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何时批判王者荣耀?

如题所述

7月3日、4日,人民网对此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

人民网连续发文批判“王者荣耀”

7月3日、4日,人民网对此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

人民网一评《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人民网二评《王者荣耀》: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

7月3日上午,人民网发表评论称,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评论指出,该游戏对青少年人群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7月4日下午,人民网再发评论指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从目前来看,监管的力度和效果与人们的期待存在较大距离。更重要的是,此前的监管方式主要针对网络游戏、页面游戏,而针对手机游戏尤其是“社交游戏”的监管和规范还存在空白地带。如何有针对性地根据新情况制定规则和办法,需要及早地纳入议事日程。

  腾讯试点“王者荣耀”推出“三板斧”

7月4日,腾讯宣布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只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后续还将实现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除此之外,“王者荣耀”将陆续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与现有的成长守护平台双管齐下,限制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

5月,腾讯已在旗下移动游戏中陆续推行实名认证。没有完成腾讯平台实名注册流程的账号,将无法进入“王者荣耀”。

对于这种情况,有小学生发帖吐槽了实名制的鸡肋,“机智的我随便上网找了个身份证,居然通过认证了,谁也别想阻止我开黑去了!”对此,“王者荣耀”开发团队表示,未来实名认证系统将实行进一步强化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