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事件经过

如题所述

2013年8月15日,上证指数收于2081点。

2013年8月16日,上证指数以2075点低开,到上午11点为止,上证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

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多只权重股瞬间出现巨额买单。大批权重股瞬间被一两个大单拉升之后,又跟着涌现出大批巨额买单,带动了整个股指和其它股票的上涨,以致多达59只权重股瞬间封涨停。指数的第一波拉升主要发生在11点05分到11点08分之间,然后出现阶段性的回落。

2013年8月16日11点15分起,上证指数开始第二波拉升,这一次最高摸到2198点,在11点30分收盘时收于2149点。

2013年8月16日11点29分,上午的A股暴涨,源于光大证券自营盘70亿的乌龙指。

2013年8月16日下午13点,光大证券公告称因重要事项未公告,临时停牌。

2013年8月16日13点16分,光大证券董秘梅键表示,自营盘70亿元乌龙纯属子虚乌有。

2013年8月16日13点22分左右,有媒体连续拨打光大证券多名高管电话,均显示关机或未接通。

2013年8月16日14点23分左右,光大证券发布公告,承认套利系统出现问题,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有传闻称光大证券方面,下单230亿,成交72亿,涉及150多只股票。就此,市场一度怀疑乌龙事件操作者为光大证券葛新元的量化投资团队。事发时葛新元在外,不久即辟谣称事件和光大富尊葛新元团队没有任何关系。

2013年8月16日14点55分,光大证券官网一度登陆不能,或因短时间内浏览量过大以致崩溃。

2013年8月16日15点整,上交所官方微博称,今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交易将进入正常清算交收环节。

2013年8月16日16点27分左右,中国证监会通气会上表示,“上证综指瞬间上涨596%,主要原因是光大证券自营账户大额买入。”“目前上交所和上海证监局正抓紧对光大证券异常交易的原因展开调查。”

2014年2月19日,光大证券原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诉证监会一案已被法院正式受理。

2014年8月5日,包巨芬等投资者诉光大证券内幕交易责任纠纷一案在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持续至近18:00,在最后阶段,审判长认为控辩双方都存在责任,建议庭外调解,如调解不成再择日宣判。

2014年12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驳回杨剑波诉讼请求,杨剑波当庭表示上诉。

2015年10月7日晚间,光大证券发出提示性公告称,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支持或部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一审判决,该公司将依法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原告律师团队还梳理了多达171只个股在内的索赔股票清单。

2015年12月24日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郭志刚等57人分别起诉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涉及“816事件”民事赔偿纠纷案做出判决,令光大证券共计赔偿原告损失425万元人民币。

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事件影响

近日,新三板某账号26秒亏掉近400万,没有涨跌幅限制的新三板再次发生“乌龙指”惨剧。

“买错了,就是小数点忘记了。”3月10日,记者独家联系到了此次宁波水表乌龙指事件的当事人方仁杰。对于此次错误交易造成的巨额亏损,方仁杰也显得十分无奈,“哎,不要讲这个事情了,我在谈事情,谢谢关心。”

3月10日,全国股转系统官方微信号也针对此次交易给出了调查结果,证实“此次异常价格成交系投资者误操作所致”。

此前一天的3月9日上午10时58分左右,宁波水表在26秒钟的时间内突然出现两笔1970元/股的协议成交,每次分别成交1000股,合计成交394万元,振幅高达890187%。

两笔天价成交后,宁波水表股价始终围绕在20元价格左右波动。

“事件发生后,全国股转公司第一时间问询了主办券商营业部,营业部确认上述异常交易系投资者误将买入价格1970元操作为1970元所致。由于成交价格较前收盘价变动幅度超过50%,相关交易情况纳入了转让公开信息,于9日收盘后向市场公开了买卖双方基本信息。”股转系统表示。

根据转让公开信息显示,申报买入2000股宁波水表的账户,来自中信建投证券郴州解放路证券营业部方仁杰的个人账户。

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按照依法制定的交易规则进行的交易,不得改变其交易结果。”股转系统表示,买卖双方如对交易结果有争议,可通过友好协商或司法途径解决。

根据披露的交易信息,此次可谓“天上掉馅饼”捡漏得逞的分别是来自方正证券株洲新华路证券营业部的杨美莲和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人民南路证券营业部的杨华。按照每股1970元每股的交易价格计算,每人净赚近200万元。

