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官话当中,为何江淮官话是最难让人听懂的?

如题所述

江淮,顾名思义是指长江与淮河,也就是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了。中国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间,气候物产、语言风土,其特点也都居南北之中。语云“桔逾淮而北为枳”,应是地理环境使然。早期在淮河流域受到南北方言与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逐渐发展演变为现在的江淮方言区,包括江苏,安徽大部,湖北局部。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影响力特别大,楚国发动了吴国的战争,这一期间两国语言文化发生了一定的融合,后来楚国中心东移至寿春(今安徽寿县),楚国语言对江淮地区的语言影响力更大了。

真正让江淮话成型并大范围影响的是在明朝,当时江淮地区的南京是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南京话因此取代了官话的地位,加上明初官修以南京话为基础的《洪武正韵》颁行全国,南京话更是在这一地区流传开来,成为了当时的“国语”,以扬州话,南京话为“国语”的江淮方言开始影响着安徽江苏两省。直到现在南京话在中国语言上还占据着重要地位。

江淮官话流行于江苏安徽大部分区域,湖北局部与江西局部,河南局部,以南京扬州等地的方言为代表,即以洪巢片为代表,那么我说一下湖北流行的江淮官话-黄孝片。黄孝片也就是黄冈孝感一带,黄孝片方言肯定不是只有黄冈孝感才有的,只是主要集中在这一带。

河南信阳南部,安庆东部也有黄孝片方言的存在。而黄孝片的形成与宋代江西移民有着巨大关系,这也是江西移民对鄂东的影响发端,而元末明初的大移民影响则是最大的,当时黄州府与德安府的设立形成了当时的行政格局,也为今天的方言分布打下了基础。

和西南官话湖广片一样,黄孝片同样设计几十个县市区,如今黄孝片可分为三个小片,即黄州片(黄州、麻城、英山、罗田、浠水、团风、鄂州、黄石、蕲春、九江的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安庆市区、

桐城等)和孝感片(孝南、安陆、应城、云梦、黄陂、新洲、广水、大悟、孝昌、红安及陕西和河南的黄孝片区等)以及黄梅片(黄梅、武穴、怀宁、潜山、岳西、瑞昌等)和其中黄州片分布在大别山地区,孝感片分布在武汉周边,黄梅片分布在赣语边缘。鄂西北也存在几个黄孝片的方言岛。

黄孝片方言大都能正常交流,方言差距比较小,不会像其他方言一样处于同一语系还难以听懂。不过处于黄冈南部的黄梅武穴等地由于毗邻江西赣语,受到了赣语影响,使得当地方言成了两者的杂混方言,让黄孝片人很难理解他们说的什么。而江淮方言在湖北属于弱势语言,在黄陂,新洲等地的江淮方言已经被武汉所代表的西南官话严重侵蚀,江淮官话在湖北的使用数量近几年有所减少,这也和武汉话的强势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江淮官话片区靠近吴语区、赣语等与官话方言差异较大的方言区,自古这些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交通还特别便利,所以糅杂了很多南方口音,故而江淮官话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难听懂的官话方言。
第2个回答  2021-03-19
因为江淮官话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又是吴话等多种语言的结合体。又有历史,又富含多种文化,自然比其他官话更难理解、听懂一些。
第3个回答  2021-03-20
是因为本身江淮就是南方,南方人说话基本都听不懂,所以才会说是最难让人听懂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