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如题所述

1. 端午节其中一个含义是纪念伍子胥的逝世。伍子胥,名员,原为楚国人,其父兄均被楚王杀害。他后来离开楚国,投奔吴国,协助吴国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去世,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下,以泄杀父兄之恨。
2. 吴王阖庐去世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连战连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求和解,夫差同意了。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未听从,反而相信了吴国大宰的诬陷,赐剑于伍子胥,致使他自杀。
3. 伍子胥忠诚而勇敢,对死亡视如平常。他在临死前告诉邻人:“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东门上,好让我能看见越军入城灭吴。”说罢,他自刎而死。夫差听闻此事后大怒,下令将伍子胥的尸体用皮革包裹,于五月五日投入江中。因此,端午节也被视为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4. 有一种说法认为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原为楚国人,为报杀父之仇,逃至吴国,助吴攻楚。吴国对他有恩,他忠心耿耿。然而,吴王夫差中了越王勾践的离间计,迫使伍子胥自杀,并将他的尸体装入皮囊投入江中。
5. 民间传说伍子胥死后,天帝因他忠诚而封他为钱塘江的潮神。江南地区的百姓同情伍子胥的冤屈,每年五月五日,即他尸体被投入江中的日子,都会划龙舟迎接潮神。
6. 龙舟竞渡除了纪念屈原和伍子胥的说法外,还有起源于越王勾践的说法。相传越王勾践为了复仇灭吴,日夜训练水兵,但为避免吴王夫差的疑心,便以娱乐的方式训练水师,从而产生了龙舟竞渡的习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