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民居的特点?

如题所述

1、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

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2、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

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

3、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

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4、上海民居

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外滩的马路一侧,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巍峨大厦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风采。同样,上海的近代住宅建筑也可谓洋洋大观、多姿多彩。

说到上海的民居,自然就想到石库门,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中国普通邮票第23组《中国民居》中的上海民居图案采用的就是石库门建筑。

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19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承重砖墙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故称“石库门”。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5、潮汕民居

潮式古民居,它源于中原古风,吸收了北派风格,结合地方的环境、天象,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四合院的改进型的下山虎式、四点金式、驷马拖车式等组合的村落。

它抗台风,防地震,形式美观而又坚固耐用。下山虎式是一种独家小院式,它适应中小型家庭。它是由大厅、两大房、两小房、天井、门楼仔等组成,一般有一口井,它是一套居住条件基本完备的小院落。

四点金式是由下山虎进化而来,规格比下山虎高,如下山虎中厅一般不超过十五瓦槽,房间不超过十瓦槽,四点金则都不小于此。除中轴线大厅、天井、门楼,大厅两侧有大房,大房前有过水(一般为灶间),天井两边有对称两小厅,俗称东西厅仔或南北厅仔。

门楼两侧有两厢房,有侧门两个或四个通两花巷,如单花巷都俗称单片剑,两花巷为双片剑,主人多为人口较多或较殷实人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民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9

1、晋中居民的一大特色是单坡屋顶,墙体就是屋脊的高度。其次是院落纵深,即南北长,东西窄。晋中民居建筑,以四合院居多,一般为砖木结构,砖墙上多为清一色的青砖,墙体厚实,院落中也多用青砖铺地。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地域辽阔,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民居的屋盖多用土胚拱券,以满足夏季隔热冬季防寒的要求。

3、湖南民居多为木造和石造,适应环境,既给人留下质朴纯洁的印象,又很好的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这些民居作为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蕴含着传统的居住文化和精神,是非常珍贵的存在,不能丢弃。

4、江南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与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都是封闭式院落,但相对紧凑一些。住宅的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房子是用来接待客人和举行典礼的大厅,后面院内都有二层小楼。为了通风采光,院墙上都开有漏窗,而且房屋也前后开窗。

5、西北民居最具特色的西北民居为因地制宜、利用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建造的独特住宅——窑洞。窑洞依其外形可分为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窑洞、下沉式窑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6

1、堂屋与土楼

这是我国南方地区以前最为常见的民居建筑类型了,南方一些地区的住宅都是比较紧凑的,很多都是以四合院形式的面貌呈现出来,其中最为有特色的就是中心的堂屋了。这种建筑外观非常的方正,而且也没有过多的装饰,以前在南方地区分布的很广泛。

福建闽南的土楼也是也是南方建筑的一种典型代表,因它具有坚固性、封闭性、和冬暖夏凉的特点,所以它也是客家人最为喜爱的居住建筑。

2、窑洞

窑洞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使用的比较多,特别是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地使用的最为广泛。在以前当地的居民都会在天然的土壁上开凿取洞,而且会把数个洞相连接起来,然后在里面用石砖加砌,就这样一个完整的窑洞就建造出来了,它具有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等特点。

窑洞在以前的北方使用的比较多,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非常的快,很多人都开始慢慢富裕起来了,所以有一些人已经开始离开窑洞,出来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

3、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固有的居住房屋,它外面是用羊毛毡包在简单的木骨架上,平面和屋顶都做成圆形。材料都做成装配式的部件,可以随意拆卸和安装,轻便灵活。蒙古包正中置火炉,烟囱伸出包顶,炉四周为坐卧处。墙壁用木条编成类似篱笆墙的围栏。

4、藏族碉房

处于防御上原因,藏族民居以乱石垒砌,高有三四层,因外观像碉堡得名“碉房”。其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较简洁,一般多为方形或曲尺形。因处于山地,故占地较小而向空间发展。

5、四合院

四合院四方四正,里面内含一个“井”字格局,对称、稳定、端庄、严肃。在四合院中,北屋是最适合人住的,但会客祭祀的厅堂都设在北屋。东西厢房和倒座、后堂真正居住人。

这说明中国人把理性放在实用功能之上。越是格局讲究的民居越是体现这一点。四合院内院由二门起到正房止,常有游廊围绕。游廊不仅遮雨,而且是院庭产生了回合。大门一般设在左前端,进门即是照壁,院内幽深寂静,外人看不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

中国民居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中国民居具有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6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2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