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逻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5-18
此问题问得好。问题的前提是,佛到底说了些什么?
1、佛想告诉人们什么?末学以学佛二十年之体会,认为,佛无非是一位老师,他无非是在用他的身教和言教指示同一个东西:生命的真相,宇宙的轨则。
2、佛是怎样教导我们的呢?简言之,也不外乎两种,一是言教,一是身教。三藏十二部经,即是佛的言教的记载;佛一生的示现,即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佛用自己的修行悟道、生老病死,证明了他说的诸多道理,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3、怎样看待佛教经论的文字逻辑?在经论里,到处可见佛教的逻辑方法,比如因明学,这是佛法里特有的逻辑,再比如法华经里的譬喻说法,也是一种逻辑。这些逻辑方法,跟我们现代人所通用的演绎推理是有所区别的,演绎注重的是因果关联,而佛教特有的因明学和譬喻说法,注重的是众生的领悟能力。有时候,一个深奥的问题,如果用演绎的方法告诉学生,学生可能听不懂,而用一个譬喻,可能一下子就懂了。要强调的是,佛经里虽然逻辑也很严密,但总体上不是注重演绎推理的,而是注重因材施教、明白晓畅的,因为佛要告诉人们的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朴素的、平易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命的道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研究生命,是自己研究自己,只有深入体验,才能获得真知。牛顿在晚年也研究神学,但他没有注重体验,而是企图用科学的演绎推理来论证上帝的存在,结果一无所获。另外,在佛教里,文字只是个工具,是佛所说义的载体,我们在读佛经时,要了解的是义,不是文字。有个譬喻叫“指月”,说的就是这个问题,佛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是用文字作“指月”的“指”,我们这些读者,要看的是“月”,而不是“指”,如果只见指而不见月,就有违佛的本意了。因此,三楼的回答说到佛的“四依四不依”遗教,其中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强调的就是不要执着于文字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