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全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其中详写什么?

如题所述

详细写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略写的是腊七腊八、腊月二十三。

原文: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伴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形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6
《北京的春节》全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其中详写的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篇文章讲述了老北京人迎接新年到元宵节的全过程,从腊月初的腊八开始,一直到元宵结束,期间每天都有不同的节日活动和习俗。其中,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除夕是年终岁尾的庆祝活动,正月初一是一年新的开始,元宵节则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因此,这四个节日是文章中详写的内容。
第2个回答  2023-06-29
《北京的春节》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其中详细描写了以下内容:
1. 大年三十:描写了家家户户忙碌准备年夜饭的场景,包括购买年货、准备食材、煮年糕等。同时也描写了贴春联、贴窗花、扫尘等传统的年前准备工作。
2. 除夕夜:描写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场景,亲人之间的欢笑和团圆。还描写了放鞭炮、燃放烟花的热闹景象,以及对年兽的传统祭祀。
3. 初一:描写了人们起床迎财神、拜年的习俗,以及穿新衣、戴新帽、戴新鞋等传统的新年打扮。还描写了人们去亲戚家串门拜年的热闹场景,以及收到红包的喜悦。
4. 初二:描写了人们去庙会游玩的情景,包括看表演、逛庙会、品尝小吃等。还描写了人们玩耍斗鸡、斗鱼等传统的娱乐活动。
5. 初三:描写了人们迎神灯、赏花灯的活动,以及参加舞狮、舞龙等传统的表演。还描写了人们走亲访友、品茶聊天的闲适时光。
通过以上描写,全文详细展示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从年前准备、团聚吃饭、拜年串门、庙会游玩到赏灯娱乐,生动地再现了北京人过年的喜庆和热闹氛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4-05-20
漫步在古老的北京胡同里,但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年味儿愈发浓厚。提及北京过春节的习俗,那可是数不胜数,且让我娓娓道来。
除夕夜的团圆
除夕夜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也是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良辰。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桌前,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聊着家常。鱼是必不可少的年菜,寓意“年年有余”;饺子象征着“团圆”,每只饺子都饱含着亲人的爱。
初一早上的拜年
大年初一清晨,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带上礼品,走亲访友拜年。一句句“新年好”、“恭喜发财”响彻街头巷尾,传递着美好的祝福。拜年时,晚辈要向长辈磕头行礼,以表孝心和尊敬。
春节的庙会
春节期间,北京的大小庙会热闹非凡。地坛、龙潭湖等地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络绎不绝的游人。庙会上人潮涌动,吆喝声此起彼伏。传统的糖葫芦、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兔儿爷等小吃琳琅满目,令人垂涎三尺。杂技、京剧、舞狮等民俗表演精彩绝伦,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元宵节的观灯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也是赏灯的最佳时节。夜幕降临,北京城张灯结彩,灯火辉煌。灯笼形态各异,色彩缤纷,悬挂在街头巷尾,将这座古城装扮得流光溢彩。人们手持花灯,漫步在灯海中,猜灯谜、赏美景,乐此不疲。
北京春节习俗的传承
岁月的流逝,北京春节的习俗历久弥新,一代代传承下来。这些习俗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承载着北京人的情感和记忆。
如今,虽然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春节习俗依然在北京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这些习俗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家人的羁绊更加紧密,也为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踏上北京的胡同,细细品味这里的春节习俗,你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更会感受到过年带来的喜悦和团圆的温暖。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