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读书人当上秀才很不容易,是光宗耀祖的时,那么为什么被人叫“穷秀才”呢?

因为什么被这样叫?

主要是因为朝廷对秀才的奖励其实并不多,而且秀才不能做官,赚的钱不多。所以才有这种说法。
虽然,古代考上秀才不容易。但是,考上秀才后朝廷只会每年发一点钱财和一些粮食,还有见官不跪的特权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了。而且,古代考上举人才能做官,还是一些比较小的官职。成为举人后接着参加考试,也就是会试。通过会试,成为进士,才能有比较好的官职和好的发展空间。而从举人做官发展空间就没有进士的发展空间好。




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古代的秀才没有不想考上举人,不想考上进士的。可以说在古代读书人没有不想成为天子门生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秀才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接着考试上,赚钱的时候,赚钱的动力,赚钱的心思都不足。从而使得秀才赚不到多少钱。




按常理来说,朝廷发给秀才的奖励足够维持秀才的日常花销。但是,秀才的花费多。笔墨纸砚都需要买。古代还有游学这一说法,游学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游学要考虑路上的路费,古代的交通也比不上现于今的便捷,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不少。最重要的古代的书籍也很贵,而作为读书人书籍是必不可少的,如此书籍的花费也不少。




其实,还有一个可能是那些秀才的自嘲,毕竟他们相较于那些举人,进士来说,秀才是很穷。

满意答案,记得点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1
“穷秀才”这一称呼主要是指的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秀才这一身份并不能获得很多的金钱,但一个拥有富N代官N代身份的秀才肯定不能被叫做穷。
第2个回答  2019-08-11
秀才也只是证明自己非常有文化,地位高一点而已,但是实际上却不能走上发财的道路,因为他们的俸禄并不是很多。
第3个回答  2019-08-11
因为那些读书人就算当上了秀才,每年的俸禄也不高,需要盘算着过日子,而他们家境普遍不富裕。
第4个回答  2019-08-10
秀才也不是在什么朝代都是很穷的。在明朝时期,有法律明确的规定,一旦读书人考取了秀才,他每年都可以得到十八两银子的补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