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宗教的角度剖析一下“优越感”这个东西

比方说,优越感的坏处,优越感的成因,人为什么会满足于优越感,等等。
十分感谢

阿弥陀佛!所谓的优越感是一种变相的我慢之习。我慢之习一旦生起,就很难以平等之心待人处事,更是修行的大障碍。几乎所有凡夫都不喜欢对自己表现出优越感的人,故而优越感就是将人我隔离的屏障。优越感容易让人架到空中,自我陶醉,遇到外境之风,容易摧折。不能如同柔顺之水一般,虽然居于低洼之处,然而能随缘而流,汇入大江河海。放下我之慢,即拥有不生不灭。
优越感的根本成因还在于根本无明导致的我执,以为有一个我可以执着,有一个他人可以对立。以为我的优秀,优越于他。故而产生盲目的迷恋贪著自我。
人因为无明皆执着这个梦幻颠倒之“我”,以为真实,无量的劫的习气所染,贪爱顺爱之境,厌离逆恶之境,故而易染慢习和优越之感。只有以智慧之光普照熏习,才能逐渐放下自我,远离我慢之习,回归本然。追问

非常非常感谢,我还有这样一个困惑,恳请您指点迷津:
一个人被骗是因为他不认识骗子,假如他能看穿骗术,自然不会上当。
过去我一直都把优越感当作人最大的享受,即便到现在也不能理解我慢是人的一大烦恼,虽然我相信佛陀绝不会妄语,可是我现在真的没有智慧识破它。

再次道谢,阿弥陀佛

追答

阿弥陀佛!随喜师兄的善根!
师兄,其实,我们每个凡夫都是有我慢之习的,只是或多或少罢了!这是我们无量劫迷惑颠倒,认幻为实的余习,是修行人的大障碍之一。
从一个角度来说,我慢就是执着于自己的看法、感觉和感受,一旦执着于这些,就无法看破它的虚妄性、颠倒性,不能真正的舍妄而归真。就会一直陷在这些虚假的感觉感受之中,纠缠往复,不能在修行路上前行。甚至我慢严重者,总是认为我最厉害,我的看法是最对的,最合理的,其他人都不行,甚至连诸贤圣都不放在眼里,从此以后,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因为我慢之障,再无法汲取法的营养,不能成就自己的修行,反而会逐渐退堕,更会造无量的身口意恶业。所谓:我慢高山,不存德水。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对于修行人来讲,每一个凡夫,哪怕再一无是处,也可以成就我们,只要我们懂得如何观照,如何反思。一切的凡夫都在规律之中,我们若是能通过这些现象发现这些规律,然后返照我们自身自心,就如同借镜正身一般,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老师,都是我们的佛菩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4
在佛教看来。优越感等于傲慢心。又叫我慢。是修行的大忌。
属于21心结中的(慢心结)。
--------------------------
《增一阿含经》
(节选)
其有众生以二十一结染著心者。当观彼人必堕恶趣。不生善处。云何为二十一结。
瞋心结.恚害心结.睡眠心结.调戏心结.疑是心结.怒为心结.
忌为心结.恼为心结.疾为心结.憎为心结。无惭心结.无愧心结.
幻为心结.奸为心结.伪为心结.诤为心结.憍为心结.慢为心结。
妒为心结.增上慢为心结.贪为心结。
诸比丘。若有人有此二十一结染著心者。当观其人必堕恶趣。不生善处。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第2个回答  2013-04-04
优越感的坏处:一个人一旦有了优越感,就很容易产生执著与傲慢;自己的见闻觉知障碍了自己的进步,所知变成所知障,进步道路上多了一堆绊脚石。
优越感的成因:缺乏智慧,为见闻觉知所蒙蔽,坐进观天,夜郎自大。
人为什么会满足于优越感:人受到的教育本身,很容易让人产生“我知道了”感觉,尤其那些不了义的知识甚至学问,都会把人引导到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陷阱中。
第3个回答  2013-04-05
从圣经的角度来看,是骄傲的表现。我有的你没有。我会的你不会。觉得自己如何如何。觉得我怎样怎样。优越感的坏处,可以让人炫耀,让人满足现状。记得微博中不是有一个90后炫富。而导致她的亲人受灾难吗?太高调。一个人如何自己认为有优越感他会骄傲。一个人不认为自己优越感他会自卑。不满现状。他会比较。 优越感的成因,:从圣经角度说自从人类犯了罪与上帝的爱隔绝人就变为这样。小孩子在很小时候会知道要有了还要。拿不完还继续要。是贪。没有说谎学校,没有骂人学校,没有杀人学校,更没有强奸学校。人为什么会做呢?去偷去说谎话。人在小的时候渴望做医生,科学家。但是但是……是人的罪性。人为什么满足优越感: 不认识自己。骄傲。我所回答的并不一定是真理。如果您愿意。网购本《圣经》来度它是真理。
第4个回答  2013-04-04
优越感只是人对自己缺乏完整正确的认识而已,恰被这个世界的王(sadan),所鼓动利用,然后放大,目的让人满足自己欢愉自己,从而迷失。上帝爱人,所以他给人爱的信息,不是让人苦修,而是在他爱的怀抱中,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在他里面享受属天的自由与福分。所以基督徒是入世的,快乐的,感恩的,有盼望的。“有信,有望,有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