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有什么习俗

如题所述

辽西西部主要指朝阳市、阜新市等地区。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其 生活习惯和人生礼俗,颇具特色。

·民居·

  蒙古族在游牧时期,主要居住在毡房里,俗称“蒙古包”,它设计简单, 但却合理、实用。到了半农半牧和全农区,房屋建筑已从土房向石头房、海 青房发展,建筑结构日趋完善,形成了定居的村落。

  解放前,房屋建筑上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别,王公贵族的住房,上房、 厢房都是七间;王爷的近亲、长辈为五间;一般台吉为三间。受封的亲王、 郡王、贝子、贝勒、镇国公、辅国公、图士勒格其(协理)的住房,均为“滚 龙”瓦顶。旗扎萨克任命的梅林、章京、百岱等一般台吉,住房均为“鱼鳞” 瓦。一般平民百姓,即使很富裕,若无官职,也只能建三间正房,间量不足 可以在正房两侧续建耳房。房屋建筑上表现出的严格的等级界限,不能任意 更改,否则,就以“僭越”论处。在房屋的建筑上,非常忌讳偶数问量的房 屋,如认为四六间形式会导致后代不成材,说是“四六不成材”。住房多为 坐北朝南,既防猛烈的西北风,又可使房内采光充足。房间次第以西为大, 习惯上尊西为上,最东的那间做厨房,右起锅台,做饭并暖炕。窗户都是木 制格子大窗,里面用纸糊。

住室在西间,习惯上在南面和西面靠墙处砌炕,俗称“弯子炕”。人口多的,可在南、西、北三面都砌上炕,俗称“钱褡子炕”。一般是长辈住南 炕,晚辈住北炕。五间房者,东间为子媳住室。平民的三间房南炕西头为尊。 来了客人,让坐或留宿都是在西问南炕,表示尊重。睡觉时要头北足南,枕 头临近炕边,脚抵窗户。

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民间仍沿用
传统的设计习惯,以西问为大,东面为小间,南面靠墙处搭炕。现今农村多 为三间或五间正房,结构上也有所变化,多以砖石土木构筑,俗称、海青房”。 近几年来,许多外地的建房形式被引入,如北京平房和“青年平房”等,房 内的设计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饮食·

  现今的辽西西部蒙古族,由于生产上农牧结合,以农业为主,饮食习惯 与过去已大不相同。主食以谷物为主,而将牛羊肉和各种蔬菜烹制成各式炒 菜为副食,形成具有地区特点的珍馐美馔有“粘豆包”、“蒙古馅饼”、“牛 犊子汤”、“肉粥”等。

  粘豆包是本地区蒙古族群众非常喜爱的食品。它以黍米面做外皮,放以 豇豆或红小豆为馅,包成球状,上锅蒸熟,趁热沾以荤油、红、白糖等食用。 春节前,蒙古族农户一次要集中蒸制很多粘豆包,做熟放入大盆或大缸中储 存。在正月里,每日蒸热豆包当早餐,一直吃到正月过后。有些人家可吃到 农历二月末。

  蒙古馅饼是蒙古族农牧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独创出来的、具有鲜明民 族特点的食品。它以养麦、小麦、糜子等农作物的面粉为面料,将各种菜、 肉切成细未和好,加入佐料,制成馅。把馅包干面片中再拍成圆饼,放入热 锅中烙制,烙热后,再用油煎熟食用。它以色、香、味、形俱佳,制法精细 而享有盛名。曾有人为蒙古馅饼写下了一首形象而又诙谐的小诗:
  
皮薄如纸可见馅, 香胜乳饼不腻人; 蒙古馅饼独一味, 汉兄食后笑吟吟。
蒙古馅饼现已成为招待宾客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食品。 “牛犊子汤”,也称芝麻汤。当家中所养的母牛生犊时,全家为表示喜庆和祝愿六畜兴旺而吃芝麻汤,“牛犊子汤”由此而得名。一般做法是将和 成的养麦面擀切成小方块,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再将芝麻酱和水烧成浓汤, 加入面片搅匀食用。

  茶,是蒙古族人喜爱的一种饮品。本地区蒙古族饮用红茶,也称“清饮”, 它不同于牧区蒙古族喝奶茶是为了摄取营养,而是为了助消化、消除疲劳和 暑热等。有些喝早茶习惯的人,每天清晨起床后,不吃饭也要先烧水沏茶。 更多的蒙古族人是饭后喝、来客人喝、晚间喝。本地区蒙古人有“舍茶叶而 不舍茶水”的习俗,即主人已泡好的茶水,不能分给别人喝,以茶待客,必 须重新沏,且盛满茶杯,以示尊敬;饮红茶已是该地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是一种生活享受。

·丧葬·

  蒙古族的葬俗与社会历史发展相适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 葬式曾有过石葬、风葬、深葬、火葬和土葬等。解放后,辽西西部蒙古族对 死者一般多实行土葬。

