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单位调动需要什么手续

如题所述

1、在本着互惠共利的情况下,接收地的一把手或者二把手点头同意调动,还要和组织部长沟通好。

2、接收地领导同意之后,由接收地组织部开出“商调函”, 在本着互惠共利的情况下,然后就要调出地的组织部领导同意签字盖章,然后就可以把档案先寄去接收地的组织部,进行档案审查。

3、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接收地组织部就开出正式商调函,然后就拿着正式调函先去调出地组织部干部室换介绍信,再去所在单位换介绍信,并开出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还要去会计那里拿上工资介绍信。

4、拿好三大件之后,先去调出地组织部干部室再换“干部介绍信”,去组织室把单位的组织介绍信换成组织部的“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再去人事局工资股把单位工资介绍信换成人事局的“工资介绍信”,然后去编办下编制。

5、到接收地之后,拿着上一条的干部介绍信,去接收地组织部办理报到,干部室办转入,并开出介绍信,介绍到将去的新单位,顺便去组织室把党组织关系转入,然后去人事局办理工资转入,这几样办好之后去新单位办公室报道,把干部介绍信,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工资介绍信分别给新单位所管理的人员。

办理指南:

1、用人单位向市编办申请编制单;

2、用人单位填写公务员调动表;

3、调入、调出单位及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4、公务员管理处审核;

5、局分管领导审批;

6、发调动通知书,需迁户口的同时办理迁户手续;

7、到迁入地公安分局户政科办理户口准迁证明;

8、回原单位办理调出和户口迁移手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调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7
  目前,公务员、事业单位调动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工作需要;二是解决夫妻分居。公务员调动单位的程序如下:
  1.用人单位(或个人)提出调动申请(个人申请的需征得调入单位同意接收)
  2.提交人事局局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3.如同意调动报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4.如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调动的办理调档手续;
  5.如档案符合规定要求的办理调动手续。
  公务员可以跨地区调任,首先联系接收单位同意接收并办理商调手续,然后按管理权限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公务员、事业单位调动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工作需要;二是解决夫妻分居。
  调任条件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拓宽选人渠道,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规范公务员调任工作,根据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调任领导成员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调任必须坚持德才素质与职位要求相适应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和资格条件,坚持组织安排与个人意愿相结合,从严掌握,择优任用。
  第四条 调任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第五条 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负责公务员调任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
  二、调任资格条件
  第六条 调任人选应当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强、勤奋敬业、实绩突出。
  (二)具有与拟调任职位要求相当的工作经历和任职资历。
  (三)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拟任职务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
  专业技术人员调入机关任职的,应当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四)调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市(地)级以下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调任厅局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调任县(市)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调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六)符合法律、法规、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
  因工作特殊需要,前款第(三)、(四)、(五)项需适当调整的,市(地)级以下机关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上一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同意,省级以上机关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第七条 公务员调出机关后拟再调入机关担任高于调出机关时所任职务的,应当具备从调出机关时所任职务晋升至拟调任职务所需的任职资格年限。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调任: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四)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
  (五)正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调任程序
  第九条 调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根据工作需要确定调任职位及调任条件;
  (二)提出调任人选;
  (三)征求调出单位意见;
  (四)组织考察;
  (五)集体讨论决定;
  (六)调任公示;
  (七)报批或者备案;
  (八)办理调动、任职和公务员登记手续。
  第十条 根据调任职位的要求,调任人选通过组织推荐方式产生。必要时,可以对调任人选进行考试。
  第十一条 对调任人选应当进行严格考察,并形成书面考察材料。考察内容包括调任人选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
  考察时,应听取调任人选所在单位有关领导、群众和干部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的意见。所在单位应予积极配合,并提供客观、真实反映调任人选现实表现和廉政情况的材料。
  第十二条 根据考察情况集体讨论决定拟调任人员,并按照任前公示制有关规定在调出、调入单位予以公示。
  第十三条 公示期满,对没有反映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调任的,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或备案;对反映有严重问题未经查实的,待查实并做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调任。
  第十四条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拟调任人员后,调入机关按照规定的权限办理审批或者备案。
  地方省级以下机关调任公务员须报市(地)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呈报审批、备案的材料应当包括请示、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考察材料、调出单位意见和纪检监察机构提供的廉政情况;按规定需要进行离任审计或者经济责任审计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审计,并提供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
  调任人员审批、备案后,办理调动手续,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
  第十五条 调任人员的级别和有关待遇,根据其调任职务,结合本人原任职务、工作经历、文化程度等条件,比照调入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确定。
  第十六条 调任人员除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任命职务的以外,一般实行任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职;考核不合格的,另行安排工作。
  四、纪律与监督
  第十七条 调任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一)调任审批或者备案机关应当严格履行职责,认真审核把关,不得随意降低标准,放宽条件;
  (二)调入机关应当严格履行有关程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弄虚作假,搞不正之风;
  (三)调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关法规、政策,提供真实情况,不得突击提拔;
  (四)参加考察的人员应当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不得隐瞒、歪曲事实真相;
  (五)调任人员应当遵守有关规定,接到调动通知后,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行政、工资关系等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调任工作中存在应当回避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对违反规定的调任事项,呈报的不予批准;已经作出决定的宣布无效,并按照规定对主要责任人以及直接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27
公务员调动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编办和人事局都得通过审批,需要调入方人事局和调出方人事局同意的话。若调入方人事局同意调入,就会发商调函到调出方人事局,一般情况先发调档函,调出方人事局同意调出的话,就会把档案和商调函寄给调入方人事局。
公务员调动的程序:第一步用人单位(或个人)提出调动申请(个人申请的需征得调入单位同意接收);第二步提交人事局局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第三步如同意调动报州政府分管领导审批;第四步如州政府分管领导同意调动的办理调档手续;第五步如档案符合规定要求的办理调动手续。事业单位人员调动:调出:调出单位填写《调动人员登记表》,并由调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盖单位行政公章→调入单位人事部门发商调函到州人事局→州人事局接到调入单位调档函后寄出调动人员档案→州人事局接到调入地区调令后,办理行政、工资及相关内容转移手续。调入:调出单位所在地人事部门发商调函到我州人事局→根据《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填写的基本情况,审定调动理由,由调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填写意见和盖行政公章和调动请示→提交局长办公会讨论,经审批同意发调档函→审查档案后经审批同意发调动函→调动人持调出单位行政介绍信、工资介绍信及其他手续到州人事局计划信息科报到→州人事局计划信息科与调入单位衔接后,把调动人员介绍到接收单位,办理行政、工资及保险、住房公积金转移手续。对审批不同意的,人事档案退回原单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26
要看你的具体情况,垂直管理单位和地方单位不同的,我在单位负责帮干部办理调动。公务员可以跨地区调任,首先联系接收单位同意接收并办理商调手续,然后按管理权限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第4个回答  2019-07-24
公务员调动要看你的具体情况,垂直管理单位和地方单位不同的,我在单位负责帮干部办理调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