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小英雄

如题所述

为救同学断臂的白乐潇
敬礼娃娃郎铮
可乐男孩薛枭
英勇救出两个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小英雄陈浩舍身救人
勇敢智慧少年英雄雷楚年
董玉培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同学
藏族学生邹雯,舍己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马健坚持4个小时在废墟中刨出女同学
康洁灾难发生时不仅自救还救别人
为救同学断臂的白乐潇

为救同学断臂的白乐潇。白乐潇是一位12岁的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这位舍己救人的小姑娘,人们把她称为“小英雄“。
“敬礼娃娃郎铮“。在汶川地震发生十多个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他的名字叫郎铮。目前正在接受治疗。郎铮对照顾他的解放军某部的医护人员说:“我也要当警察,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当温总理到医院去看望小郎铮时,他给温总理也敬了个队礼。目前,很多网友推荐他做奥运火矩手。同时,也尊称他为“敬礼娃娃”。
“可乐男孩薛枭”。5月15日,17岁男孩薛枭在废墟中被埋80个小时之后获救。他被获救时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他也因此而名闻天下。在薛枭入院治疗期间,热心人不断到医院探望他,不过对于薛枭来说,地震的创伤可以逐渐淡忘,被截肢的右臂却永远不能接回。他的主治医生说,薛枭是用左手按下了同意手术的指印,当时他没有流泪。昨日薛枭在医院告诉记者:“我还想考大学!” 5月17日薛枭的母亲谭忠燕闻讯赶到医院时,看到只剩下左手的儿子。儿子没有掉眼泪,他对妈妈说:“我右手保不住了,被救出来时我就知道保不住了。” “自强不息”这4个字,是母亲谭忠燕对儿子薛枭的赠言。
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只是稚气地大声宣告:“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透露:“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小英雄陈浩舍身救人。5月12日下午,在四川成都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里,同学们都在上课,忽然,地震了,同学们都慌忙向操场跑去,跑在最前面的是十二岁的陈浩,陈浩跑着跑着,他看见有一面墙要倒了,而一个女同学正向这边跑来,说是迟那是快,陈浩飞奔到墙下,用力一推,把女孩推出几米外,但是,陈浩自己却被瞬间倒下来的墙压在了下面。当记者问陈浩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的回答是:“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向雷锋学习”。陈浩真是太伟大了,小小年纪为了救同学,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勇敢智慧少年英雄雷楚年。他今年15岁, 是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在灾害来临之际, 当教学楼在剧烈摇晃,同学们站立都很艰难的情况下,雷楚年表现出非凡的冷静和勇气。他在短短的2分钟时间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当他连抱带推把最后一个惊吓过度的女生送出教学楼时,楼梯在他的前方垮塌,他只好返回二楼教室,推开窗子抱着一棵树跳到一楼,还没等他跑到操场,教室就垮塌下来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在传送着他不怕牺牲的救人精神。
董玉培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同学。地震那天,董玉培她们班正在二楼的教室上科学课,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楼忽然抖动了起来,”董玉培和同学们这才慌乱起来,连忙向外跑。当她跑到走廊的时候,楼房就坍塌了。出来后的董玉培发现往日那个熟悉的校园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模样,到处是废墟和喊救命的声音。董玉培这个时候发现刚才和自己压在一起的2个女孩子还没有出来,她又爬到自己刚才脱险的地方,压在自己左手边的那个女孩正在向外爬,但是双脚被卡在2块大水泥块之间,越使劲爬,卡得就越紧,她根本无法逃脱。一旁的董玉培看到了她的脚被卡的位置,她小心将这个小女孩的脚从水泥的缝隙中抬高然后拿了出来,然后拼命忍着剧痛用自己的左手将这个女孩子拖了出来,拖到安全地带。救出这个学妹之后,她又去摸了一下躺在自己肚子边的那个女孩。奋力推开这个女孩身上的一些水泥块,将她也拖了出来。但是这个女孩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藏族学生邹雯,舍己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当地震灾害发生时,邹雯同学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二楼,当他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出来,就帮助老师救起人来。最后被倒塌的房子埋在了废墟中,失去了年轻的宝贵生命。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马健坚持4个小时在废墟中刨出女同学.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她在3楼的教室上课。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学生们跑,同学们就争相往门外涌。在走廊上,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马健背着向孝廉刚走到校门口,先前向孝廉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他们两个就都出不来了。”马健被称为舍己救人的小英雄。
康洁灾难发生时不仅自救还救别人。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今年11岁。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于自己跳楼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同时也把受伤的康洁带到了安全区域。康洁可算得上是抗震救灾小英雄。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简介
王樊

