体、更具表现力,使学生对所欣赏的作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此外,在欣赏作品活动中,会使学生感到特别的亲切,更易激起学生模仿的动机。

这样既可使学生掌握故事中的某些语言,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听,也开始学着说了。

学生通过模仿作品中的语言,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三)在给学生讲述文学作品时,可以做适当的停顿。

在故事的重要部分停下来让学生去想后面的情节。

让每个学生根据讲过的故事情节,自己去分析故事的发展,后半部分自己续编。

在讲故事的时候,每个孩子的注意力都会非常集中,都会非常关心后半部分的发展。

让学生认真思考,创造出自己的故事情节。

不仅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的发展。

二、通过设计提问激发学生要表达的愿望。

(一)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设问要恰当,要尽量少用直接提问。

(二)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如,"假如没有电,情况会怎样?”“假如你是老师,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老师要用开放的态度接纳学生的想法。

调动学生参与语言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说话的愿望和要求,多给学生鼓励,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

老师在学生面前说话,要做到语言规范完整准确,做学生最好的语言表率。

(三)运用直观的物体进行启发诱导,使他们有物可言。

三.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就要紧紧抓住"发展词汇”这个关键。

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然而,词汇量大却不等于语言水平高。

在认知个体内部,有两类词汇:一类是积极词汇,即对词义不理解,或不十分理解,或虽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语言水平的高低,就词汇而言,取决于积极词汇量的大小。

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老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注意两点:

(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直接或间接经验,使学生对词义有正确的理解。

(二)给学生创设敢说要说的环境,在交流中学习语言,使学生在不同场合能反复使用词语。

学生在课上注意倾听同伴和老师的讲话,教会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寻找合作伙伴,在同学之间互相听听、说说。

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在交流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同伴之间彼此商议、交谈甚至争论,交流自己的需要。

这样每一个学生在交谈中得到锻炼,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