针对此次事件,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也提醒,参与新三板市场的广大投资者应仔细了解相关业务制度,审慎投资,谨慎操作。全国股转公司也将从制度和技术层面研究优化协议交易方式,防范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是怎么回事,我不懂股票,看不懂

2013年8月16日上午的乌龙事件中共下单230亿,成交72亿,涉及150多只股票。按照8月16日的收盘价,上述交易的当日盯市损失约为194亿元。此次乌龙事件后,将对光大证券8月业绩产生巨大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光大证券7月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净利润045亿元。8月16日,中金所盘后持仓数据显示,光大期货席位大幅增空7023手,减多50手,涉及金额达48亿左右。

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06分左右,上证指数瞬间飙升逾100点,最高冲至219885点。沪深300成分股中,总共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且全部集中在上海交易所市场。其中沪深300权重比例位居前二的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均瞬间触及涨停。从立时冲击涨停的71只股票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交运设备、公用事业等低估值、高股息率板块,其中22只金融股触及涨停。需注意的是,沪市银行板块中,除建设银行未触及涨停外,其余均碰及涨停。事件发生后,南方基金、泰达宏利基金、申万菱信基金纷纷表示对自己旗下基金持有的光大证券股票估值进行下调,下调幅度超过10%。光大证券18日发布公告,详细披露“8·16”事件过程及原因,称当日盯市损失约为1.94亿元人民币,并可能因此事件面临监管部门的警示或处罚,公司将全面检讨交易系统管理。2014年3月24日,光大证券发布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由此拉开“816事件”最动荡人事变动的一角。

光大证券聘任胡世明担任董秘,前董秘梅键(“816”事件后不再担任董秘职务)被调去担任总裁助理分管后勤办公室;徐丽峰担任投行总监;香港分公司陈宏兼任经纪业务总经理;成立个股期权业务部、战略发展部两个部门;此外,信息技术部、金融市场总部、多地营业部、投行构架均出现大调整,涉及数十个核心业务部门及分支结构负责人。

自“光大乌龙指”事件爆发后,原总裁徐浩明引咎辞职。光大证券党委书记薛峰任总裁,其在2009年担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办公厅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后在2010年挂职荆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值得一提的是,长江证券董事长杨泽柱曾在2000年任荆门市副市长。

一般股民在出现乌龙指的时候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解答

乌龙事件知多少

啥叫“乌龙指”

股票中的“乌龙指”是指股票交易员、操盘手、股民等在交易的时候,不小心敲错了价格、数量、买卖方向等事件的统称。历史上曾出现了多起“乌龙指”交易,这些“乌龙指”使得有人赚了大钱,也使得有人血本全无。

历史上的“乌龙指”

日本瑞德证券“乌龙指”

2005年12月8日,瑞穗证券交易员在对在东证新上市的人才服务公司J-Com下单时,误把“1株61万日元”输入为“61万株1日元”,在1分25秒后发现错误时,瑞穗交易员登录东证系统,几次尝试取消都未成功,之后不到8分钟时间内交易全部达成,瑞穗出现巨大损失。瑞穗证券因此要求东证赔偿400多亿日元。

2009年12月4日,由于东京证券交易所系统出现问题使股票下单出错后无法取消造成巨额损失,东京地方法院判决东证赔偿瑞穗证券107亿日元(1美元约合88日元)。

美交易员“乌龙指”

道指暴跌千点

2010年,彭博通讯社、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等财经媒体曾报道,根据多个消息来源,在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6日下午2时47分左右,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敲错了一个字母,将百万误打成十亿,导致道琼斯指数突然出现千点的暴跌。

海尔认沽“乌龙指” 股民820元变56万

2007年3月8日,南京一股民以1厘钱的价格买到收盘价近070元的海尔认沽权证,资金瞬间从820元变56万,一天炒出了700倍的收益!

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327品种是对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称,是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

万国证券在劫难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15130元收盘价平仓,万国亏16亿元。第二天,万国证券发生挤兑。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

都说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一个地球。在中国的市场,给我20亿资金,26秒就可以办成,可以撬动一个寂静的大市场!现在你我都不得不相信这确实是一个事实!

无独有偶,光大初生牛犊不怕虎,摊上了这次的事情!期货空头爆仓60亿,多头追进的套死一大片!这或者也侧面反应了一个市场的成熟度,不成熟的中国市场还需要大风大浪,不经历风雨,无法见彩虹!

