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是谁写的,出自那里?

如题所述

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扩展资料:

出处: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创作的一部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全剧共四十二出,叙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即《赵贞女蔡二郎》),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

据记载,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

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全剧典雅,完整,生动,浓郁,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17
是本,我本将心向明月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七言绝句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

追溯前缘:
《封神演义》第十九回,“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乃妲己因爱伯邑考,为所拒绝,故发此言。“照”一作“满”。

元.高明《琵琶记》: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简单的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就是本来我一心向明月的,但是呢明月没有照我却照满沟渠。喻自己很喜欢/很想做的事没有得/做到,更无奈的是自己喜欢/想做到的人/事物却做的更不好,

比如我本来很喜欢一个女孩子,无奈他喜欢的不是我而是比我更差的一个,

本来我想做个好人的,但结果呢,我不用做什么就比别人好,因为别人太差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王风》集中,题为《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黍离》全诗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5-13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七言绝句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

追溯前缘:
《封神演义》第十九回,“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乃妲己因爱伯邑考,为所拒绝,故发此言。“照”一作“满”。

元.高明《琵琶记》: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简单的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就是本来我一心向明月的,但是呢明月没有照我却照满沟渠。喻自己很喜欢/很想做的事没有得/做到,更无奈的是自己喜欢/想做到的人/事物却做的更不好,

比如我本来很喜欢一个女孩子,无奈他喜欢的不是我而是比我更差的一个,

本来我想做个好人的,但结果呢,我不用做什么就比别人好,因为别人太差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王风》集中,题为《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黍离》全诗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俗称小米;离离:茂盛的样子;稷:高梁。

(2)行迈:远行;靡靡:迟迟,行走缓慢;摇摇:忧苦不安。

(3)知我者:了解我的心情的;谓我何求:认为我久留不去,有什么要求。

(4)“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意思是:渺茫的苍天啊,造成这个后果的到底是谁呢?

(5)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压抑不能喘息
第3个回答  2008-05-13
转载 小小猪xl 的答案
《天下无贼》中黎叔一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让多少人感慨!根据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这两句话的出处做一番考据!以供参考!

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

详解:
第15106页,最后一行,“曼殊和尚诗,余向嫌其妖冶。然佳处自不可没,七绝佳句,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咏馨按:此一段句读多误,应为“曼殊和尚诗,余向嫌其妖冶。然佳处自不可没,七绝佳句,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

注:曼殊和尚——苏曼殊也,(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代表作有《断鸿零雁记》及《碎簪记》。翻译过拜伦、雨果等人作品。曾三次出家。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另,元.高明《琵琶记》: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另,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第4个回答  2008-05-15
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