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耕地总量可观,达到19.24亿亩。按全国(大陆)总人口(12.66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1.52亩;按农村总人口(8.07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2.38亩;按农村劳动力(3.5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5.5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占用的耕地少的可怜。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5%。全国约30%(666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其中近70%(463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此话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业取得的惊人成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矛盾的尖锐程度。
我国的耕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三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不足40%。近20%的耕地受到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受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另一方面,土地的贫瘠化问题不可小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20.6%的耕地有机质养分不足,缺氮、磷、钾的耕地分别占24.6%、50.8%、13.8%。现有的耕地,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与高产地块相比,产量要低40%,有的甚至低一半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