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

如题所述

郑伯克段于鄢可称得上是《春秋》中首年(即鲁隐公元年)记录的列国中的第一大事。鲁隐公元年即鲁国隐公的第一年。其中唯一一件战争的事情就是这个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而这个段就是他的弟弟共叔段。庄公姑息养奸,纵容其弟,其弟骄纵欲夺王位,后庄公使计打败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并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里边的郑武公就是历史上的小霸,在齐桓公以前算是列国里面第一人了,曾帮平王东迁。那时候的郑国,军事实力很强大。郑庄公名寤生,因出生时难产(平常人都是头先出娘胎,而他是脚先出来,故名——此处可参考电影《赤壁》中诸葛帮小乔接生小马),当时惊吓到了母亲姜氏,所以姜氏不喜欢他,而宠爱他的弟弟叔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0
郑伯克段于鄢,此语出自史书《左传》。
这里的郑伯指的是东周初年郑国国君郑庄公,姓姬名寤生,因为郑国是周朝封的伯爵国,故称国君为郑伯。段是庄公弟弟姬段,史书称为叔段。
庄公母亲武姜生其时难产,痛不欲生,所以从庄公出生后就不喜欢他,而喜欢顺产的次子段,一直想立次子为太子。
公元前744年,庄公之父武公病重,武姜在武公面前说叔段贤,“欲立段为太子,公弗许”,不久武公病逝,寤生继承君位,这就是郑庄公。庄公元年(前743年),武姜请求制地(今郑州市荥阳汜水镇)作为叔段封邑。庄公说:“那里不行,因为制邑地势险要,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军事要地。”武姜改而威逼庄公把京(今郑州市荥阳东南)封给叔段。京乃郑国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且物产丰富,庄公心里不肯,但碍于母亲请求,也只好答应。大夫祭仲进谏道:“京邑比都城还要大,不可作为庶弟的封邑。”庄公说:“这是母亲姜氏的要求,我不能不听啊!”叔段到京邑后,号称京城太叔。仗着母亲姜氏的支持,从不把尊君治民放在心上。郑庄公深知自己继位母亲大为不悦,对姜氏与叔段企图夺权的阴谋也清清楚楚,但他却不动声色。叔段在京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人们议论,大夫祭仲又对庄公说:“凡属都邑,城垣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所以先王之制规定,封邑大的不超过国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么能容忍呢?”庄公很无奈的说:“姜氏欲之,焉辟害?”意思是姜氏要这样,我哪里能避开这个灾祸呢?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叔段安置个地方,不要让他再发展蔓延。一经蔓延就难于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先等等看吧。”庄公一次次退让,促使叔段篡国称君的野心日益增长。不久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接着又把京邑附近两座小城也收入他的管辖范围。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听命于两个国君,大王究竟打算怎么办?您如果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让,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生二心。”庄公则不温不火地说:“用不着除他,没有正义就不能得民心,迟早他会自取其祸。”叔段一再挑战庄公的权威,而郑庄公却一次次忍让,难道他真相信不用自己动手上天就会惩罚叔段吗?不是的。这是因为郑庄公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把喜怒挂在脸上。更重要的是庄公知道过早动手,必遭外人议论,说他不孝不义,所以故意让叔段的阴谋继续暴露。由此可见其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权谋之深,不惜牺牲百姓而纵容亲弟。太叔在京城治理城池,囤积粮草,训练甲兵,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与母亲武姜合谋,准备里应外合,袭郑篡权。郑庄公知道了他们叛乱的日期,他派公子吕统帅二百辆战车讨伐京城。京城的人反对太叔段,太叔逃到鄢。庄公又进军鄢地,继续讨伐。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太叔逃到共国。一场叛乱平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20
话说春秋时期,郑国的老大也就是郑伯,也称郑庄公的老爹的正妻生下两个儿子,一个是郑伯一个是公子段,郑伯的妈妈生下他的时候难产,所以就不是很喜欢他,就喜爱段,想让段做郑国的国君,但是郑伯的老爹没有同意,最后还是郑伯做了国君。
但是由于老妈的宠爱,公子段渐渐的有了不臣之心,想取而代之,于是通过他的老妈一步一步的向郑伯要好处,而且跋扈。一时之间,郑国内部有二君之流言,大臣祭仲向郑伯进言,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能有二主,如果你想让位,请明言,如果不想,请早作打算。郑伯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瞧好吧!
公子段看郑伯没有反应,越发骄纵,肆无忌惮,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郑伯的底线,却不知郑伯早有准备,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掌控之中,最后被郑伯在鄢这个地方灭掉。
这就是欲擒故纵的典型,也叫做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第3个回答  2013-03-20
参考南怀瑾先生的说法:

