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真正的名字叫什么?是武媚娘还是什么?

如题所述

名曌(zhào),世人据其封号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本没有具体的名字,她的母亲在生下她后,一看是一个女孩(她的母亲十分希望生一个男孩),就顺着大女儿称呼(大女儿叫大囡)。因此,二女儿(武则天)就叫二囡。
武则天生于624年(武德七年)的长安古城。从出生到637年(贞观十一年)应诏入宫当才人,被唐太宗赐名:“媚娘”,因此才有了武媚娘的称呼。
在她死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和“则天大圣皇后”,因此史学家习惯于以尊号作为她的名字,称她为:武则天,这也成为最通行的一个名字。另外,她还自创名字为”武曌 “,读音为:“照”,取“日月悬空,普照大地”之深义,因此也叫武曌 。但这一名字没有武则天这个名字那样被普遍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0
真名为武元华
由来:
  武则天的“则天”二字,并不是这位女皇帝的本名,而是来自于她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后,由唐中宗所赐的“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

  在历史上,武则天为登上帝位,也曾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武”。“曌”是武则天自己创造的一个新文字,取“日月凌空,光被天地”之意。“除了武,人们还以武则天在做妃子时的品级封号来称呼这位女皇帝,比如武昭仪、武才人,甚至还有唐太宗赐给她的名字‘媚娘’。不过,她父母给她取的本名却一直不为人知。”陈洋告诉记者,尽管在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称谓大多以姓氏呼之,但在唐朝,有很多书香门第、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也给自己的女儿取有正式的名字,时任利州都督的武则天父亲武士彟给女儿取名,也应当在情理之中。

  翻阅《旧唐书》、《新唐书》,陈洋发现,武周时期出现了奇怪的更改地名现象。“《旧唐书》里记载,在武则天行将改唐为周自立为帝的前夕,华原、华州上辅、华阴、华亭、华容、江华等带‘华’字的地方都改名,去掉‘华’字,而在唐中宗复位后改回原名。”陈洋告诉记者,他在查阅史料后发现,连西岳华山在武周时期都叫“太山”。

  “我认为问题就出在‘华’字上。在中国古代,更改地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避尊者讳’。但凡地名与帝王名字重了字,就要避讳改名。”陈洋告诉记者,在《新唐书》中更有明确记载,当时华州郡因为“避武氏讳”而要改称“太州”。

  陈洋认为,如此看来,武则天的名字里应有一个“华”字。“‘华’在古代有光芒普照的意思,从本质上看,‘华’与武则天后来造出的‘’字本意是一样的,而且她给儿子取名为弘、显、旦,也正是‘华’字的派生。”

  难道武则天就叫“武华”?“如果武则天叫武华,就和自己的爷爷重名了。虽然历史上也有父母给晚辈取名字时直接使用上辈人的名字,或取一个字来作纪念。但直接套用父亲的名字来称呼女儿,未免拗口,所以在武则天的名字里应该还有一个字才更合乎情理和逻辑。”

  “古人取名字一般要依班辈,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的三个兄弟分别叫士稜、士让、士逸,而她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一个叫元庆,一个叫元爽,都是按班辈在取名,可见武则天也应该是‘元’字辈。‘元华’是光芒初始和绝代芳华的意思,和她后来取的‘’字也更为相通。”陈洋据此推断,武则天的本名应该是“武元华”。
第2个回答  2009-02-19
据说乳名“华姑”(但是不知道真假,有待考证),入宫后唐太宗赐号“媚娘”,登基后给自己取名“武曌”(zhào),世人据其封号称之为武则天(登基后,她称“则天大圣皇帝”;她死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后”,因此史学家习惯于以尊号作为她的名字,她宣布称帝也是在洛阳的则天门上)。“武则天”是一个姓氏和尊号结合的名字,不是她的真名。
第3个回答  2009-02-19
武瞾
她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
很牛X的女人
第4个回答  2009-02-20
武媚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