王樊,男,12岁,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班长王樊与老师一起安排同学们有序而迅速撤离教学楼。教学楼垮塌时,王樊刚好从四楼跑到二楼,已辨不出楼道出口的位置。他看见一棵大树离过道栏杆不远,当即纵身一跃,抱着大树顺势滑到地面。当发现垮塌处有人在呼救时,他奋身冲进刺鼻的尘雾中,双手不停地挖刨,移开灰土和瓦砾,在迅速赶到的老师们共同努力下,两名受伤的同学得救了。

申龙 王佳明

申龙(左),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王佳明(右),男,18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课的申龙、王佳明帮助老师快速组织同学们撤离。随后他们又组织同学开展营救,用手掏、用木棒敲,很快在废墟中救出4名同学。为便于救助垮塌教学楼里的师生,他们组织同学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开了两条路,一条专门走担架,一条供救援人员进入。在王佳明和申龙等同学的努力下,总共救出20多名师生。他们还冒着余震给被困的同学送水,扶送受伤的老师去安全地带。向绵阳转移时,由于所有老师仍在救灾,申龙、王佳明担任了临时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雷楚年

雷楚年,男, 15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时,雷楚年刚下化学课,他迅速跑到一、二楼之间的楼梯拐角处。这时,迎面碰到正往楼上冲的班主任陈冬老师。雷楚年意识到老师是要回去救同学,于是就迅速跟上,跑回二楼的教室,发现有7个同学蹲在教室的墙角边。他指挥同学们用力扶住楼梯的护栏,带着他们往楼下冲。跑了几步,发现只有6人,还少一个!他急忙返回去,一个女同学由于惊吓过度,正蹲在门口,怎么拉她都不动,雷楚年抱起这位同学冲到楼下。几秒钟后,教学楼垮塌。

雷楚年回家看了看,就又偷偷跑出来,当了一名志愿者,给救援队伍带路,帮助搬运救灾物资。

马健

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学未能从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钻进废墟,用双手将一块块砖头刨开、运出去。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把向孝廉从废墟里刨了出来。紧接着,他又开始寻找其他幸存者。凭着打火机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两位同学被水泥板压住,但没有大型工具无法营救。他立即赶到尚未倒塌的学生食堂,给他们找来水,帮助两位同学坚持。

王磊

王磊,男,12岁,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桔柑学校四年级学生。

地震突然袭来时,王磊同学积极配合老师,紧急把同学们疏散到了操场。在剧烈晃动中,学校围墙随时可能倒塌。此时,站在围墙跟前的4位同学却浑然不知。王磊箭步冲上前去,用尽全力将这几名同学推开。同学们安全了,3米多高的围墙倒塌了,王磊被压住了腿。他的左腿被砸成粉碎性骨折,不得已进行了外伤性截肢。

宋雪(已故)

宋雪,女,12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

5月12日地震来临时,作为值周学生干部的宋雪正在检查午睡,她马上大声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并迅速跑出了教室。学生们听到呼喊,快速冲出教室,奔向操场。宋雪透过窗户,看到教室里有两名同学还趴在桌子上熟睡。宋雪立即冲进教室,将两位同学摇醒。两人迅速冲出教室。

老师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全班只差宋雪。当救援人员在教室后门仅两步之遥的地方发现宋雪的遗体时,她仍然保持着冲向门口的姿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宋雪将生的希望给了同学,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

