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温度跟湿度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单纯提高室内温度会使室内湿度降低,而干燥的空气会让人不舒适,甚至引起“上火”的现象。

湿度的平衡状态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自然界变化或给空气加热使温度升高,则空气吸收水份的能力也会增强。此时,若不能人为地增加空气中的含水量,空气便会从环境内放置的物质中抽取水份而使这些物质变干,这一过程就是因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引起的。

所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表示空气中含有的水份达到饱和含量(较大含水量),但不同温度条件下其含水量亦有不同。

例如,在10℃、100%RH时,在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9.4克的水份;若该空气被加热到20℃并且仍然保特9.4克的含水量,其相对湿度将下降到50%RH,这是因为在20℃、100%RH时,空气中应该含有17.31克水份。

因此,将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降温),则空气相对湿度将随之提高,直至达到饱和状态(100%RH),若进一步冷却空气将会有冷凝水从空气中析出;反之,温度升高则相对湿度下降。

扩展资料:

当空气湿度低于40%RH的时候,细菌和病毒轻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而人体呼吸道黏膜轻易脱水、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轻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呼吸道,引发气管炎和哮喘。

人体表皮细胞也轻易脱水,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皲裂,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不适等也会随之而来。

研究表明,在相对湿度为45%~65%RH的环境中,人体感觉最舒适。而在冬季供暖期,通常室内湿度仅为15%RH。此时应使用加湿器或用湿拖把拖地,或者在暖气上放置水盆,以增加空气湿度。在居室内养两盆水仙花,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内布满清香,显得生气勃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方冬天比北方更湿冷? 专家:相对湿度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