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部分重点和考点?

这部分说说重点和考点

一、酸碱盐单元基本概念--复分解反应(这是重中之重,这都不考,初中化学就没有考的了) 1.何谓复分解反应(掌握):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可简记为AB+CD=AD+CB 2.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知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水)、(难溶解的物质)或者是(挥发性气体),促使复分解反应能够完成。 (下面的可是重点了) 二、升入认识: 复分解反应的主要类别 [1]酸+碱=盐+水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酸与碱的反应也叫中和反应,但是中和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特殊反应)。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中酸一定要是可溶的,生成物中必须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这里H2O + CO2↑其实是H2CO3碳酸,碳酸不稳定,要分解生成CO2与H2O,所以要写成H2O + CO2↑)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氨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 1.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2.氢氧化钙与氯化铵:NaOH+NH4Cl=NaCl+NH3↑+H2O [这里NH3↑+H2O其实是NH4OH(或写成NH3.H2O)也就是氨水,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弱碱] [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 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补充(只是了解):值得注意的是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和碱+酸性氧化物—→盐+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三、归纳总结 概括(重点):上述四种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 1.一方面就是对反应物的要求: 大多数酸和盐、酸与碱行,盐与盐、盐与碱都需溶; 2.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 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3.这两方面必须同时满足,我们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另外为能够正确书写出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牢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而且能够正确地运用各种物质的溶解性。 一、酸碱盐单元基本概念--酸 [1]酸的概念(了解):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物质 [2]酸的性质(重点):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一、酸碱盐单元基本概念--碱 [1]碱的概念(了解):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的阴离子只有OH-离子(水除外)的物质 [2]碱的性质(重点):(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不溶于水的碱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2)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一、酸碱盐单元基本概念--盐 [1]盐的概念(了解):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盐的性质:1.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2.盐与酸反应 (与前面相同) 3盐与碱反应 (与前面相同) 4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一、酸碱盐单元基本概念--离子的检验 [1]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2]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3]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⒀ 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 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 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