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安徽叫什么 古代地名?

安徽巢湖 叫什么呢?古代的名字

发个安徽历史给你看看吧

商朝 (前16世纪 - 前11世纪)的开国君主汤曾经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当时安徽大部份居民并非华夏族,而是后来融入汉族的东夷。
战国末期,前278年,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被秦国攻占,于是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的王翦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陷落,楚国灭亡。前221年,秦国完成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安徽大部分地区属于九江郡(寿县),北端属于泗水郡和砀郡。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在今安徽固镇县的垓下之战中败给刘邦,自刎于乌江(安徽和县)。刘邦建立汉朝。
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迁到庐江郡(今庐江、舒城一带)。汉朝末年,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基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不久病死, 寿春归属军阀曹操(亳州人,三国中魏国的实际开创者)。公元209年,曹操派张辽并李典、乐进等人统帅七千余人驻守于合肥新城(今合肥一带),以抵御东吴孙权。公元215年,孙权携十万大军而来。张辽、李典、乐进三人虽不和,但仍同心出战,击破吴军十万大军。东吴撤军时,走到逍遥津北面,突然遭到了张辽的伏击。吴将凌统亲率二百人保护孙权冲出敌围,到了逍遥津桥上。不料桥南段的桥板被张辽的军卒拆掉了一丈多长,孙权过不去,又急又怕。这时,孙权的部将谷利急中生智,一面叫孙权“持鞍缓控”,一面在孙权马后打了一鞭,那马一跃而起跳过了桥,孙权得救。向南飞奔逃去。此即为逍遥津之战。公元216年曹操再次征讨孙权。军行至合肥,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于是增加张辽手下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今安徽巢湖一带)。
五胡十六国期间,从4世纪开始的几百年间,几支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相继建立政权,南方则一直保持着汉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为南北方对峙的前线,战火不断。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之间展开的淝水之战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
隋朝 (581年~618年)统一了中原。经过短暂的混战,唐朝 (618年~907年)建立政权,并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和统一。安史之乱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区遭受战火蹂躏。唐末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 从河南经安徽和县渡长江入皖南,到福建、广东,后经安徽攻长安,天下大乱,藩镇割据,不久唐朝灭亡。
北宋后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后,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为南北对峙的前沿:北方的金和南方的 南宋。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出兵伐宋,在今安徽马鞍山采石大战失败。1234年,金亡于蒙古帝国。1276年,蒙古人攻占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归元朝。
136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把蒙古人赶到塞外。由于定都南京的关系,整个今天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直接归中央政府管理,称为“南直隶”。该区域跨长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将经济和文化差异很大的广阔地区,包括今安徽北部洪武皇帝洪水频繁的家乡凤阳,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和今江苏南部以富裕着称的太湖流域,都划归同一个行政区管辖。
洪武皇帝定凤阳为中都,一度曾考虑迁都于此,后来被迫放弃这个计划,只建成了陵墓和一部分城墙。明代在安徽境内共设有7个府,其中4个位于长江以南:徽州府、宁国府(宣城)、太平府(当涂)、池州府;2个位于长江北岸:安庆府、庐州府(合肥);而整个淮河流域只有1个府:凤阳府。长江南岸的小县城芜湖,在明朝发展成新兴的工商业中心。1635年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攻陷凤阳,掘明皇室的祖坟,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