林浩

林浩,男,9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

作为班长,在被埋废墟时,林浩带领同学一起唱歌,战胜恐惧。爬出废墟后,发现一名昏倒的女同学,他立即把同学背到安全地带。紧接着,他又一次返回废墟,救出了另一名受伤的同学。在抢救同学的过程中,林浩的头部被砸破,手臂严重拉伤。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后,他拒绝救助站人员帮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一起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安全撤离到都江堰。

王波

王波,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手掌磨肿了,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筋穿破,但王波仍坚持营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杨琳

杨琳,女,14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教学楼坍塌后,杨琳被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利用这个空间,杨琳将两名同学成功推到安全地带,而自己却被余震中滚落的石头砸中,动弹不得。当她醒来时,看见废墟中透出一丝亮光。借着光亮,她小心翼翼地把砖石挪开,勇敢而又艰难地爬了出来,随即又昏倒在废墟上。杨琳的骨盆、下巴、颅骨、双脚等多处被挤压砸中,经常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剧痛。可当人们走进她的病房时,看到她躺在床上,正和身旁的奶奶聊天,脸上没有一丝痛苦和惊恐。

张春玲

张春玲,女,13岁,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

3岁时的一次意外,让张春玲面部重度毁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根手指每根都只剩两节。地震发生后,正在向校外跑的张春玲听到身后同学的求救声,立即停住了脚步,迅速返回去救人。“小妹妹”杜艳梅被楼板压住,张春玲因人小力薄,怎么也抬不动,她就捂住同学的头止血。另一名同学也在呼救,张春玲赶上前去,将同学背到麦田边。之后,她马上跑去找来几个群众,共同把杜艳梅救出来,而张春玲的肩膀却被掉落的石块砸伤,鲜血顺着手臂流淌。5月19日,“帐篷学校”开学了,张春玲和停课7天的460余名同学又走进了课堂。

郑小鹏

郑小鹏,男,13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红白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郑小鹏与幸存的老师和同学,一起用手刨开废墟上的砖块,抬起水泥板,努力营救同学。下午4点左右,郑小鹏发现一个被埋在水泥板下的同学。水泥板里有钢筋,相互胶着在一起,用手根本无法抬开。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郑小鹏迅速跑到街上,从被压在瓦砾下的铁匠铺里,找来了可以截断钢筋的工具。大家一起将一根根钢筋截断,搬开水泥板,将同学成功救出。

王亮

王亮,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王亮和另外两名同学被垮塌的水泥板压在二楼至三楼的走道间。他发觉左前方有光亮透进来,便和同学一起挣脱水泥板,从缝隙中成功脱险。随后,王亮就开始寻找和救助其他同学。王亮的背部在营救同学时被严重划伤,一直淌着血,右脚踝也在余震中受伤。地震当天的整个下午、夜晚,王亮一直跛着脚走路,帮助救人,共发现和帮助多名同学成功脱险。

杨松尚

杨松尚,男,17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漩口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杨松尚迅速躲到墙角。教学楼下沉时,地板大角度倾斜,他从教室的这头滑到另一端。此刻,杨松尚并没有选择逃生,得救人!他不顾一切冲向掩埋同学最多的地方,开始动手抢救。他狠命用手刨开碎砖,搬开压在同学身上的砖柱和桌椅。第一个同学顺利救出来了,他的手也磨破了。杨松尚依旧用力刨着,边刨边喊:“先救女生和伤重的同学。”听到墙角处又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他马上冲过去,一边呼喊着同学的名字鼓励她,一边用尽力气挖刨。这期间,他与老师和同学奋力救出了8名同学。

陈浩

陈浩,男,12岁,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陈浩和同学们赶紧向楼下跑,穿过楼边的升旗台,到达了安全地带。他转头一看,身后的一个女同学还站在升旗台的高墙前,而那堵高墙眼看就要坍塌。陈浩奋力跑过去,一把将她推开。三四米高的砖墙倒塌了,女同学安然无事,而他自己的背部和双腿被埋在瓦砾之中。被救后,陈浩的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无完好、出现肺挫伤和肺出血。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没能及时用上麻药,可他都坚强地挺了下来,愣是没有哭出一声。陈浩说:“我不后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贾龙

