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好语文的根本原因,是哪几个坏习惯造成的?

如题所述

孩子上小学后,尤其是三年级之后,父母会发现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甚至是之前一直拉不开分数的语文学科,现在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也开始变大。面对一些语文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就会发愁,语文学科怎么也学不好了呢?



最拉分的板块:阅读理解和作文

其实,不少家长不知道,针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往往是拉不开分数的,最容易拉分的多在阅读理解和作文板块这两部分。而这两部分想要提高分数,对孩子平时一些知识的积累要求就比较高。

平时阅读量大,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并且爱思考,这样的孩子一般在作文和阅读理解板块就会更容易得高分,语文成绩自然也就不会差。而那些每次考试,语文成绩都考不好的学生多半这方面能力也都是比较弱的。

此外,还有几个坏习惯,也是导致学生考不好的语文的关键,遗憾的是这几方面却最容易被家长和孩子忽略。



平时做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就翻阅答案,而不是自己动脑思考

有些孩子之所以考不好语文,问题就出在这里。平时做题,尤其是做阅读理解这类题目的时候他们不爱思考,遇到不会的就直接翻阅答案。久而久之,孩子的思考能力退化,没有答案的时候自己无从下手,考试的时候不知所措,自然成绩就会受影响。

写作文的时候随心所欲,也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

作文对语文学科而言,可以说也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作文写的好,学生的整体分数上升5分到10分可以说是不成问题的。而好的作文,写之前不仅需要认真审题,下笔前还需要好好构思,在心中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和框架。这样下笔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而有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则不是这样,他们是简单看了题目就开始下笔,也没有整体的框架和思路,完全就是随心所欲,想到啥写啥,这样的作文出来往往分数都不高。而有这方面的坏习惯,也是导致这些学生考不好语文的关键,遗憾的是这方面却最容易被忽视。

心理层次上想当然地认为语文多记记背背就可以了

语文学科单单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的时代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经过几次大的学科改革,现在的语文学科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综合考察。而有的学生却不以为然,他们还是心理层次上单方面地认为语文学科平时不需要思考和动脑筋。简单背背就可以了。正是因为学生有这样的一种错误的坏习惯,不喜欢阅读和思考,才导致的语文成绩总是考不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我觉得,首先是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然后就是在平时做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时候就直接翻阅答案,自己也不动脑子,再就是写作文的时候随心所欲,并且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
第2个回答  2020-12-10
不好好背诵课文,做题不动脑筋,不思考,写作文随心所欲,偷懒这几个坏习惯导致的,要灵活运用知识技巧,积极思考。
第3个回答  2020-12-10
这几个坏习惯。平时不注重对语文的积累,比如说好言好句的积累。平时不懂得运用生活的例子到作文上。只懂得死记硬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