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作文 急急急

如题所述

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多善良真诚的人们,带给我们数不尽的感动。就在上周,我与班上的同学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们被一位位英雄式的人物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人民的美好品德,他们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感动中国,陪着我们一起走过了十年,十年,有的人走了,也有的人来了,在颁奖晚会中最让我感受至深的而是胡忠、谢晓军夫妇了,他们两位都是教师,他们应该在大城市里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城里一个月几千元的工资,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作为志愿者教那些孩子们读书,那些孩子都是孤儿,没有父母。在他们心中,老师就像是他们的父母一样。胡忠叔叔曾对那些孩子们说:“如果有一个强盗闯进来,手里持着刀,为你们挡刀的一定是我,如果你们不读书,我都跪下来求过你们,因为你们是脚踩在地上的人。”听到这句话,我的眼睛立刻湿润了。那些评委这样评价他: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年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父母!

相比较于这些伟大人物,我们似乎显得太渺小。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都具有一种无私奉献,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品质,而这正是我们许多人不能拥有的。在他们身上,有太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助人为乐,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3
爝火燃回春浩浩 ——观《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高淑珍》有感
长夜孤灯寂,俯首卧案孺子牛;艰难十四载,只盼桃李早芬芳……
——题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一个农村妇女结束了繁重的劳务,小院里的孩子们欢快地围拥上去。她转身向破败的自行车翻找着东西,拆开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呵!原来是一些糖。她憨憨地笑了,把糖分发给孩子们,又独自忙活去了……
也许命运不够公平,让她的丈夫英年早逝;也许命运不太公平,让她的孩子落下残疾,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用她独特的方式诠释人间大爱……
她不是这些孩子们的母亲,也没有半点亲缘关系。可她“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十四年来,她像疼爱自己的孩子那般疼爱这一百多个孩子。她,就是高淑珍。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其中一位。
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当有人质疑她的行为是在“作秀”时,她很坦然。说:“我是一个残疾孩子的家长,对于残疾孩子来说,这是一场大难,不能让他自己承担,我们做家长的要尽力去帮助他们。”谈笑间,谣言灰飞烟灭……
是啊!她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又怎会在意这些虚名俗利呢?
古人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人备焉。”,此话用来形容高淑珍是在合适不过的了,也许她只是一个卑微的农村妇女,但她用粗糙的手支起的课桌,宽厚的背挡住的风雨,十四年来的风雨兼程,正见证了她的“圣人之心”。
再回头反思当今的社会现状,公交车上,有当多少人没有强占“老弱病残”这一位置?有多少人没有用厌恶恶心的眼神看着残疾人?有多少人又曾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们……
再对比高淑珍,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总会给人以长久的思索与追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她成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她另九州动容?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在她看来“只是一件小事”的事情却深深的振撼我的心灵,刺激着我的神经。
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像她那么伟大的善举;也许十四年来的艰难挫折我们没有经历过,但今后的我们应以她为榜样,用爱心去温暖整个社会。我不奢求每一个人都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样做出“惊天动地”的感动事迹来,但我们只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舍己为人的小事就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社会和日益冷漠的人心。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路,哪怕是自觉将垃圾丢进垃圾箱里……这些事情虽算不上伟大,但足够温暖……
“爝火燃回春浩浩”,高淑珍点燃的星星之火足以照亮那些晦暗的心灵;也足以为那些狂热于物欲的心灵洗礼。我不知道在得奖之前有多少人听说过她,也不知道成名后光环对她的影响,但我敢肯定,今后的她,还是会继续无私地为那些残疾的孩子奉献下去!
第2个回答  2013-02-28
百度一下,我想这种文章很多,把几个文章内容一合就差不多了
第3个回答  2013-02-28
哇对方问大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