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母乳多久不会涨奶

如题所述

很多妈妈其实到了供需平衡自己都不知道,很多时候被太多“误区”干扰了判断,今天想说说,关于奶量的那些“误区”

为了坚定自己有奶的信心,下面这些疑似没奶的误区一定要熟记。

1、乳房软趴趴,好几个小时都不觉得涨
大概在产后2-3个月,乳房会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妈妈不会涨奶,但宝宝一吃就有奶出来。

这是所有母乳妈妈都会经历的一个自然过程,想想从产后初期总觉得乳房涨,动不动就胸前湿掉一大片,到现在不会觉得涨。

很多人心里都会发慌,乳房不涨了,还有奶吗?

这是多舒服的事情啊,母乳喂养是智能的,除了产后头1-2月会让妈妈付出比较多的辛劳,后面会越来越趋向于让母乳妈妈跟普通人越来越没什么差别。

在妹妹两岁多时,我出差两天不喂奶,乳房也不会涨,回来后只要妹妹一吃又能听到咕嘟咕嘟的吞咽声。

2、以前会漏奶,现在不漏了
很多人会把乳房想象成一个水壶,只有满了才会漏出来,不漏出来就代表不满,没有奶了。

其实漏奶只是来奶阵了而已,产后初期妈妈的催产素特别容易释放,也就很容易产生奶阵(哪怕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哗,胸前就湿掉了一大片。

慢慢的供需平衡后,漏奶就会减少,有些妈妈完全不漏奶了。但只要宝宝吸吮刺激乳房,依然会产生奶阵让宝宝吃到奶。

3、宝宝长得没有隔壁老王家孩子胖
家人总是喜欢把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如果没有隔壁老王家孩子胖,就会说“妈妈你的奶水不够,赶紧加奶粉!”

人吃五谷杂粮各种肉肉,还有高矮胖瘦之分,为什么吃母乳的宝宝就要个个长得又高又大?只要宝宝沿着自己的生长曲线长就是正常的。

4、宝宝总是哭
好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宝宝一哭,家人马上说:“宝宝饿了,快去喂奶!怎么宝宝总是哭?是不是你的奶水不够?”

感情在大家眼里,宝宝就是个只知道吃的机器,妈妈就是个只能喂的机器?错了!除了饿,宝宝哭的原因还有很多种。

安抚宝宝的方法除了喂奶外也有很多种。

5、睡眠太浅,落地醒
宝宝刚睡下没多久,就醒了哇哇哭。吃着奶就睡,一放下就醒……

各种睡眠问题都会被归结为妈妈奶不够,宝宝没吃饱。其实真不是这样的,想想我们大人不同人之间是不是也有睡眠好坏之分?

更何况小宝宝的睡眠特点是:周期短(只有30/45分钟),快速动眼睡眠时间长,可能刚进入熟睡一个睡眠周期就结束了。所以用宝宝睡得好不好来判断妈妈奶量够不够并不合适。

6、一次吃奶要吃一小时
每次吃奶都要吃很久,妈妈喂奶喂得腰酸背痛,还要被家人质疑奶不够。其实,绝大多数时候,妈妈并不是奶不够,而是哺乳有效性需要提高。

7、吸奶器只能吸70ml,但瓶喂宝宝能吃100+ml
里有两个误区:一是用吸奶器吸出来的奶量不能代表亲喂时宝宝能吃到的量,吸奶器的原理也是模拟宝宝吸吮来刺激奶阵,但效果远没有亲喂效果好。

亲喂宝宝吃到的奶量会远多于吸奶器吸出的奶量。

二是瓶喂宝宝能吃的奶量,不代表就是宝宝真正需要的奶量。因为瓶喂容易过度喂养,宝宝以为只是吸吸奶嘴玩,没想却吃进去了很多奶。大家也可以把奶瓶竖起来试试看,乳汁哗哗地流。

以上都是误区,那妈妈究竟如何判断自己奶量够不够?

对于母乳亲喂,我们无法知道宝宝究竟吃了多少母乳,但只要看宝宝的大小便、体重增长和精神状态,我们就可以知道宝宝吃得怎么样,妈妈奶量够不够。

只要宝宝摄入充足,且不会经常觉得涨奶,那么恭喜你达到了供需平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8
断奶的情况下,一般一周到半个月之间就可以自行回奶,不会出现涨奶的情况。如果奶很胀可以用温热毛巾敷一敷局部,或者把奶水用奶抽抽出来,这样能够减少胀奶造成的不适感。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来回奶,回奶时要注意观察,从而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建议产妇避免让婴儿触摸乳房,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同时要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量。
第2个回答  2020-09-08
我老婆那时候是半个多月,涨的挺厉害的,晚上睡不好觉还得伺候未满月的,一定要把心情放宽松来,不要紧张和畏惧,母乳的都是要经历的。
愿往后的日子里 诸事顺意!
第3个回答  2020-09-08
这得看你的奶水充不充沛,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08
喂母乳,一般情况下,这也得。15分钟至20分钟,把一边的奶吃空,再吃另一边这样的话来不容易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