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应该降低轮胎气压吗?

如题所述

汽车百科冷知识:夏季应该降低轮胎气压吗?

轮胎压力常规调整标准:冬季压力不变,夏季压力下调,但并不适合所有用户。

关于汽车胎压的调整,一般建议都会是上述标准。然而这是忽略了绝大多数汽车用户的实际用车方式的结论,可以说家用代步汽车基本都是以两位公里数的短途通勤为主,很多车辆还是闲置的时间比用车的时间长的多。那么胎压的调整就不宜刻意降低,因为除了增加油耗以外没有任何价值。

01

胎压&温度

路面温度与胎体温度的升高会同步升高胎压,因为高温会导致空气中的各类分子运动,而且是无规则(方向)的运动。在分子动作的过程中等于「分子间隙」的扩大,说白了就是体积的膨胀,对于轮胎而言则是内部压力的升高。但是温度与胎压的升高比例是多少呢?这一问题想来是新手汽车用户普遍不了解的。

知识点:高速长途通勤的汽车轮胎温度可以达【80℃】(摄氏度)左右,以体感温度为参考这会产生严重的烫伤,成人的皮肤在60℃左右即可烫伤。由此可见“80标准”实际已经很高,空气分子运动的程度也会很大;实测在冬季和夏季连续行驶300公里不停车,轮胎压力可以增长到0.5~0.7bar之间,基数为2.5bar!

普通乘用汽车使用的「低压·子午线轮胎」的标准压力约为2.5bar左右,红线标准多为3.0bar。所以以长途通勤为主的车辆,对于温度的调整有必要降低0.2bar左右,防止长距离通勤胎压过高而增加爆胎风险!轮胎压力越高胎冠被撑起的程度就越强,说白了就是中间位置被顶起的太多而导致磨损的加快以及温度更高程度的提升,因为摩擦会产生高温。

02

短途通勤_不夸张的温度

在炎炎夏日中路面温度会有多高呢?

假设环境温度在40℃左右,以沥青路面为主的城市道路会在60℃左右。假设车辆长时间露天停放,轮胎的压力必然会随着路面温度加热胎体、胎体加热空气而升高。然而即使升高到阈值也不过能增长0.2~0.3bar,这对于轮胎而言并不会明显提升油耗和加速磨损;因为沥青路面的滚动摩擦系数本就会达到「0.12」左右,且硬度在高温环境中会下降,轮胎压力的升高与路面强度的变化是在不断“中和”的,摩擦力与磨损程度并没有什么不同,反而是降低胎压后会加大磨损与轮胎滚动阻力,油耗会明显提升。

冬季轮胎气压不宜盲目升高,最理想的标准是建议值。

原因为「热胀冷缩」!低温环境中胎压会细微的下降,但是程度充其量会是0.1bar左右。此时如果可以提升轮胎压力,那么在路面硬度只会变高的前提下,胎冠的磨损程度和轮胎噪音就都会加大;而以标准胎压为主则能在降温时合理增加摩擦系数,轮上功率损耗的降低自然等于降低油耗,同时轮胎没有那么“硬”也能提升驾乘品质以及噪音控制。

总结:轮胎气压的调整不需要刻意升高或降低,除非夏季以长途驾驶为主,或者在“火炉城市”用车也要注意。比如在火焰山(天山东部)的地表温度会接近90℃,在这个地方停车也会让轮胎变得“软绵绵”。所以特殊情况一定要特殊处理,掌握了胎压升高的极限即可自行调整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