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后是谁当上了皇帝

如题所述

三国最后司马炎当上了皇帝。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扩展资料:

三国历史进程: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控制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曹操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降张绣、逐刘备,控制了兖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后来又在官渡之战中任用谋士许攸火烧袁绍势力军粮,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在白狼山之战中,派遣张辽率领先锋大破乌桓,随后又平定辽东,最终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刘表病亡、荆州不稳之时,征荆州,刘琮束手投降,寄身荆州的刘备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对江东虎视眈眈。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盟。其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这就是奠定三国形成局面的赤壁之战。刘备乘势占据荆州五郡,后分别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夺得益州和汉中,势力达到了极盛。

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1年)击破关中马超、韩遂等部,又命夏侯渊西征,消灭了韩遂、宋建等割据势力,将凉州纳入“魏”的势力范围之内,此后曹操数次南下,孙权亦曾数次北上,双方均未获得大的进展。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刘备大将关羽攻打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关羽一度威震华夏,但不久徐晃解樊城之围,曹操又采纳司马懿的建议,派人劝说孙权合攻关羽,孙权大将吕蒙设计偷袭荆州,杀关羽,至此荆州大部落入孙权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正式开始。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刘备为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在称帝后不久,就率数万大军东讨孙权。222年,被陆逊败于夷陵,蜀汉实力大损,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

孙权于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后又迁都建业,自此三国正式鼎立。

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东吴孙权重新联盟,并致力恢复国内生产。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正始十年(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大权。炎兴元年(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迫曹魏皇帝曹奂禅让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定都洛阳。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2

最后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

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邓艾率先进入成都,灭亡蜀汉。公元265年(魏咸熙二年)司马炎为相国、晋王 ,同年十二月代魏称帝 ,建立晋。公元280年西晋六路并进,灭亡东吴,至此三国统一于西晋。

西晋第六路军以水师为主,约7万余众,也是灭吴的主力大军。征募的蜀中勇士和能工巧匠,修造伐吴的舰船,长120步,可装载2000人,上面建有类似城楼的装置,四面开门,船上可以骑马。船头画上鹢鸟怪兽,来震慑江神,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敌战舰。第六路军穿三峡出巴蜀,一路所向披靡。公元280年,率先攻入建业(今江苏南京),活捉吴主孙皓,最终完成三国归晋。

扩展资料:

1、《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2、司马炎在位20多年。他曾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受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用了汉代以来的分封制,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巩固。再加上他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公开卖官,宫中姬妾近万人,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奢侈之风盛行,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晋武帝去世不久,西晋王朝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这场战乱长达16年,加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广大劳动人民又开始大批死亡或流离失所,“太康繁荣”的盛景很快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三国演义

第2个回答  2015-11-10

    三国最后统一三国当上皇帝的是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咸宁五年(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 ,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葬峻阳陵。

第3个回答  2013-03-03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魏(曹魏)、蜀(蜀汉)、吴(东吴)三个政权。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正式开始。曹丕为三国第一个皇帝。黄初二年(221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三国中,“蜀汉”最先灭亡。刘禅是“蜀汉”最后一个皇帝。刘禅,蜀汉后主,小名阿斗,刘备之子。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汉”皇帝,223-263年在位。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
三国中,“曹魏”于265年灭亡。曹奂是“曹魏”最后一个皇帝。魏元帝曹奂,曹操之孙,三国时“曹魏”末代皇帝,260年-265年在位。265年,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
三国中,“东吴”于280年灭亡。孙皓是“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孙权之孙,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264-280年在位。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晋武帝司马炎是三国之后晋朝的开国皇帝。晋朝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统一的王朝。
第4个回答  2013-03-02
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
在曹丕死后,司马懿在帝王对外出狩猎时钻了空子,掌握了魏国的实权,后而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进攻蜀国,蜀国后主刘禅昏庸无能,降。
在司马懿死后,司马昭在魏国举行了政变,废掉了当今的皇帝,扶幼子做皇帝。之后倒戈,改国号魏为晋。
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大举攻吴,吴主孙权之子孙皓效仿刘禅,降。
最后是司马炎当上了皇帝。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望请三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