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我想大家对于黄鹤楼这一名楼应该都很熟悉,对于唐朝诗人崔颢的那篇《黄鹤楼》更为熟悉,而“崔颢提诗,李白搁笔”的这个典故,就是崔颢所写的这首千古流传的名作而引发的。

唐朝诗人崔颢在游览黄鹤楼,登上楼欣赏美景时,放眼楚天,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黄鹤楼。而之后李白在游览时,也登上了黄鹤楼。他也被黄鹤楼的美景和辽阔所折服,一时诗兴大发,想要提笔写诗,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慨。而正当他要挥笔题壁写诗时,却看见了崔颢所写的这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当他看完唐朝崔颢所写的诗之后,不禁大为叹服,自愧不如,为之搁笔,并且说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在黄鹤楼公园的东边有一个亭子,亭名叫做“搁笔亭”,亭子名的来源就是“崔颢题诗,李白搁笔”这一典故。其实我觉得李白是真的很喜欢也很佩服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因为李白后来的《鹦鹉洲》和《登金陵凤凰台》这两首诗中都有很明显的模仿崔颢的痕迹。

很庆幸中华民族有这么多古迹瑰宝和才子佳人,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让我们在欣赏美景时也感受人文文化,了解古时人们的情怀与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4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诗《赠友人》三首之二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2个回答  2019-07-04
亭名取自盛唐时期黄鹤楼上“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据传,号冠“斗酒诗无敌”的诗仙李白不久也登上黄鹤楼,被壮观的景色所陶醉,诗兴大发正欲题诗,见到壁上崔颢的题诗,遂搁笔。并说出了这首“一拳打倒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浩叹崔颢的诗太好了。
第3个回答  2019-07-04
号冠“斗酒诗无敌”的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被壮观的景色所陶醉,诗兴大发正欲题诗,见到壁上崔颢的题诗,遂搁笔。
第4个回答  2019-07-04
崔颢写下这首七律之后的某一日,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白也来到此地,

趁兴登上了黄鹤楼,远眺眺望汉阳城、鹦鹉洲,兴之所至,欲作诗一首。

在读到崔颢这首浑然天成的题诗后,李白钦羡不已,大为折服,为之敛手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搁笔而去。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就记载了这则李白登楼欲赋诗却搁笔而去的故事。

后人有感于此,乃于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搁笔亭,以志其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