贾龙,男,16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贾龙正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教室坍塌后,他被埋在废墟下。在别人的帮助下,他坚强地爬出废墟。获救后,他不顾身上的伤痛,与幸存的老师及赶来的家长一起,搜救废墟里的幸存者。这时,突然听到了妹妹的求救声,他赶紧用手搬开水泥板,将妹妹成功救出。然后又转身跑回,继续救援他人。他先后救出三名同学,并将受伤的班主任老师背离危险地带。

王博

王博,男,11岁,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

地震使整个教室剧烈晃动,班长王博迅速打开教室后门,高喊“后排同学从这里往外跑”。一个同学摔倒在台阶上,已冲到前面的他又跑了回来,帮助学生撤离,并救出多名学前班的孩子。

灾情发生后,王博主动组织附近的学生分组学习,宣传防震自救知识。他还将自己仅有的几元零花钱和部分衣物、学习用品捐出,支援救灾。
何翠青

何翠青,女,13岁,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何翠青在废墟中被埋三天后获救。地震中,她本可以安全逃出,但为了叫醒还在午休的14位同学,何翠青毫不犹豫地转身回到寝室。大家没跑出多远,学生宿舍楼就轰然倒塌,何翠青和同宿舍的姐妹被压在废墟下。她们互相鼓励着,约定要好好活下去,并轮流呼救以保存体力。三天后,何翠青终于被救了出来。由于被埋时间太长,右小腿已发生坏死,被迫做了截肢。何翠青“把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全校师生。

邹雯樱(已故)

邹雯樱,女,12岁,藏族,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邹雯樱作为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一直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同学撤离,她却自觉留在最后。当时邹雯樱已经跑到二楼楼梯口,为了返回救助其他同学,她却再也没能回来。当救援人员发现邹雯樱时,她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邹雯樱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还自学绘画和音乐,爱好体育。4月底曾代表学校参加汶川运动会,100米和200米都拿了名次。以她的奔跑速度,完全可以跑出去。

