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迟到大王》—别关掉孩子想象的大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是个小男孩,也是故事的主人公。没错,光听名字就知道作者的幽默感无处不在。小男孩每天在上学路上都会遇到一些新奇又惊悚的事情,譬如,鳄鱼咬住了他的书包、狮子咬破了他的裤子、遭遇巨浪的袭击……而种种窘境最后导致了同一个结果:迟到。

很不幸,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的每一个理由在老师听上去都是荒诞不可信的,于是产生了一连串的责罚:书写自己的谎言三百遍、大声念自己的谎言四百遍,老师甚至还威胁他再说谎就会被棍子打!就这样,看似平静的第四天终于来了。一路上什么也发生,直到走进教室看见老师……竟然被一只大猩猩抓走!老师无奈,拼命求救,可是约翰麦克罗门麦肯席却异常冷静,并语出惊人……

通篇故事环节紧凑,主题明确,通过幽默而鲜明的图画将师生二人的互动清楚地传达出来,信任危机一触即发。表面上看,针对的是师生群体,其实不少家长已经察觉到这本绘本所描述的境况更大程度上存在与成人与孩子之间。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而想象力是造就这些可能的重要因素。小主人公种种离奇遭遇是否真实,我们暂且不论。但在他以及所有孩子的眼中,异想天开本就是家常便饭,是他们对生活以及周遭环境的理解和向往。正如绘本作家桑达克所说:“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在他的绘本里,他能提供的唯一武器是白日梦、幻想、疯狂的想象力。”而身穿黑大褂,长着长鼻子,严苛又暴躁的老师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家长,只言片语便将孩子的“武器”打得七零八落。

画面语言在整个绘本故事中也极为突出,单是上学路上这一重复过几次的场景就各有不同。充满想象力的上学路上看得到绿油油的田野、红彤彤的太阳和金灿灿的农田,花草树木、流水小桥也都隐约可见。而失去想象力的上学路上,所有颜色和景致被统统抹掉,只剩下一抹孤寂黯淡的灰。色彩的运用配合情绪的推进,对于小主人公的境遇,读者感同身受。

除此之外,一些重要暗示也是作者的内心独白。环衬中抄写的惩罚手稿呈现的是不算工整的字迹、脏兮兮的页面和几乎通篇写错的一个字(丢写成去),这些无不表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强烈反抗,是种不被理解的无奈和挣扎。

从某种意义上看,《迟到大王》更像是写给家长的绘本。读到结尾,孩子会因为看到老师被猩猩抓走而露出狡黠的笑容,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又是否能够读懂孩子无意识的动机和背后的潜藏价值?回想一下,我们是否也曾粗暴地折断孩子想象力的翅膀!

这是一本真正从儿童角度出发的绘本,推荐给5-12岁的宝宝阅读

真真的微信号:zhen130136

欢迎喜欢绘本的亲加入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