回归事实

16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告称,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似乎表明套利交易乌龙为系统问题所致,不存在人为过失。

知情人士则透露,把买入股票数量由万股误操作成万手,只是导致市场异动的表面原因,其实背后还有更大乌龙,这笔套利交易并不是光大证券的真心操作。

真实的情况是,8月16日上午11时许,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对其内部台湾团队开发的投资模型进行测试。由于忽视了测试环境为实盘交易系统,加之测试时,把拟买入3000万股误搞成3000万手。

“该部门的交易团队成员由来自台湾的人士组成。由于大陆股市和台湾市场每笔股票交易数量单位差异,光大证券原本模拟测试交易变成实盘买卖,实际交易数量被无形放大100倍。”知情人士如此描述乌龙产生的真实原因。

具体情况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拟购买3000万股50ETF,每份约164元,错下单为3000万手,此举引发ETF基金自动购买成分蓝筹股及其他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迅速跟进,银行石油等大蓝筹瞬时涨停,指数旋即大涨。

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模拟交易测试下单金额230亿,实际成交72亿。涉及股票150多只。这一结论已被公司写进上报证监会的自查报告。

静待谁来为这次时间买单吧……

借花献佛,再次晓看市场:

第一,午后市场回落,光大这票干得真是太棒了。试想哪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能被一家券商搞死搞活?而且散户在这一事件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这也正好显露出,T+0制度的重要性。否子机构永远能够通过期指、融券进行实际T+0,而散户只能看着高位砸下来的A股默默流泪。现在就看谁来为这件事儿买单了,光大这么一搞,券商业内估计要得罪不少人,早盘爆仓的空头66亿,午后套牢的多头数量也不会小,一堆损失惨重的投资者如果起诉光大证券,可能当年国债期货事件时的惨剧又要上演了,加上今天股指交割日,光大连带着中金一起坑了,所谓坑爹货也不过如此了吧。今天不少券商开始建议严办、并且交易作废——就跟上次国债期货的结局一样。但是这种处罚结果未免打耳光,就看最终是谁来为市场的闹剧买单。

第二,要是纯从技术上看,那么今天的走势就算是歇菜,超长上影线,加上中小板创业板的破位下行,这是假的黑色周五碰上了真的黑色周五,下周估计市场还是要在弱市中寻求修复,再跌一跌的概率也不小,这样一搞,周二的长阳突破就显得即多余也没有意义,特别是周五暴走之后,市场人气短时间难以恢复,多头高位套牢盘将成为未来长期难以逾越的障碍。光大这次事件一搞,反弹情绪基本上被耗光了,市场的犹豫不决会进一步加剧,未来一周向下调整的幅度预计会很大,如果监管层有点责任感,那么周末就该放点利好出来托市。否则下周恐怕就是血雨腥风的走势了。

总的来说,今天真的是很戏剧性,A股至今没遇到过这种走势,并且直接暴露出了市场的软肋和亟待改革的方向。这下我们不用光将目光聚在IPO了,交易机制上的可改革空间仍然是巨大的。未来等待市场的气温吧。个股方面,大跌之后意味着会有报复性反弹,未来一周,市场加速调整的概率很大,但是同时,今天不少强势股逆势拉升,反映了资金对于部分个股的高度关注。

路漫漫而修远兮……

本人空间有介绍

专家分析TCL李东生“乌龙指”事件:涉嫌操纵股价 或难逃监管层处罚

普通投资者获得赔偿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撑。罚款肯定要,但赔偿看怎么界定。如果是股指期货强行平仓,那肯定是直接由光大造成的。但有些是投资者看到这个走势,主动平仓或其他操作导致损失的该如何赔偿,这个都没有相关规定。

光大证券一指乌龙,引无数买盘跟风,这可能也正反映了市场上压抑已久的做多热情。而这也源于7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后,不少机构略感心安。

分析指出,经济企稳向好的持续性待考,趋势性机会需要8月数据的验证。基于此,长城基金投研人士认为,短期市场还是以持续震荡为主要格局,“股市不宜过度悲观,但也很难大幅度反弹。”

扩展资料

乌龙指事件在成交量大时,会造成股价瞬间的急剧波动;而市场上有些股价的瞬间急剧波动,比如一只股价正常的股票,突然下跌五个点甚至更多,然后迅速拉回,这也可能是“老鼠仓”。