童世强

童世强,男,13岁,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来临时,童世强不顾个人安危,直奔教室右侧的村党支部活动室。他知道,那里还有学前班的儿童正在休息。房子里的32名儿童,最大的6岁,最小的只有4岁。身高不足1.6米的童世强咬着牙,拼着劲坚持,先后有7名孩子被他从屋内救出。当他把最后一个孩子救出时,拱门墙倒塌。在童世强和他人的拼力抢救下,32名儿童无一伤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4
为救同学断臂的白乐潇。白乐潇是一位12岁的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这位舍己救人的小姑娘,人们把她称为“小英雄“。
“敬礼娃娃郎铮“。在汶川地震发生十多个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他的名字叫郎铮。目前正在接受治疗。郎铮对照顾他的解放军某部的医护人员说:“我也要当警察,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当温总理到医院去看望小郎铮时,他给温总理也敬了个队礼。目前,很多网友推荐他做奥运火矩手。同时,也尊称他为“敬礼娃娃”。
“可乐男孩薛枭”。5月15日,17岁男孩薛枭在废墟中被埋80个小时之后获救。他被获救时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他也因此而名闻天下。在薛枭入院治疗期间,热心人不断到医院探望他,不过对于薛枭来说,地震的创伤可以逐渐淡忘,被截肢的右臂却永远不能接回。他的主治医生说,薛枭是用左手按下了同意手术的指印,当时他没有流泪。昨日薛枭在医院告诉记者:“我还想考大学!” 5月17日薛枭的母亲谭忠燕闻讯赶到医院时,看到只剩下左手的儿子。儿子没有掉眼泪,他对妈妈说:“我右手保不住了,被救出来时我就知道保不住了。” “自强不息”这4个字,是母亲谭忠燕对儿子薛枭的赠言。
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只是稚气地大声宣告:“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透露:“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小英雄陈浩舍身救人。5月12日下午,在四川成都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里,同学们都在上课,忽然,地震了,同学们都慌忙向操场跑去,跑在最前面的是十二岁的陈浩,陈浩跑着跑着,他看见有一面墙要倒了,而一个女同学正向这边跑来,说是迟那是快,陈浩飞奔到墙下,用力一推,把女孩推出几米外,但是,陈浩自己却被瞬间倒下来的墙压在了下面。当记者问陈浩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的回答是:“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向雷锋学习”。陈浩真是太伟大了,小小年纪为了救同学,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勇敢智慧少年英雄雷楚年。他今年15岁, 是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在灾害来临之际, 当教学楼在剧烈摇晃,同学们站立都很艰难的情况下,雷楚年表现出非凡的冷静和勇气。他在短短的2分钟时间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当他连抱带推把最后一个惊吓过度的女生送出教学楼时,楼梯在他的前方垮塌,他只好返回二楼教室,推开窗子抱着一棵树跳到一楼,还没等他跑到操场,教室就垮塌下来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在传送着他不怕牺牲的救人精神。
董玉培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同学。地震那天,董玉培她们班正在二楼的教室上科学课,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楼忽然抖动了起来,”董玉培和同学们这才慌乱起来,连忙向外跑。当她跑到走廊的时候,楼房就坍塌了。出来后的董玉培发现往日那个熟悉的校园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模样,到处是废墟和喊救命的声音。董玉培这个时候发现刚才和自己压在一起的2个女孩子还没有出来,她又爬到自己刚才脱险的地方,压在自己左手边的那个女孩正在向外爬,但是双脚被卡在2块大水泥块之间,越使劲爬,卡得就越紧,她根本无法逃脱。一旁的董玉培看到了她的脚被卡的位置,她小心将这个小女孩的脚从水泥的缝隙中抬高然后拿了出来,然后拼命忍着剧痛用自己的左手将这个女孩子拖了出来,拖到安全地带。救出这个学妹之后,她又去摸了一下躺在自己肚子边的那个女孩。奋力推开这个女孩身上的一些水泥块,将她也拖了出来。但是这个女孩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藏族学生邹雯,舍己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当地震灾害发生时,邹雯同学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二楼,当他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出来,就帮助老师救起人来。最后被倒塌的房子埋在了废墟中,失去了年轻的宝贵生命。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马健坚持4个小时在废墟中刨出女同学.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她在3楼的教室上课。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学生们跑,同学们就争相往门外涌。在走廊上,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马健背着向孝廉刚走到校门口,先前向孝廉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他们两个就都出不来了。”马健被称为舍己救人的小英雄。
康洁灾难发生时不仅自救还救别人。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今年11岁。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于自己跳楼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同时也把受伤的康洁带到了安全区域。康洁可算得上是抗震救灾小英雄。
第2个回答  2009-02-13
抗震小英雄陈浩:不救人我会感到惭愧
12岁的陈浩静静地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双腿和右手都打上了石膏,胸前满是心电图监护仪的胶贴,腿上的纱布还隐隐透出红红的血印。

在地震的一瞬间,陈浩推开了即将被坍塌的围墙砸到的同学,而自己被厚厚的围墙压倒,身负重伤。

5月12日下午,成都市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950余名学生都在教室里上课。14时28分,陈浩的班主任黄志德老师正站在讲台上,突然感觉到地面剧烈地颠簸起来。

“当时我就意识到是地震了。”黄志德立即组织学生疏散。“大家一定不要惊慌,还有黄老师在后面。”由于学校平时进行过多次演练,学生们一个班接一个班地有序疏散,很快就撤离了教学楼。

然而,就在六年级(1)班的学生全部走出教学楼时,意外却发生了。楼边升旗台旁一面两米多高、4米多宽的围墙突然垮塌,包括陈浩在内的4名学生被重重压倒在地。

“他本来可以不这样的。”黄老师有些哽咽。

原本跑在前面的陈浩,已经穿过了楼边的升旗台,到达了开阔的安全地带。这时候,身为班长的他习惯性地转头一望,看见一个女孩还站在升旗台旁摇摇欲坠的高墙前,他赶忙掉转身,一把把女孩推开……砖墙轰然垮塌,女孩得救了,陈浩却被掩埋在了瓦砾之中。