1645年,满清的八旗兵攻占天京(南京),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1667年, 又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省会设在安庆,驻有安徽巡抚以及安徽按察使,至于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则长期寄驻江宁府(南京),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并迁来安庆。省界与今天比较变化不大。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粮食和军事基地,在曾国藩的湘军和陈玉成的太平军惨烈的反复拉锯战过程中,安徽南部的绝大部分人口死亡,经济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今天当地人口主要是战后从河南、湖北迁来,文化习俗改变很大,并从此退出富裕地区的行列。同时期,捻军也发源于土匪横行的贫困的安徽北部。李鸿章在合肥附近招募淮军赴江浙作战。太平天国之后淮军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兴起。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安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本人、汪精卫政权、国军和中国共产党的新四军势力交错的地方。1940年在安徽发生国共冲突的皖南事变。抗战期间,省会一度迁到立煌县,即今天的金寨县。1946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把安徽省会从安庆迁往合肥。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国共内战期间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和皖南2个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又重新合并。省界有小幅的调整:徽州的婺源县划归江西,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了安徽。但这又使得天长成为伸入江苏境内的一个楔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9
我国古代一些地名
1.政区和治所
政区,是指某一级的行政区域;治所,是指某一级政区的官署所在地。县以上政区名称和治所所在地名称,往往是不一致的。如《赤壁之战》中的荆州,治所在襄阳。
2.城市和村镇
城市是大地名,如咸阳、邯郸;村镇是小地名,如石壕村、大泽乡。
3.山川、关塞、宫殿、庙宇等
这类名称,古文中涉及的较多。如天姥、雁荡、云梦泽、函谷关、光禄塞、阿房宫、慧空禅院、武侯祠等。
4.古代一些地名的特殊称谓
有些地名还有古称、别称,如南京称金陵,扬州称江都,杭州称武林。有些地方又有以名山大川为标志的特称,如江左、江右,是指长江下游以东、以西地区;山 东,是指肴山以东地区;河西,则是指黄河以西地区等。又有些地名,用数字表明是统称,如三辅,是指汉的京城长安和左冯翊郡、右扶风郡;五岳,则是指东岳泰 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等。
由此看来,古代地理名词是相当复杂的。阅读文言作品遇到地名时,就应弄清它是政区名,还是具体的城镇名,或是其他什么名称;同时还要弄清某一地名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九州
传说中我国上古的行政区划,具体州名说法不一。《尚书》作冀(相当于现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一带)、兖(音,相当于现在河北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一带)、青 (相当于现在山东东部和北部)、徐(相当于现在河南东南部、安徽东北部、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扬(相当于现在安徽南部、江苏中南部、江西东部以及浙江、 福建部分地区)、荆(相当于现在湖南、湖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部分地区)、豫(相当现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一带)、梁(相当于现在陕西南部、四 川东部地区)、雍(相当于现在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部分地区)。
八荒
“八”指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荒”指荒远地区。“八荒”与“九州”相对。“九州”泛指中原地带,“八荒”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在《过秦论》中,“八荒”则泛指天下。
五湖 近代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古代则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四海 一说,泛指海内之地,与“天下”同义;一说,指环绕中国四面的海。《礼记》中指的是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具体所指,不同时代有所不同。
赤县神州 中国的别称。《史记》载,战国时齐人邹衍创立“大九州”学说,把中国叫做赤县神州。
郡、县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秦曾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又增至四十多郡。汉高祖刘邦则分为六十二郡,郡的规模小了。隋代改郡为州。

