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里面的“红楼梦”三字是什么意思?

感觉这三个字好别扭,即不是地址也不是人名。好象多出来没用的三个字。难道宝玉住的屋子不叫“怡红院”叫“红楼梦”?我觉得写“怡红院通灵遇双真“还能理解。原书的这个题目把我搞糊涂了。”通灵“应该指宝玉,”通灵遇双真“主谓宾都全了。那个”红楼梦“三字是起什么作用的?难道是宝玉在梦里见到双真了?但正文的内容里面怎么也找不到和梦有关的内容。

指贾宝玉的脖子上的宝玉。

书名:《红楼梦》

简介:《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体裁:章回体长篇小说。

作者:曹雪芹。

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 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 曹雪芹自序 。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人物:

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 贾政与 王夫人之次子,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 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 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冠(与宝钗并列)。 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但这一段爱情因悲剧性的家族命运而遭到扼杀,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与黛玉并列),来自 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规谏宝玉读书做官。她有一个金锁,是 通灵宝玉的正配。在家族安排下,她与宝玉成婚。婚后一二年,宝玉撒手而去,返回青埂峰,宝钗独守空闺。

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三, 贾政与 王夫人之长女,贾府大小姐。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 秦可卿出殡不久,元春晋封贵妃 。贾府为了迎接她省亲,建造了 大观园。她给家族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自己幽闭深宫,不能尽天伦之乐,后暴病而卒。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四, 贾政与 赵姨娘所生,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个性刚烈,有“玫瑰花”之诨名。抄检 大观园时,她当众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对贾府的危局颇有感触,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改革虽成功,但无济大事,后远嫁海南。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五,来自 四大家族之史家,是 贾母的侄孙女。自幼父母双亡,在家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不时还要三更半夜做针线活儿。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心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她后来嫁了如意郎君,可惜夫婿痨病而死,她立志守寡,也就很苦。

妙玉——金陵十二钗之六,苏州人氏。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带发修行。父母亡故后,她随师父进京。师父圆寂后, 王夫人赏识她的佛学修为,请她入住 大观园 栊翠庵。后被贼寇劫去,不屈而死。

贾迎春——金陵十二钗之七,是 贾赦与妾所生,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后被丈夫孙绍祖虐待致死。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八,宁国府贾珍的妹妹,贾府四小姐,爱好绘画。因父亲 贾敬一味好道炼丹,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 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疼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抄检大观园时,她狠心撵走丫环入画。四大家族的没落,三个姐姐的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入庵为尼。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九,来自 四大家族之王家, 王夫人的内侄女, 贾琏之妻。她精明强干,深得 贾母和 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干过不少。结局是“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十, 贾琏与 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在贾府败落后,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相救,把她带去乡下。后来嫁作村姑。

李纨——金陵十二钗之十一, 贾珠遗孀,生子 贾兰。李纨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 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十二,宁国府 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 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 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 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贾母——来自 四大家族之史家,贾府老太太,宝玉祖母。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大家长的位置。她喜欢众孙女,尤其溺爱宝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14
其实红楼梦三字并不是说贾宝玉在梦中,而是他脖子上的宝玉,也就是当年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在梦中。那石头本来是个灵验的宝贝,按说有这个石头在身上,贾宝玉该是百毒不侵邪魔不入的,为何被魇了?是因为被万丈红尘迷了本心,如堕梦中,故此不灵验了。那和尚念得诗说的就是这个事情,“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粉渍脂痕污宝光”是个“红”,“房栊日夜困鸳鸯”是个“楼”,“沉酣一梦”是个“梦”,最后一句那意思就是这就该着“散场”了。这个僧人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这块石头的宝光被那些金钗们给污了,沉酣入梦了,不过梦总要醒的。后来他给持诵一番,石头通灵了,不在梦中了,这场梦也就该醒了。所谓“尘缘满日,若似弹指”,甲戌,庚辰、戚序、蒙府等诸本皆有夹批:见此一句,令人可叹可惊,不忍往后再看矣,约略说的就是贾府要败落了。为什么第二十五回就要败落了?和尚说过,青埂峰下,别来十三载矣,须知曹雪芹家里被抄家的时候,虚岁十四,实际离他生下来就是十三年。贾宝玉和凤姐被魇疯魔,暗含着曹家被抄家的意思。小说中的贾家就是现实中的曹家,曹家败落了,贾家岂不是也快了?尘缘满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红楼梦三个字不是没用,这是个伏笔,是个隐喻。一本红楼梦,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回目里面是断断没有无用的字句的。后来有人给改成了“通灵玉蒙蔽遇双真”,大家能理解了,其中的暗喻也就没了,这是不好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8-11
  意思:是指贾宝玉的脖子上的宝玉。基本意思就是被万丈红尘迷了本心,如堕梦中。摘引《红楼梦》书中诗词,“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粉渍脂痕污宝光”是个“红”,“房栊日夜困鸳鸯”是个“楼”,“沉酣一梦”是个“梦”,最后一句那意思就是这就该着“散场”了。这个僧人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这块石头的宝光被那些金钗们给污了,沉酣入梦了,不过梦总要醒的。后来他给持诵一番,石头通灵了,不在梦中了,这场梦也就该醒了。

  双真: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 ,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
  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籍贯沈阳(一说辽阳 ),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居北京。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遗腹子(一说曹頫之子) 。
第3个回答  2013-02-14
《红楼梦》,本是太虚幻境中警幻所演的曲名。最初曹雪芹写的《石头记》(手抄本)
早期《红楼梦》版本众多,开卷之处略有不同。如甲戌本《石头记》不同于其它版本,其卷首处独存凡例一则。
内容如下:
“《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书之名;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以点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既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子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则简,不得不谓其不均。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笔墨唐突朝廷之上。又不得不谓其不备。

阐述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注意事项。(来自红楼文库)
开篇就提出《红楼梦》这个名字,概括了全篇的主题思想。所以后人把此书定名为《红楼梦》。不是因为贾宝玉住怡红院得名。

红楼梦的众多版本,回目不尽相同。(来自红楼梦吧)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庚辰本)
舒序: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仙
列藏:同上
甲辰:同上
甲戌: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程甲:同上
蒙府: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通双真
梦稿: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姐弟遇双仙

通灵指的是宝玉,不过是那块通灵宝玉。庚辰本的批注恢复比较全面,但是甲戌本由于时间早,保留了很多接近原本的情节,普遍认为更接近原作,但校对不全,错误多些。
如果要细研究,庚辰本并不合适。象这个回目就不如甲戌本来得直接明白。

这回目里的红楼梦三字,我也觉得不知所云。

看楼下答案,觉得还真是喜欢不同版本,看法就各异了。红学大师周汝昌都死了,也没能一统红学理论,可惜曹雪芹不能活过来给大家讲解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