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参加完丧事酒席后,孝衣孝布的处理都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在农村参加完丧事酒席后,孝衣孝布的处理是有一套讲究的。首先,在离开酒席之前,应将孝衣孝布取下。这些物品不能直接丢弃,可以带回家中用于一些日常清洁工作,如擦桌子和鞋子。
在以前,我们这边的孝衣孝布是由纯棉白布制成,参加完丧事后,大家通常会将这些孝衣孝布带回家,用于做被褥的里子,或者在制作新衣服时作为口袋使用,甚至还可以做成鞋垫。然而,现在的孝衣孝布多由纤维材料制成,容易撕裂,且扯开后会有白色粉末飞散,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因此,现代的孝衣孝布通常被直接用作抹布。
将孝衣孝布拿回家是出于对逝者及其家属的尊重。如果直接扔掉,可能会给人不尊重逝者的印象,也让家属难以接受。在我们这边,将孝衣孝布带回家是没有任何不妥的,因为去世的人是自己的亲戚,家人不会认为这样做是晦气的。
过去,当一个人还是儿媳妇时,如果娘家有人去世,穿孝衣戴孝布回到婆家后,还需要向公婆磕头表示敬意。但现在,这样的老规矩已经不再实行,因为无论是哪方的亲属去世,处理方式都一样。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参加的丧礼与个人并无直接血缘或姻缘关系,那么孝布是不能留下的。有时,如果孝房家属没有准备孝布,参加丧宴的人可以在散席后在门口将孝布扔掉。另外,如果是舅舅和外甥这样的关系,孝布需要留到百日后才能处理,这就是所说的非同姓带孝的情况。如果是叔侄关系,孝布则需保留到三周年后才能处理,即所谓的同姓带孝的情况。在三周年时,可以将孝布和纸钱一起焚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