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姓的起源是哪里??

如题所述

梁姓源出于嬴姓。伯益的后裔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在秦谷,号称秦嬴。非子的曾孙 秦促为周宣王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秦仲的五个儿子立志要报父仇,周宣王便给他们七 千兵马,让他们再去攻西戎。五个儿子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终于打败了西戎,收复了被侵占 的疆土。

周宣王封大儿子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封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澄城县东北), 为梁康伯。春秋时,梁康伯的后人梁伯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经常大兴土木,老百姓承受不了 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纷纷逃亡国外。秦穆公便以拯救梁国人民的名义,于公元前641年攻灭梁 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氏,就是梁氏。又据《 魏书.官氏志》载,北魏孝文帝迁都今河南洛阳后,将鲜卑族的拔列(一作拔列兰)氏改为梁 氏。这也是梁姓来源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梁姓有一人称帝。隋朝夏州朔方(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人梁师都,原任鹰 扬郎将,617年起兵反隋,自称皇帝,国号梁,年号永隆,历时11年。

东汉有隐士梁鸿、大将军梁冀、书法家梁鹄,唐有画家、天文学家梁令瓒,宋有太尉梁师成 、画家梁楷,明有戏曲家梁辰鱼,明有文学家梁佩兰、东阁大学士梁诗正,书法家、军机大臣 梁国治。近代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森林学家梁希,等。

按人数多少排列,梁姓是当今中国第21大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24
梁姓起源
〔 作者:song转贴自:新疆旅游点击数:233文章录入:song 〕

在炎黄子孙的姓氏当中,梁姓的人数不算少,他们几乎都是伯益的后人,他们的始祖是叔鱼公。如果再追溯上去,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的“赢”姓,这个姓氏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

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别号高阳氏,他继承叔叔少皋族的金天氏而得天下。他的后人伯益擅长畜牧狩猎,后来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为侯爵,他在“赢”这个地方居住,所以赐封“赢”姓。

大约在公元前820年周宣王的时候,伯益的后人秦仲大夫征讨西戍有功,周平王即位(公元前770年)时,赐秦仲的第二儿子康(名庆)为忠孝伯爵的官衔,封地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南部),他就在梁山建立了“梁国”。

到了春秋战国,梁国被秦国所灭,梁国国君的后代,沿用原来的国名“梁”作为为姓氏,所以,康就成了“梁”姓的始祖。梁氏族人称他为“叔鱼公”。

不过,梁姓还有另一个来源,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个地方叫“解梁城”(今山西临猗西南)。晋惠公用5个城贿赂秦国,解梁城就是其中之一。解梁城被秦国并吞后,解梁城居民的后人就以“梁”为姓。

此外,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融合到梁姓来的,那是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有个叫“拔列兰”三个字为姓氏的民族,这个民族到了北魏时,就改为单姓“梁”。

自叔鱼公以后,梁氏族人人才辈出,如女中豪杰的梁红玉,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当宋代江山危在旦夕时,她协助夫婿韩世忠奋勇作战,在黄天荡一役中,她亲自上阵击鼓助战,激励将士的士气,击退金兵。韩世忠在楚州创立军府时,她亲自织帘为屋,鼓舞士气。直到今天,梁红玉击鼓退金兵这段历史仍然是各地方戏曲剧种的题材。

近代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1873—1929)是梁氏族人的杰出人物之一。他是广东新会人,12岁就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后来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提倡变法维新,光绪廿一年(公元188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和康有为一同发动“公车上书”,1300多个赴京考试的读书人签名要求朝廷改革政治,励精图治,由积弱走向富强。

1898年梁启超与康有为等协助光绪皇帝发动“戊戌政变”,这场“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镇压下来,他逃亡日本。梁启超在学术方面也很有成就,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也曾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他的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一门俊杰,他的长子梁思成(1901—1972)是中国杰出的建筑学家。他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曾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并参与中国国徽和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儿子梁从戒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

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1904—1954)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贡献。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等。

梁启超的幼子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30多年来,他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此外,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梁丘贺,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兼画家梁令瓒,唐朝文学家梁肃,南宋画家梁楷、明朝戏曲作家梁辰鱼,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协助林则徐禁烟的清代文学家梁廷楠等都是梁氏族人中的佼佼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6-24
梁姓起源
〔 作者:song转贴自:新疆旅游点击数:233文章录入:song 〕

在炎黄子孙的姓氏当中,梁姓的人数不算少,他们几乎都是伯益的后人,他们的始祖是叔鱼公。如果再追溯上去,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的“赢”姓,这个姓氏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

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别号高阳氏,他继承叔叔少皋族的金天氏而得天下。他的后人伯益擅长畜牧狩猎,后来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为侯爵,他在“赢”这个地方居住,所以赐封“赢”姓。

大约在公元前820年周宣王的时候,伯益的后人秦仲大夫征讨西戍有功,周平王即位(公元前770年)时,赐秦仲的第二儿子康(名庆)为忠孝伯爵的官衔,封地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南部),他就在梁山建立了“梁国”。

到了春秋战国,梁国被秦国所灭,梁国国君的后代,沿用原来的国名“梁”作为为姓氏,所以,康就成了“梁”姓的始祖。梁氏族人称他为“叔鱼公”。

不过,梁姓还有另一个来源,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个地方叫“解梁城”(今山西临猗西南)。晋惠公用5个城贿赂秦国,解梁城就是其中之一。解梁城被秦国并吞后,解梁城居民的后人就以“梁”为姓。

此外,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融合到梁姓来的,那是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有个叫“拔列兰”三个字为姓氏的民族,这个民族到了北魏时,就改为单姓“梁”。

自叔鱼公以后,梁氏族人人才辈出,如女中豪杰的梁红玉,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当宋代江山危在旦夕时,她协助夫婿韩世忠奋勇作战,在黄天荡一役中,她亲自上阵击鼓助战,激励将士的士气,击退金兵。韩世忠在楚州创立军府时,她亲自织帘为屋,鼓舞士气。直到今天,梁红玉击鼓退金兵这段历史仍然是各地方戏曲剧种的题材。

近代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1873—1929)是梁氏族人的杰出人物之一。他是广东新会人,12岁就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后来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提倡变法维新,光绪廿一年(公元188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和康有为一同发动“公车上书”,1300多个赴京考试的读书人签名要求朝廷改革政治,励精图治,由积弱走向富强。

1898年梁启超与康有为等协助光绪皇帝发动“戊戌政变”,这场“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镇压下来,他逃亡日本。梁启超在学术方面也很有成就,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也曾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他的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一门俊杰,他的长子梁思成(1901—1972)是中国杰出的建筑学家。他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曾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并参与中国国徽和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儿子梁从戒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

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1904—1954)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贡献。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等。

梁启超的幼子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30多年来,他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此外,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梁丘贺,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兼画家梁令瓒,唐朝文学家梁肃,南宋画家梁楷、明朝戏曲作家梁辰鱼,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协助林则徐禁烟的清代文学家梁廷楠等都是梁氏族人中的佼佼者。

参考资料:http://www.991cn.com/cultur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