印度股市现“乌龙指” 交易系统出问题致短时间暴跌。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和欧泰克水泥公司股价1日在印度股市收市前半小时突然暴跌10%,随后一两分钟内收复失地。

国家证券交易所称将调查这次股价下跌原因。由于一家经纪公司交易员操作失误,印度股市2009年10月5日“闪电崩盘”,迫使国家证券交易所交易暂停15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龙指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拷问闹剧:股市“乌龙指”背后的利益线

"光大乌龙指"内幕交易案落幕结果是什么?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2日回应其“乌龙指”事件称,在得知因委托的交易员误操作在其账户已卖出公司股票500万股后,从还原事情的真相、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维护高管诚信原则考虑,决定在市场买回500万股,还原交易前现状,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称系委托人员误操作

9月1日,TCL 科技 发布公告称,TCL 科技 董事长李东生委托的交易服务人员因证券代码输入错误导致误操作,于当日下午13点03分,卖出TCL 科技 股票500万股,成交金额359098万元;该交易服务人员于当日下午14点48分买回述500万股公司股票,成交金额357647万元。

   

2日,李东生再发补充说明称,昨天(1日)下午开市不久,得知因其委托的交易员误操作,其的账户已卖出公司股票500万股。李东生表示,其当即要求董秘咨询了律师,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的意见,了解到这项操作是违规的,但如果当即买回又会构成另一项违规。

“如何处置应由我本人作出决定。我从还原事情的真相,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维护高管诚信原则考虑,决定在市场买回500万股,还原交易前现状,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李东生称。

   

根据TCL 科技 公告,李东生表示,将本次误操作所产生收益归公司所有,所产生的交易税费由其本人承担,并接受因误操作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为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已收回账户管理权,由本人自主管理。

分析称有两点涉嫌违规

“虽然李东生表态将相关收益交给公司,同时公告表达了歉意,但仍可能会遭到监管部门的调查并处罚,”许峰称,“李东生是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其短线交易行为比较为普通的人违规产生的恶性更大,影响更坏,监管部门应该有自己适当的态度。”

TCL 科技 在公告中表示,上述交易行为客观上违反了《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等法规关于短线交易的规定。经公司核查,该笔短线交易行为不存在因获悉内幕信息而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况,亦不存在利用短线交易谋求利益的目的。​​​

昨天(10月27日)下午举行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历时四年的“光大乌龙指”内幕交易终于有了结果。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最高人民法院近期裁定,驳回光大证券内幕交易案当事人之一杨剑波提起的再审申请。这意味着“光大乌龙指”内幕交易案历时四年,正式落槌。

2013年8月16日11时05分,光大证券在进行ETF申赎套利交易时,因策略交易系统程序错误,造成以234亿元的巨量资金申购180ETF成分股,实际成交727亿元,引发市场剧烈波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事发后,证监会启动调查。经查,光大证券在当日13时开市后至14时22分,在未向社会公告相关情况的情形下,卖出股指期货空头合约IF1309、IF1312共计6240张,合约价值438亿元;卖出180ETF共计263亿份,价值135亿元;卖出50ETF共计689亿份,价值128亿元。

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在进行ETF套利交易时,因程序错误,其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统以234亿元的巨量资金申购180ETF成分股,实际成交727亿元”为内幕信息,光大证券是内幕信息知情人,在上述内幕信息公开前进行股指期货和ETF交易构成内幕交易,违法所得金额巨大,情节极其严重。

也正是如此,证监会经查给予最严厉的处罚决定:没收光大证券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罚没款共计523亿元;对包括杨剑波在内的四名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警告,处以60万元罚款,并采取终身证券、期货市场禁入措施。杨剑波随后将证监会告上法庭。

据了解,此案一审、二审及再审听证均围绕本案的错单交易信息是否构成内幕信息、信息是否已在光大证券交易前公开、光大证券的交易是否构成内幕交易的豁免情形以及处罚幅度等问题展开。证监会在庭审过程中向法院充分说明了案件事实、相关证据与法律逻辑,在经过法院的严格审查后,最终得到了司法的认可。

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坚定推进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对危害市场秩序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精准打击,从严惩治,筑起风险防范的底线,更好地服务保障金融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此案再次表明,对扰乱市场、破坏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证监会绝不手软,严厉惩处,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