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张晓勇:清华毕业当保安,读书真的无用吗?这不是在浪费人才吗?

如题所述

近几年,北大毕业生陆以轩卖猪肉、北大毕业生送外卖、清华毕业生当保安……在这些我们可以看得到的背后,不知道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我相信,那些不为人所知的事情会更让人感到震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这些话语,曾被无数寒门子弟奉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去努力学习。

对于他们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上个世纪90年代,小县城里出现一个清华的大学生,那就是全村的骄傲,人们都会觉得,这个清华学子日后定是一个为国家做贡献、有一番大作为的人才。

张晓勇就是这样的天选之子,1991年,他以长沙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清华大学,学习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进入大学后,他也不敢有所懈怠,在校期间,他成立了一个课题小组,毕业后也拿到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1996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走出清华大门的那一刻,他满怀憧憬,立志要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做科研。

可后来谁也没有想到,命运辗转反复,毕业20多年后,他只能回到老家干保安。这其中的原因不免让人叹息。

从技术部门被调到客服部门

张晓勇毕业的时候,国家实行双轨制,一轨是国家分配,一轨是自主择业。当时,张晓勇优先选择了国家分配,但是分配的地方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地点。

于是,他放弃了国家分配的名额,选择了广州一家中外合资日化企业。他计划着自己可以在这里发展自己的专业,认认真真地做研究。

但事实未能如愿,他从产品研发部门调到了客服部。后来,他才了解到公司的产品研发部门,大都是在国外。

没有办法,虽然这份工作他并不是很喜欢,但是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好好做下去应该也不会太差,他最终选择了在客服部继续工作下去,这一干就是5年。

父亲重病,回乡照顾

天有不测风云。在张晓勇30岁那年,家中发生了变故,父亲被确诊为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这必然少不了人照顾。

于是他便去和自己工作的企业沟通,尝试调动到长沙去工作,方便自己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但公司却拒绝了他的申请。再加上张晓勇对客服的工作并不是很喜欢,就决定辞去了这份工作。

回到家乡后,张晓勇为了维持生活,选择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常常需要外出跑业务,十分辛苦。自从他毕业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去参加同学聚会,他害怕同学问起他的工作,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有一次张晓勇去北京看望好友,他谎称自己在家乡做房地产,属于中产阶级。

从跑销售到当保安

长期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间,让他倍感疲惫。跑业务耗费了张晓勇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让他觉得工作和照顾家庭之间不能得到平衡。于是他便辞去了工作,在小区做起了保安。

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无奈之下,回到家乡做起了保安。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张晓勇在经过了找工作的多次挫折之后,便也认清了现实。

现在的他,已经56岁,每天除了上班,他还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的亲人。老人的身体在他的照料下慢慢地好转,孩子也渐渐地长大,他的心态也愈加的平和。在他看来,自己并非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和现实碰撞时,他选择了安于现状而已。

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曾拥有过梦想,这个梦想就像是一束光,当光照进了现实,我们也就看清了自己的所处在的环境,也就认清了自己离梦想还有多远的距离。

每个年轻人结合自身的处境,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不一定是人们眼中最好的选择,却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那些达官显贵不一定就会幸福,遵从本心、安于得失、淡于成败、依旧向前,也不失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状态。

张晓勇虽然没有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却在家庭中收获了幸福,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事件不再上演

反观社会现状,随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地向大城市倾斜,小县城里寒门出贵子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即便是高校采取相关政策给予小县城的寒门学子机会,但这样的机会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偏远贫穷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根本问题。

资源是有限的,文凭膨胀所带来的学历贬值,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即便是寒门子弟考上了大学,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却仍会面临着找工作的另一座大山,他们没有人脉、没有眼界、没有充裕的经济支持,他们仍然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阶级的跨越。

当我们在感叹清华学子毕业20年后当保安之余,如何通过其他途径不让这样令人叹息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是我们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像张晓勇这样的高材生,毕业后去当保安,不仅是他个人的损失,更是社会的损失。只有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才能避免社会人才资源的浪费,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让人才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更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若是社会的环境让大量的人才无施展之地,则会造成这部分人心态上的失衡,轻则造成个人的苦恼,重则引发一些祸事危害社会。

或许我们应该从社会保障制度出发,针对这部分人群制定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但这是一件困难且长远的事情。即便是改变了社会保障制度,我们也改变不了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只有改变过去刻板的“寒门出贵子”的印象,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才能调整好的心态,让个人或自己的孩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出自身优势。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但仍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讲述:“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今夕已不同往日,考上一个考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许就没有那样轻松的时代。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有能力把握住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3
高考状元张晓勇清华毕业当保安,这只是针对个人的想法,读书还是非常有用的,试想如果世界上没有人读书那么就没有任何发展了,世界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第2个回答  2021-03-03
读书是有用的,读书能够拓宽我们自己的眼界,所以我认为这根本就不是在浪费人才。
第3个回答  2021-03-03
不是浪费人才。选择怎么样的工作都是个人的自由,工作没有贵贱,自己赚钱都值得骄傲,所以不算浪费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