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诸葛亮的一生?他的历史功绩有哪些呢?

如题所述

第一:《隆中对》

《隆中对》是刘备军事集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方针,在《三国演义》中,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前,虽然也割据城池,占据土地,但是统治并不稳固,还经常打败仗,刘备虽有仁君的名声,可是却一直打不下基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战略方针。而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指出,先取荆州,再夺西川,联合东吴,对抗曹魏,这样一个基本的作战方针,才使得刘备在以后的战争中有了正确的决策,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了。

第二: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又称博望坡之战,当时曹操准备率大军南下,其实并没有把荆州的刘表放在眼中,反而主要是想对付两个敌人,一个是孙权,另一个则是刘备。曹操深知刘备,虽然他眼下只是占据新野一个小县城,但是有诸葛亮辅佐,一旦他逐步壮大实力,必然是心腹大患,曹操这才派夏侯惇率军十万,试着进攻新野,扫平刘备,这样也可以免除自己南征的大患。结果让曹操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在博望坡设伏,放起大火,把夏侯惇十万大军烧得灰头土脸,气得曹操也直接挥师南征!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出山后立下的第一功,直接打击了曹军的嚣张气焰。

第三:火烧新野

火烧新野,是诸葛亮第二次用火。当时曹操大军已然南下,兵分五队,前锋大将许褚,第一队十万人马,统兵大将曹仁、曹洪,攻击方向新野、樊城,刘备自知难以抵挡曹军,于是携民渡江。而诸葛亮为了迟滞曹军进攻,又在新野布下火攻阵,在白河阻断上游流水。曹仁大军到了新野之后,不见刘备踪影,天黑在城中驻军,却被诸葛亮三门放火,城中早被布下的硫磺烟硝也早被点燃,于是火起,曹仁、曹洪拼命杀出城去,欲渡白河,上游关公却突然放水,曹军被淹死无数,这才夺路而逃。火烧新野迟滞了曹军的进攻,也为刘备撤离准备了时间。

第四: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当时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刘备与曹操作战失利,兵败当阳,而曹操基本占据荆州,使得刘备军事集团穷途末路。而这时鲁肃以吊孝为名,奉孙权将令,来江夏探听曹操虚实,诸葛亮则奉刘备的命令,趁机与鲁肃渡江,联合东吴,共抗曹操。但是孙权并没有直接接见诸葛亮,而是先派了手下一群谋士,名为接见,实为给诸葛亮一个下马威。这些谋士也是百般刁难,各种尖酸刻薄言语,攻击诸葛亮刘备。诸葛亮深知,辩不过这些谋士,也很难说服孙权,这才一一犀利还击,说得这些谋士哑口无言、面红耳赤。舌战群儒的胜利,为诸葛亮后来说服孙权、周瑜抗曹,准备了条件,也使得诸葛亮名声大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