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霜霉病是小白菜种植常见疾病,小白菜霜霉病症状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叶片正面出现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周边不明显的斑点,然后扩展成黄褐色斑点,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叶片背面有浓密的白色霜霉病。病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相互联系的,直至死亡。病原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停留在种子植物上,或附着在种子上,经风雨传播。这种疾病在雨天、空气湿度高或凝结时间长时容易流行。加强水肥管理,施用足底肥,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少量灌溉,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应将病叶和植株掩埋或烧出田外,并将土壤翻深,可减少病菌在田里的传播。

在病害防治初期,72%双康可湿性粉剂800倍,78%博克可湿性粉剂500倍,56%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00倍,69%安科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90%一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乙。或72%克鹿可湿性粉剂700倍,72%克康灵可湿性粉剂60倍,58%美沙酮锰锌,每6-8病原体是酸浆变种。芸苔。病原菌的菌丝无色,无隔膜,在细胞间蔓延,通过圆形、梨形或棒状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水分和营养。从气孔伸出的孢子囊,单生或成束,无色,不分裂,在树干基部稍膨大,重复3-5次二元分枝,长度145-505微米,主轴和分枝成锐角,顶端叶柄尖而弯曲,末端附着一个孢子囊。

孢子囊无色,单细胞,近圆形至椭圆形,大小为微米×16.9~26微米。发芽时产生芽管,不形成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单细胞,黄褐色,表面光滑,大小25.5~38.5微米,直径15.6~20.5微米,壁厚,表面光滑,可直接引起生殖管感染。

主要对叶子有害。当地没有明显的越冬期。由于病原菌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所以在温暖寒冷、多雨高湿的天气下,该病最容易流行,降雨对该病的发展比温度更重要。植物营养不良,或感染病毒疾病,或在高湿度的田间过度密集种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叶面出现不规则块状黄褐色枯斑;相应的叶背出现稀疏的白色霉斑。在严重的情况下,病斑组合成不同大小的斑块,导致叶片干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2
发病初期,小白菜叶片上出现小斑点,然后逐渐变为黄褐色。病叶背面相应位置长有白霉层。严重者,病变部位出现脂肪肿胀弯曲畸形、蒂部感染、暗褐色坏死斑,形成空的或半固体的荚。
第2个回答  2021-06-12
叶面出现不规则形块状黄褐色枯斑;相应的叶背出现稀疏白霉病征(孢囊梗与孢子囊),严重时病斑连合为大小不等的斑块,致叶片干枯。
第3个回答  2021-06-12
发病初期,小白菜叶片出现小斑点,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在病斑叶片背面的相应位置上,会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发病部位会出现肥肿弯曲畸形,花梗感染,表现出黑褐色坏死斑,从而导致荚果空瘪不实或半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