左丘明写这段历史怎么说呢?大家也许都读过了,我们也不妨温习一下。
郑伯——郑庄公是老大,他母亲姜氏生他的时候是寤生——迷迷糊糊在昏迷中生的,作母亲的受了惊,害怕了,于是心理学问题来了,姜氏因为这次受惊,从此对庄公没有好感,始终心里不高兴。由此可知,现代研究青少年思想问题的人要注意,有许多青少年的思想,主要都是在小的时候受到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环境上每一件事,影响他们的心理很大。譬如从小贫穷的人,尤其是孤儿,他们大多容易产生偏激心理,我也曾栽培过好几个孤贫的少年,并告诉他们,穷苦出身、孤儿出身的人,最后只走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一种是他将来成功了,对于社会非常同情,他有办法时,同情别人、同情社会,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从苦难中出来的,就非常同情苦难的人。另一种人成功了,对社会非常反感,对于社会上的任何事、任何人都怀疑、都仇恨。他认为自己当年有谁同情?社会?社会上哪有公平?他心里始终反感。这两种相反的心理,同样是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至于为什么同样的原因而产生相反的结果,这又牵涉到遗传本质及教育等等问题了,如参照上文“学而不思……”这段,便可思过半矣。所以有许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办孤儿院,办得无论怎么好,孩子还是有反感。对自己的孩子骂了以后,孩子虽然生气,但过了一会儿就忘了。假如孤儿和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挨了骂,他不会生气,可是他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他天生有反感。所以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这多方面的学识,一定要注意。
讲到这里,就知道郑庄公的母亲姜氏有了心理偏见,而孩子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以后,就产生不正常的心理了。后来姜氏又生了一个孩子段——次子。在中国古代,长子是继承官位的,将来继承诸侯的当然是郑伯。中国有句老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就因为长子是继承人,而老百姓则往往喜欢年老时生的孩子。可是姜氏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告诉丈夫,希望将来由次子继承王位,但基于传统习惯是不可以的,所以后来还是由郑庄公继位做了诸侯。姜氏就要郑庄公让弟弟段到“制”这个最好的地方去做首长。而郑庄公对妈妈说,“制”这个地方并不好,是艰苦之地,没有发展的价值,既没有经济价值,又不是政治重心,把弟弟派到这样一个地方去不太好,还是换一个地方好,叫妈妈另外选一个地方,结果把弟弟封到“鄢”这个地方去。实际上“制”在当时郑国,是军事、政治上的重镇,他不敢养痈贻患,因此,郑庄公用了权术,说了一篇假仁假义的话,骗了母亲。孔子写这一段,这是说郑庄公没有用道德,而用权术。
后来,母亲姜氏和弟弟“段”要起来造反,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已经有了反叛的明显迹象,左右大臣都向郑庄公报告,郑庄公明明清楚了,但说没有问题,姑且等等看吧!意思是说,他的狐狸尾巴还没有露出来,要培养他把狐狸尾巴露出来,再处理他。这就是政治上古代奸雄权术中的一套,道德的政治,绝对不可这样。两者的差别也就在这里。尤其对亲兄弟,应该感化他,把这件事情坦然地告诉母亲来处理,不应该像培养敌人罪行那样培养他,最后母亲与弟弟通同造反,郑庄公出兵灭了这个弟弟。所以历史上有人说,曹操培养了刘备和孙权,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手段是效法郑庄公的,因此便指历史上第一个奸雄是郑庄公。
第4个回答  2013-03-21
表面意义是,郑伯郑寤生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公子段。
但是这句话说得不伦。不伦的地方就在这个“克”字上。“克”这个字本身有打败,攻陷的意思。但这几个意思都是针对生死仇敌,而郑伯和公子段却是亲生兄弟,同父同母。所以这句话这么写就暗含郑伯和自己的亲兄弟反目成仇,同胞相残的含义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