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怎样恰当地运用幽默

如题所述

教学幽默语言是一种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高水平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幽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体态幽默和言语幽默来表现的,而言语的幽默更为重要。语文课堂中幽默的语言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像一个精灵,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智慧的火花。语文教学上的幽默,应是指语言和举动的机智风趣,能使学生在听到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时开心大笑或会心微笑中领悟教师深刻的意旨。有位美国的教育家曾说过:“幽默不仅不会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而且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下了更多的概念。”这就是说,幽默的价值,不只是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放松身心,而且可以帮助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前苏联教育家斯特维洛夫也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幽默手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那么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幽默类型呢。下面我先来谈谈课堂中的一些常见的幽默类型和方法。
一、移时错位、曲解词语法
“移时”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突破时间的限制,把古代事物与现代事物“生拉硬扯”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在讲到古代的人的称谓的时候,我举了个例子,以籍贯来称呼的情况,如清代人称南海康有为为康南海,以后你们见到我们大沥高中的邝卫航校长也可以直接称其为邝大沥了,同学们在笑声中很快就记得了古今对人称谓的一些区别了。比如在讲授蒲松龄的《狼》这一课时,其中有一句“屠自后断其股”,教师有意识地错解标题,让学生辨析,“断其股”就是把把它的屁股砍掉吗?用现代的意思去解释古文,闹出笑话。增强学生对“股”字含义的记忆。还有一次我讲到“贻笑大方”这个词语的时候故意说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为人很大方得体,笑眯眯的很有风度,比如,何老师贻笑大方地走进了课室里。同学们有的哑然,有的哄笑,这样曲解词义,故意造出笑话,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之后再引出词语的正确意思,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认识。
二、画蛇添足法
画蛇添足法是指言已说尽,本来无需加一个尾巴,却有意识地加上一个尾巴,这样也能产生诙谐的效果。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说到迎春,曹雪芹用了一个比喻“腮凝新荔”来形容他的脸色,红润的脸颊宛如新鲜的荔枝。我在说到这里添加了一句美女之脸:“当然如荔枝肉,不能像荔枝壳。”这么一点,同学们对迎春的印象就更深了。在讲《为了忘却的纪念》一课的时候,说到柔石最后身中十弹而牺牲的时候,同学们各个都神情十分凝重,我为了缓和一下气氛,“画蛇添足”地说到,如果是狡猾的敌人,肯定是中了一弹就倒下,或者还没中弹就装死呢,同学们在微笑中稍微缓和了一下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深了对反动派的痛恨。
三、顺手牵羊法
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如课文诗句、广告语、流行歌曲等,在适当的时候点染一下,也可造成浓郁的幽默氛围。尤其是流行歌曲,学生们都非常熟悉,唱出来不仅能让学生感觉亲切,而且还能轻松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有一次在讲评练习的时候,我提问了最为钟爱的课代表,她居然没有做这道题,完全答不上来,气氛有些尴尬。她小脸涨得通红,很不好意思。于是我就准备帮帮她了,随口而出,这道题有点难度,就连何老师也觉得不容易,我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答案都那么可爱……”顺口就把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首歌中的歌词成功帮这位女生解围,课堂教学继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四、引入相声艺术
相声是一种幽默艺术,它以诙谐通俗的语言,将抽象、深奥的道理,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使人们在开怀大笑中得到启迪,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节课都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艺术品。相声艺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的幽默教学动作,教师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具有适度的幽默感。动情处让人回肠荡气,诙谐处让人捧腹开怀,愤慨处让人义愤填膺,豪迈处让人信心万倍。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感受到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使课堂学习始终充满活力和激情。例如在讲词语的后缀叠词的时候我就引入了黄俊英老师的相声《广州话趣》,广州话红色,红荡荡。黄色,黄擒擒。青,青BB。禁我青吾BB,我青擒擒得吾得。吾得,点解?A:因为广州方言无人叫青擒擒嘅,擒擒青就有。哦,即系黄就擒擒,青就BB,禁白呢?B:白雪雪……,同学们在欢快的笑声当中一下子就能理解形容词词语的后缀了,在方言区教学,方言幽默是注定少不了的。当然讲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强调普通话与粤语方言的区别。五、夸张法修辞学上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带着谐趣的“夸张”也是一种幽默。曾在一本《幽默寓言》中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私塾先生认识一个“川”字,一次学生去求教于他,他就想找个“川”字来教学生,不料翻了几页书都没找到,后来他突然发现书中有个“三”字,“他就骂到:我找不到你,原来你倒卧在这里睡觉”!;世上也许根本不会出现上述故事中的情形,但经过讲故事人的“夸张”,便在幽默中埋下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正因为有了这些合理的“夸张”,才使之发人深省,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同样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正确认识幽默的价值所在,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有一次讲授《药》这一课时,鲁迅描写康师傅的那段,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眼光像两把刀,把老栓刺得缩小了一半。为了让学生对缩小的夸张又更好的理解,我又补充道,你们可要好好遵守纪律喔,要不班主任的眼光可像一把刺刀,把违反纪律的同学刺得缩小三分之二!同学们很快就对此修辞手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课堂教学当中渗入了纪律教育。
以上大致总结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常见的幽默方法。下面我再来简单概括一下这些幽默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