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量化分析:如何分析人工成本的变动?

某企业2005年的人工成本为120万元,其中工资总额为60万元,社会保险费用为36万元;而该企业2000年的人工成本是24万元,其中工资总额18万元,社会保险费用2.4万元。要求(1)对该企业人工成本的变动进行分析;(2)对该企业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在人工成本中所占份额的变化进行分析。

在充分研究劳动法、会计法与税法基础上,充分研究新政要点,伯特咨询基于多方实践论证及总结认为,企业可以进行工资发放时间、发放地点、发放项目、发放途径上筹划,科学进行收入类型设计、核算与发放并进行各类税费申报,合规降低社保、公积金、个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单位客户在提升劳动效率与员工实际收入的基础上,降低薪税成本,实现多发工资的目的。
伯特咨询将企业在社保新政下的应对策略总结如下:一、调整企业的工资结构和总额;二、调整企业用工方式,考虑采用非全日制、劳务合同、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三、合理提高雇员素质,提高人效,梳理优化业务流程。
具体来看:
第一、优化业务流程,寻求新的业务合作方式。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是,企业雇佣员工,员工为企业服务。在新形势下,企业梳理工作流程,充分考虑外包、分包、众包、内包等新的合作方式。这些方式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新型合作方式的内在定义和关键区别。外包是指利用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分包是指施工承包单位或者专业分包单位(发包人)将其承揽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单位。众包是指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内包是指企业内部员工承包企业某部分工作任务或生产经营任务。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上,内包是最容易与劳动关系混淆的。
第二、调整用工方式,有效降低人工成本。过去,企业为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以劳动合同制员工为主,未来企业为轻装上阵将根据企业各岗位职责的不同,个性化的选择用工方式。除劳动合同制外,其他几项用工方式分别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民事雇佣。
第三、调整工资结构,合理降低人工成本。 在利润率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很难接受人工成本的增长;为了合理合规的降低人工成本,必然调整员工工资结构。如何适当的调整工资结构既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又能规避法律风险,最后还能有效激励员工,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由于,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工资结构,在此不一一详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1
人工成本变动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为工资、奖金、福利等
间接成本为招聘成本、培训成本、流失等多方面的成本。
第2个回答  2013-04-09
对比分析,首先比较下工资总额和社保分别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指出变化,然后详细说明另外的人工成本分别哪些,对应的金额是多少,占比是多少,再分析说明产生的原因,最后后面再加上一些改进建议
第3个回答  2013-04-17
人工成本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核算方法,而现代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运用核算是人月劳动率的核算了。
第4个回答  2013-04-11
这个问题就是要依靠数据来找原因了:
1、该企业人工成本的变动分析,人工成本增加了96万,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什么,一班情况下增加的原因无非就是人员数量的增加与人均工资的增加,社保支出增加的原因就是人数的增加与缴费基数的增加导致的。
2、占比:2005年工资占总成本的50%,2000年占75%,说明人工成本中,工资占比在逐渐降低,其它支出的占比在不断的加大;社保支出2005占比为30%,2000年为10%,社保支出在不断的增大;
3、其它成本支出,2000年占总成本的15%,2005年占20%,这就说明随着企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人工成本中工资的比重在不断的降低,而社保及其它一些隐性的成本在不断的增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