两个小时后,在武警消防官兵的帮助下,压在砖块下的4名学生终于被刨了出来。

被送到医院时,陈浩的右臂肱骨骨折、腰椎骨折,肺部挫伤出血,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度。昏睡中,他的双手在不停地颤抖,还一直呢喃着:“我抓住她了……”

被救的女孩,与陈浩素不相识;那面砖墙夺去的,是他3个最要好的同学的生命。

十几天过去,陈浩已经恢复清醒,但身体还非常虚弱。从陈浩的主治医师口中,记者得知,目前陈浩的伤势仍然相当严重。

虽然只有12岁,这位小小男子汉却在危难面前表现出了不同常人的勇敢。

陈浩的母亲,守在重症监护室外,十几天来一直在流泪。她告诉记者,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由于伤员太多,陈浩没能用上麻药,可他愣是没有哭出一声。

父亲陈强说,陈浩一直没有跟他聊过地震时的情况,直到有一天十几位同学来到医院看望儿子,他才知道陈浩是为救人而受的伤。

“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不救人,我会感到惭愧。”陈浩的声音断断续续,平静中流露着坚强。

身高1.7米的陈浩看上去比同龄人更成熟,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换药的时候太疼了,偷偷哭过好几次。”陈浩悄声说。

“我们都叫他小英雄!”对于陈浩舍己救人的行为,医生护士们都十分感动,他们给了陈浩这个特别的绰号。

在学校里,由于成绩优异且乐于助人,陈浩不仅担任了班里的班长,同时也是学校的大队委员。在父母眼中,陈浩是个懂事的孩子,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料理日常家务,几乎从来没有让在外打工的父母担心过。

爱打篮球的陈浩,一直以来都很渴望能和姚明通一次电话。5月31日上午,陈浩收到了最特别的“六一”礼物:身在美国的姚明特地给陈浩打来了越洋电话。父亲陈强告诉记者,从那天起,陈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9岁半小学生从地震废墟下背出两名同学
6月10日,依然满脸稚气的林浩出现在大地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街头。这个9岁半的小学生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勇敢,不仅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增加勇气,而且还救出两名同学。

5月12日那天,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2年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后幸免于难。这10名学生中,有两人都是被同班同学林浩冒险救出的。林浩成为了汶川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

虎头虎脑的林浩,一笑还会露出小豁牙。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小林浩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转身把她背出去了。背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她的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又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校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讲述自己救人过程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小林浩在映秀留守了2天,找到了自己的表妹和两个姐姐。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后,他们来到了都江堰,而后又辗转到成都找到了在那里的堂哥。19日,小林浩和姐姐、表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说:“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说:“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四川省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据映秀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春东介绍,由于映秀镇在地震遭受毁灭性打击,林浩可能会转到省内其他地方继续完成学业。

12岁藏族女孩为救同学被埋废墟身亡
“女儿,你为啥子不‘自私’一下哦……”昨天上午9时,在汶川县映秀小学坍塌的教学楼废墟旁,43岁的藏族汉子邹丁望着女儿邹雯的遗体,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着。他的妻子任朝秀和另一位亲戚正在给邹雯的遗体换上干净衣服,邹丁80岁的老父亲也站在旁边望着孙女,流出混浊的泪水,身体止不住地抖动,口中喃喃低语,“好乖啊,老师都爱得很啊!”

