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做哪些检查?

如题所述

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检查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为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
①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应至少每周测定1次。
②血糖及尿常规。尿常规中尤其应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至少每个月检查1次。
③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每2~3个月检查1次。
④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
⑤眼部情况,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
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每半年检查1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2
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血管病变等),而且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需要服用药物降糖,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肝肾功能等副作用(因为病情需要又不能不吃药),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常规检查,并注意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并发症筛查。切记:血糖的测量应该包括空腹不吃饭和吃了饭两个小时的餐后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只有这两种血糖都不高,才能说血糖控制得好。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不去检查,有时候早期的病变或轻度的损害是不能被感觉到。的。检查项目具体如下:
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和足背动脉搏动。
检查血脂,尿常规,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
视力和眼底检查,心电图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条件允许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患者复诊:每次测空腹或餐后血糖,血压。
3-6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足背动脉搏动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
1年复查血脂,肝肾功能,眼底检查,心电图和尿微量白蛋白。
第2个回答  2013-03-27
有这么麻烦吗?
我是糖友。我发现初期,每天四次血糖监测。早晚的饮食前后。每周一次的尿常规(当时有尿酮体)。半个月一次的血液全分析。历时接近3个月的时间。双手无名指已经是蜂窝煤的感觉。

时隔一年后,每月不定时的检测下空腹和餐后血糖2次。如果血糖波动不大,就不做其他检测。如果大些,自觉近期上火。就增加每2月一次尿检。其他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只有初期做了一次糖化。12年12月做了一次眼部检查。去年4月份开始就没做过血液全分析和其他的检查了。

我认为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很多检查不一定要定期做。我的主治医生就这样说的。理论上是要这样。但实际上等同于为医院捐款。

最后,还是建议你不要看书本和规定,与你的主治医生探讨,也要根据你的实际经济条件来决定。
祝快乐!

对了,我感觉吃山野菜对血糖的降糖、维持都不错。我东北老家的亲属都在冰箱里帮我保存,我去年这个时候开始一直能吃到11月。至去年5月至今,中途吃过半个月的拜糖平。最初血糖空腹25,餐后接近50.现在空腹7以下,最高7.2.餐后10以下。
第3个回答  2013-03-26
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应至少每周测定一次。

血糖及尿常规,尿常规中尤其应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应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

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每二至三个月检查一次。

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
第4个回答  2013-03-26
急性并发症有: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延误诊断或治疗可致死亡。在幼龄或高龄、晕迷或低血压的患者死亡率更高。2.糖尿病非酮症行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3.乳酸性酸中毒: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大多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

慢性并发症有:1.脑血管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2.心血管病: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较为多见。3.下肢血管病(即糖尿病足):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4.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尿毒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别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等表现,晚期则发生肾功能不全。5.糖尿病眼病: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6.糖尿病神经病变:出现疼痛、麻木、感觉过敏;7.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以及阳痿等。
并发症说明了要检查的项目,当然稳定血糖是重重之重。血糖稳定后,就不会对很多脏器进行损伤。血液的粘稠度也下降,不会有心血管疾病。当然定期检查肝肾眼的功能,尿蛋白,尿酮体检查必不可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