寿终正寝者逝于炕上,要用白方布遮住面部,过七炷香后,按季节穿上“寿衣”;晚辈在逝者头前放上供桌,摆好供果,跪地叩头,然后给逝者洗 手净面,将遗体从窗户抬出,殓入木棺。根据亡者家庭经济状况和季节条件, 可停灵三至七天,但大都在当天出殡。蒙古族人有守灵的礼节,但无戴孝的 规矩。治丧期间,死者的家人亲友,不穿艳丽的服装,不向外人请安问好, 也不接受他人的请安问好,不嬉笑打闹。如遇春节,则不贴对联、年画,即 使张贴,也要用蓝色纸张。
在院中停灵时,为年纪大的亡人祭奠的果品,外人可一抢而光,分给儿
童食用,以祈增寿。相反,对中青年死者的供品,则无人索取。有的行善人 家,为老人治丧,还有舍饭的风俗。

出殡时,死者长子承担灵柩辕驾,如无长子,可由次子承担,无子者可由晚辈男性至亲担任。灵柩运到坟地放入坟穴中,填上稍高于地面。三天后, 再添上圆坟,形成一个较大较高的土坟墓。

  丧葬中还要烧纸钱,祭果品、白酒等物品,以示让亡灵享用。每逢死者 的“五七”、“百日”、“周年”之日亏儿女子孙亲友要去墓前祭把,以示 对先人的哀思。每年清明节要扫墓添坟,以示后继有人。

·祭祀·

  在蒙古族的祭把活动中,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也叫作“鄂博”,是 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

  祭敖包习俗始于蒙古族信仰佛教之前,由于人们对天地的敬重,逐渐演 变成为祭天祭地的祭祀活动,可是人们又无法找到天地神的偶像,于是便堆 敖包以示象征,从而敖包就成了崇拜物。

  祭敖包的时间,在西部蒙古族各地区有所不同,时间不固定。祭敖包时, 先在敖包上插一树枝或纸旗,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花布条,纸旗上写经文。
  
仪式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和玉祭四种。 血祭是在敖包前,用宰杀的牛、羊进行供奉,以示报答天地神灵赏赐给人们牛羊。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祈求天地给人以平安和 幸福。火祭是在敖包前燃烧一堆火,将供品投到火中,人们向火堆叩拜,祈 求天地赐予人间欢乐和平。玉祭是古代人们把最心爱的昂贵玉器拿出来当供 品祭敖包,以示虔诚。
  祭敖包有一定的仪式,其中包括大家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并叩拜 等。礼仪结束后,举行欢宴,大家用供品会餐一顿,高兴之余举行传统的赛 马、射箭、摔跤、歌舞等盛大的那达慕活动。
  
养活孩子捆起来

  东北有给孩子睡悠车的民间风俗。悠车也叫邮车子、腰车子、晃车子等, 其实就是摇篮。悠车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选择和使用悠车 上,也各有特色。辽西西部民间百姓家,给孩子主要是睡“摇车”。

  摇车最早产生在我国东北狩猎民族中。据《东蒙风俗志》记载,蒙古族、 满族、赫哲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先民们,当外出狩猎时,就 把用兽皮做成的摇车吊在大树权上,让自己的孩子在里面睡觉,以防止野兽 的侵袭。据公元。1240 年成书的《蒙古秘史》中记载:“贴木真九岁,拙赤 哈撒儿七岁,合赤温额勒赤五岁,贴木格斡惕赤斤三岁,贴木伦女方在摇车 中也。”这里所说的摇车已是进步化了的育儿工具,蒙古等游牧民族走出森 林,来到草原,把原来吊起来的摇车改为左右摇晃的摇车了。

  辽西西部使用的是木制摇车,选料非常讲究,一般选用结籽多的树木为 料,如榆木、松木等。不过,也有人专用柳木做摇车,因为柳与留的音相近, 希望孩子平安长大,留在世上。还有人用雷击木做摇车,据说雷击过的东西, 恶魔不存,这样的摇车可以避邪,孩子能够平安长寿。

  摇车一般用一块整木做成、长约三尺,宽约一尺左右,厚一寸多,正面 较平,背面为“凸”型,这样左右摇晃省力。摇车的顶部上面是半圆柱形的 挡风布,用细木支撑,两端插入木板里。挡风布多为红布,上面挂有古铜钱、 小镜子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木板两边钻有四五个木洞,用来穿布带固定孩子。

  摇车上面要放“炕口袋”,炕口袋起褥子的作用。它的大小与摇车大致 相同,里面装荞麦皮或其他谷物壳等。荞麦皮做的炕口袋吸水性强,透气好, 易保温,方便实用,颇受欢迎。在炕口袋的上面放一块尿布,将婴儿放在上 面,把婴儿的胳膊、腿、膝盖和脚脖子用布带子捆绑起来,即可摇晃婴儿入 睡了。

西部民间还流传着借摇车的风俗。某家有了婴儿,没有摇车使用,往往向日子过得“红火”或子女双全、孩子长得俊俏人家借播车。有时还会出现 两家婴儿合用一个摇车的现象。”

婴儿在褪褓期一般都睡摇车,长辈们认为:睡摇车的婴儿睡得舒但,有安全感,长大胆子大;摇车一晃动,苍蝇、蚊虫就会飞开,孩子受罪少。另 外,睡摇车的婴儿,不易出现大后脑勺,更少有“O”型腿。所以,辽西西部 女人常说:“睡摇车的孩子,长大了漂亮,结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4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第2个回答  2013-03-13
辽西西部主要指朝阳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