周代分封诸侯,每个诸侯都建立一个国。秦代行郡县制,不再有国。西汉郡、国并存,国是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大小与郡相当,所以通常连称“郡国”。

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唐代分全国为十道,后又增至十五道,大略相当于汉代的州,隶属于中央的监察区。北宋初沿袭唐制,分全国为十三道,不久废除,改道为路。清代又恢复道,比唐时范围小,但比府、州大,属于省管辖。

北宋废道为路,为的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方便,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先后分全国为十五路、十八路、二十三路。南宋偏安后,仍把势力所及之地 分为十六路,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等,和现在省名相同,辖区大小也相当。元代也有路,但比宋代小,相当于州府。

本为中央官署名,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相当于中书省的驻各地办事处),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简称省,沿用至今。

相传尧时分天下为九州;舜时增加了幽、并、营三州为十二州;汉代又增交州、朔方;三国时有十八州;晋初改为十九州,后又增至二十一州。从汉到南北朝基本上 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从南北朝起,州逐渐变小,与郡无甚差别。到唐代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但大的州也可称为府。明清时统一改州为府。
府 唐制,大州称为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属中央。明清改州为府,可辖几个县。
军 宋代行政区划名。约等于一个州或府,隶属于路。
山东
战国、秦、汉时代,指华山或崤山以东地区,泛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春秋时的晋国、建都平城的北魏、五代时的晋,都地处太行山以西,所以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金代开始,指现山东半岛一带,成为行政区域名。
山西 战国、秦、汉时,指崤山或华山以西,即关中(今陕西一带),后来指太行山以西。元代开始,山西成为行政区域名。
江东
一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成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来北往的主要渡口所在。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习惯上称为江东。三国时这个地区是孙吴的根据地,所以又称孙吴统治区为江东。
江表 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长江之外,所以称江表。在《赤壁之战》中与“江东”同义。
河东 战国至汉时指今山西西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省。因黄河经河套后,流向由北向南,本地区位于黄河以东而得名。
东吴 三国时吴因地处江东,所以又叫东吴。古代也泛指太湖流域全境,或专指旧苏州一府。
关内、关外
秦、汉、唐等定都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都域附近叫关内,两关以东地区叫关外。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以东地区为关外。今四川康定县以东地区也称关内。
关西 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西垂 殷、周时对约今甘肃东南部一带的泛称。
中原、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中土”、“中州”与“中原”同义。
秦中、关中 秦中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平原(渭水流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关中”与“秦中”同义。
剑外 四川北部有剑门关,关南的蜀中地区称剑外,因在唐代京都长安看,上述地区在剑门关之外。
塞外、塞北、朔北、漠南 “塞”指长城要塞,塞外指今内蒙古中部和西部一带。“塞北”、“朔北”、“漠南”同义。
陇西 县名,战国时亦为郡名,在今甘肃东部。
西洋 元代把今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岸地区(包括印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部)统称西洋。明清以后泛指大西洋两岸即今欧、美各国。
华阳 即“华山之阳”,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云南、贵州、四川一带。
三吴 古地区名,说法不一。《水经注》指吴郡、吴兴、会稽,相当于今江苏宜兴、苏州以南及浙江北部地区。
两淮 宋代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二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元代以后,指江苏长江以北的淮南、淮北二盐场。
三楚 秦、汉时分称战国楚地为三楚,即西楚、东楚、南楚。秦亡后,项羽曾于西楚的彭城(今徐州)建都,国号就是“西楚.”。
三辅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辖区是京都及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三都、两都
“三都”,东汉时指东都雒阳(今洛阳市)、西都长安、南都宛(在今河南南阳市);唐代指东都洛阳(三国魏时改“雒”为“洛”)、北都晋阳(今太原市)和京 都长安;左思《三都赋》指三国时蜀都成都、吴都建业(今南京市)和魏都邺(在今河北监漳县附近,故城早已毁弃)。“两都”,班固的《两都赋》指东都雒阳 (东汉国都)和西都长安,唐代亦同;五代则指东都开封府和西都河南府。
五京、两京
唐代“五京”,指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南京成都府、西京风翔(今陕西凤翔县)府、中京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府。东汉的“两京”,指首都雒阳和西汉旧都 长安;宋代则指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市);明代永乐以后,指京师顺天府(今北京)和南京应天府(今南京市)。
五岭 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五岭(一说有揭阳岭而无都庞岭)。
五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崤函 古代崤山和函谷关的合称。
易水 在河北西部,有中、北、南三条支流。源出易县境,流入南拒马河,最后注入大清河。
阳关 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如:“西出阳关无故人”。
华容 古县名,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赤壁战败后,曾经此北归。
赤壁
山名,在湖北嘉鱼县西的长江南岸(今属蒲圻县),与洪、湖隔江相望。三国时周瑜曾率孙刘联军,在此大破曹兵,是为“武赤壁”。湖北黄岗市城外也有赤壁,宋 代苏轼曾到此,作有前、后《赤壁赋》,误认为这里是“火烧赤壁,大败曹兵”处,后人称此处为“文赤壁”。
长安
我国古都之一,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和唐均定都于此。该城在唐未曾被毁,现在的西安城为明时所建。
姑苏 苏州市的别称,因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维扬 一名广陵,旧时江苏扬州府的别称。
京口 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曾为三国孙吴的京城。因城凭山(城东有岘山)临江(长江),故习惯上称“京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2-09
安徽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