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为何能名列春秋五霸?

如题所述

说到春秋五霸,一般给出的答案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这种提法,见于《白虎通义》。然而,在《白虎通义》里,其实还有另一种答案: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关于“五霸”是谁比较合适,众说纷纭。古代文献至少有七种提法,其中齐桓公、晋文公是公认的霸主,无论哪种提法,这两人都不可缺少。其余三霸里,秦穆公与楚庄王出现的次数比较多,鉴于这两位君主的杰出成就,入选并不意外。选择宋襄公为五霸的并不多,偏偏被大家记住了。

宋襄公的功业,与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四位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如何也被列为五霸呢?这里就必须说明,春秋时代的“霸”与今天我们说的“霸主”,还是有所不同的。《白虎通义》里说:“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春秋五霸又称为春秋五伯,伯就是“伯侯”,或者“方伯”,意思是诸侯之长,在诸侯中当带头大哥的。

那么宋襄公是不是当过诸侯们的带头大哥呢?应该说有过。

在齐桓公称霸时,宋襄公一直是当中原诸侯联盟的二把手。在齐桓公主持的十五次诸侯大会中,只有宋国每次都参加,宋襄公因此成为齐桓公霸业最忠实的助手。不仅如此,齐桓公还把自己的儿子、继承人公子昭送到宋国,托付给宋襄公。应该说,宋襄公是深得齐桓公信任,而他也用实际行动不负所托。

易牙、竖刁等奸臣害死齐桓公后,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宋襄公纠集宋、曹、卫、邾四国联军,发动讨逆战争,拥公子昭为齐国国君,是为齐孝公。由于齐孝公长期生活在国外,在齐国根基甚浅,很快被其他公子赶下台,灰溜溜回宋国。宋襄公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宋国军队二度进入齐国作战,击败了反政府军,齐孝公得以复辟。

由于晋、秦等国与中原诸侯不结盟,一时间,宋襄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领袖,平定齐之内乱更使他声名远扬。这时的宋襄公,的确可以算是中原诸侯的带头大哥。

为了树立威信,他干了三件事:其一,找了个借口,逮捕滕国国君滕宣公;其二,他以鄫国君主的血来祭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宋襄公杀了鄫国国君,另一种说法是割破鄫国国君的鼻子,把血涂在祭品上。其三,出兵攻打曹国。

这时候的宋襄公颇有几分霸主的样子。但是,随着楚国势力深入中原,宋襄公“带头大哥”的方伯地位就保不住了。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水。宋军大败,宋襄公也挨了一箭,次年箭伤复发去世。

如果用“伯”的标准来看宋襄公,勉强可以算得上。在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能安定齐国,扶立齐孝公,这确实算得上是一桩丰功伟绩。同时,由于齐国霸业凋零,他狗尾续貂,滥竽充数地当了一回中原盟主。

不过,《白虎通义》把他列为“五伯”之一,主要原因是:“宋襄伐齐,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宋襄公打仗是比较文明的,不会杀掉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苍白的敌人,不对没摆好阵势的敌人发动进攻。这点有人说他迂腐,但另一角度看,他是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而且有古代中国武士的道义与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