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1. 文言文勾股定理应用题(除引葭赴岸)

勾股: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答曰: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术曰:半池方自乘,以出水一尺自乘,减之,馀,倍出水除之,即得水深。加出水数,得葭长。

勾股定理:

有一个一丈大小的池子,中央长有芦苇,高出水面一尺长。把芦苇拽向岸边,刚好与到岸。请问水有多深,芦苇有多高?

答案:水深一丈二尺,芦苇高一丈三尺。

计算方法:把池子的边长折半平方,加上水学的平方,用芦苇高度的平方减去前者之和,即可算出水的深度,加上一尺即芦苇高度。

即设水深x,则芦苇高(x+0.1), 有:

2. 求助文言文《周髀算经》的翻译

《周髀算经》乃是算经的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原名《周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原书没有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其证明是三国时东吴人赵爽在《周髀注》一书的《勾股圆方图注》中给出的。

中国流传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数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中国古代,按所提出的宇宙模式的不同,天文学共有3家学说,“盖天说”是其中之一,而《周髀算经》是“盖天说”的代表。这派学说主张:天像盖笠,地法覆盆(天空如斗笠,大地像翻扣的盆)。

据考证,现传本《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1世纪)。南宋时的传刻本(嘉定六年,1213)是目前传世的最早刻本,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历代许多数学家都曾为此书作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李淳风等人所作的注。《周髀算经》还曾传入朝鲜和日本,在那里也有不少翻刻注释本行世。

从所包含的数学内容来看,书中主要讲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用勾股定理来计算高深远近和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等。

书中有矩(一种量直角、画矩形的工具)的用途,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相似直角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定理等数学内容.

在《周髀算经》中还有开平方的问题,等差级数的问题,使用了相当繁复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以及应用于古代的“四分历”计算的相当复杂的分数运算.还有相当繁杂的数字计算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该书的第一章叙述了周公、商高问答时提到的勾股定理测量的方法,还举出了一个“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

3. 请为下面两道文言数学题加标点,并写出答案,1三角几何八角三角三

首先你打出来可能是错的应该是: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三角+几何=八角钱 三角=三角钱,故几何=五角钱 因此:答案为:五角 下一句 竹高九尺,末折地,去本三尺,所折几许? 竹子折而未断开.顶端(末指树梢)着地,与剩下植于土内的树桩、地面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斜断部分为斜边c,竹子下段直立为一直角边b,地面上竹稍至竹根为另一直角边a,这里c+b=9,a=3.套勾股定理c²-b²=3²=9,得(c+b)(c-b)=9, c-b=9/(c+b)=9/9=1,由c+b=9,c-b=1联立方程组解出b=4尺就是直立的竹干部分的高度.。

4. 求关于勾股定理的题目(附答案),各种题型都可以

1.在△ABC中,a=(m+n)的平方-1,b=2m+2n,c=(m+n)的平方+1。试判断△ABC的形状。

2.已知AD是△ABC的高,且AD的平方=BD·D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说明理由。

3.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它的最大边为m,那么它的最小边是多少?

4.斜边上的高为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1.在△ABC中,a=(m+n)的平方-1,b=2m+2n,c=(m+n)的平方+1。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 ^2表示平方 ^4表示4次方

a^2=(m+n)^4-2(m+n)^2+1

b^2=4(m+n)^2

c^2=(m+n)^4+2(m+n)^2+1

b^2=c^2-a^2

所以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已知AD是△ABC的高,且AD的平方=BD·D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说明理由。

解:△ABC是直角三角形,^2表示平方

由AD^2=BD·DC得

AD/BD=DC/AD

因为AD垂直于BC

所以△ADB相似于△CDA

所以角ABD=角CAD 角BAD=角ACD,

因为角ADB=角ADC=90度

所以角ABD+角BAD=90度

所以角BAD+角CAD=90度

所以该三角行为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它的最大边为m,那么它的最小边是多少?

根据正弦定理得:最小边为0.5m

4.斜边上的高为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解"

求出底边长为2m,

S=0.5*m*2m=m*m

5. 文言文狼中股字的古义和今义

《狼》文中股是大腿 ~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如勾股定理

今意

1、人腿,即自胯至脚腕的部分,包括了大腿和小腿。特指大腿,即自胯至膝盖的部分:~骨。~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2、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a、资金的一份,如“~份”,“~东”,“~票”;b、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c、其他,如“钗~”,“八~文”)。

3、量词(a、指成条的,如“七~大水”;b、指气味,如“一~香味”;c、指力气,如“拧成一~劲”;d、批、部分,如“一小~敌军”)

6. 勾股定理内容

勾股定理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正确运用数学思想也是解题成功的关键。

在运用勾股定理解题时,尤其应注重数学思想的运用。那么勾股定理解题时,蕴含了哪些数学思想呢?现就勾股定理中的常用的数学思想举例说明。

一、方程思想例1 如图1,在矩形ABCD中,AD=6,AB=8,△ABD沿BD对折,交DC于F,求CF的长?解:由题意得:△ABD≌△EBD,所以∠ABD=∠EBD。又因为AB‖DC,所以∠ABD=∠BDC,所以∠EBD=∠BDC,所以BF=DF。

设CF=x,则BF=DF=8-x。在Rt△BCF中,即解得,所以二、分类讨论思想例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一边长4cm,求底边上的高。

解:(1)若4cm为腰长时,则底边长为6cm,则底边上的高。(2)若4cm为底边长时,则腰长为5cm,则底边上的高。

所以底边上的高。三、数形结合思想例3 如图2,在一棵树的10米 高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爬下树直向离树20米的池塘,而另一只爬到树顶后直扑池塘,如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距离相等,问这棵树有多高?解:设BD=x米,由题意得,CD=(20-x)米,AC=10米。

在Rt△ACD中,∠CAD=90°,所以即,解方程得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米。

答:这棵树的高度为()米。四、转化思想例4 如图3,长方体的长AB=15cm,宽BC=10cm,高BF=20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表面从点A爬到点G,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解:有三种情况:(1)如图4:路径AG则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在Rt△ACG中,∠ACG=90°,AC=25cm,CG=20cm,则(2)如图5:路径AG则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在Rt△ABG中,∠ABG=90°,AB=15cm,BG=30cm,则(3)如图6:路径AG则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在Rt△AFG中,∠AFG=90°,AF=35cm,FG=10cm,则因为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勾股定理是人类的瑰宝,数学的奇葩,勾股定理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现撷取了勾股定理中的部分数学思想,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