县运动会100米拿了第五名

身高1.6米的藏族姑娘邹雯是映秀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也是该班的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

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邹丁和妻子赶到映秀小学,发现教学楼已经夷为平地,只剩下楼梯还突兀地立着。废墟里传来小孩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当时他们夫妇俩坚信,女儿邹雯会活着出来,“她的心一直是那么善良,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很大方,自己有啥子吃的都会分给同学吃。老师也很爱她,她经常帮着老师批改作业。在家里她也很懂事,很听话。”

邹丁回忆起女儿,滔滔不绝又痛苦不已,“她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字写得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诵读,班里的黑板报也是她主持办的。可以说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她自学绘画和音乐,最爱好体育,4月底她代表学校去汶川县城参加运动会,100米和200米都拿了第五名。”女儿从小就身体好,跑得快,这也是邹丁夫妇一直坚信女儿会及时逃生的原因。

但是14日下午,人们在废墟里发现邹雯的遗体,邹丁的心,就像他自己形容的那样,“一下子就碎了”。

“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

“她是他们班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发现她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邹丁边哭边说,“她都跑在二楼楼梯上了,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啊!她的心太好,太善良了!我们平时一直教育她跟同学要和睦相处,要爱别人,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她要是‘自私’一回,就不会……”

最让邹丁懊悔不已的是,女儿曾经跟他说过学校教学楼是危楼,想转学,但他没有答应。“她跟我说过好几次,今年春节后她又跟我说映秀小学教学楼出现裂缝,是危房,想转学到都江堰去,但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就没有答应。她也很听话,没说什么。哪晓得会……”

昨天,邹雯的妈妈任朝秀最后一次给女儿穿上了她最喜欢的衣服——灰色长袖休闲服,蓝色长运动裤。她拿出半个月前给邹雯拍的照片,“她过12岁生日,我给她拍了几张照片。没想到这却成了她的遗照。”

邹雯遗体旁,停放着数十具在地震中遇难的映秀小学师生遗体,有的遗体旁还摆放着小书包。不远处,挖掘机正在搜寻埋在废墟里的师生,校方说,还有200多人埋在下面。
第3个回答  2009-02-14
马健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王波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王亮(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王博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
王樊 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王磊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桔柑学校四年级学生
王佳明(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申龙(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杨琳(女)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杨松尚(羌族)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何翠青(女)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宋雪(名字加黑框)(女) 生前系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
张春玲(女)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
陈浩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
邹雯樱(名字加黑框)(女,藏族) 生前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小学五年级学生
林浩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
郑小鹏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红白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贾龙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童世强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学生
雷楚年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名单:
马小凤(女)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王彬(女) 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邓清清(女)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刘刚(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刘潮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高台小学五年级学生
曲柄年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二中九年级学生
许中政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学三年级学生
阳玉洁(女)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李阳(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李剑波(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何亚军(女,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小学五年级学生
佘友富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漩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张博(回族)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张强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张强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巨亭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张兴成(羌族)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凤仪小学六年级学生
张庚杰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小学二年级学生
欧阳宇航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赵彬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茶坪初级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莘长林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二年级学生
卿静文(女)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高志军(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黄霖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干柏村小学六年级学生
康洁(女)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小学六年级学生
梁强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韩加育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韩贵霞(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东山乡石家山小学六年级学生
甯加驰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熊弼呈(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小学六年级学生
薛枭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第4个回答  2009-02-23
马健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王波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王亮(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王博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

王樊 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王磊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桔柑学校四年级学生

王佳明(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申龙(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杨琳(女)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杨松尚(羌族)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何翠青(女)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宋雪(名字加黑框)(女) 生前系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

张春玲(女)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

陈浩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

邹雯樱(名字加黑框)(女,藏族) 生前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小学五年级学生

林浩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

郑小鹏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红白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贾龙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童世强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学生

雷楚年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名单:

马小凤(女)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王彬(女) 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邓清清(女)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刘刚(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刘潮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高台小学五年级学生

曲柄年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二中九年级学生

许中政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学三年级学生

阳玉洁(女)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李阳(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李剑波(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何亚军(女,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小学五年级学生

佘友富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漩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张博(回族)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张强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张强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巨亭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张兴成(羌族)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凤仪小学六年级学生

张庚杰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小学二年级学生

欧阳宇航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赵彬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茶坪初级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莘长林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二年级学生

卿静文(女)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高志军(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黄霖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干柏村小学六年级学生

康洁(女)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小学六年级学生

梁强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韩加育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韩贵霞(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东山乡石家山小学六年级学生

甯加驰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熊弼呈(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小学六年级学生

薛枭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