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择时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

如何择时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

 基金投资到底需不需要择时?很多投资者会有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定投,设置的计划开始时间不同,即使定投的金额、扣款的周期是相同的,收益差距也会非常大。
  辨险识财专家认为不同类型基金,判断买卖点的方式不一样。
  一般来说,基金的类型可以分为股票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和货币基金,也有以上几种产品皆有的混合基金。
  相对来说,债券和货币基金比较稳定,虽然买点对基金的收益率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否“择时”投资,其实对收益的影响并不大。
  所以,“择时”这个概念,对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来说,更为重要一点。
  因为指数基金跟股票基金的走势,基本上跟大A直接相关,简单来说,如果能做到低净值时买入,高净值时卖出,那自然是最好的。
  1、股票型基金
  投资于股票资产的基金需要根据证券市场的变化来进行选择,仓位越高则相关度越大,
  因此对于股基来说,基金的回报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然而股基的持仓永远倾向于高仓位持有股票(80%以上),基金不可能为持有人的长远利益而卖出股票,因此在A股估值高位的情况下,基金持有人面临着很大的市场下跌风险。
  所以,一个好的买点/卖点,往往出现在指数波动的前后。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当指数出现了20%左右的跌幅后,或者20%左右的涨幅后,是比较好的买点。
  相反,如果涨幅已经大于30%,这时候再追高,就很可能被套了。
  那么,如何具体判断股票型基金买卖点呢?
  买入方法一:回撤买法
  优秀的偏股型基金,在牛市中的净值表现特点是涨跌都具有连续性。但当基金净值连续回撤到其周、月同类排名的后二分之一甚至在后三分之一时,买入或可以买到一个相对低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此种方法需要您选择那些长期业绩表现稳健,持续表现优秀的基金,不能只顾着看短期的涨跌。
  方法二:启动买法
  很多时候,我们看好某只基金,但是没有抄底把握,觉得净值太高,犹豫不决的时候,可以在基金开启连续上涨阶段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果断买入。这样,也许就能分享到基金回调结束后一轮中期行情带来的收益。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或许这只是一轮小行情或者是阶段行情,随后基金有可能再次回撤,乃至跌破先期买入价,但此时你千万不要慌,也不要轻易割肉离场!可以定投补仓或主动大跌加仓,叠加使用效果更佳,通过不断地低位加注,摊薄您自己的投资成本,并耐心等待下一轮行情的启动。
  止盈信号一:行情出现高点时
  事实上,就算是投资大咖,都不能预测到每次波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以,比较聪明的做法就是提前设置你的止盈点!当基金的收益达到你预期收益(止盈点)时,考虑卖出50%-80%。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提前卖出部分基金份额,落袋为安,就算后续行情走低,也不必过于担心;
  (2)如果行情继续高涨,你仍持有部分基金份额,从而分享后期涨幅所带来的收益。
  信号二:出现连续升息信号时
  一般情况下,对于加息的预期,市场上的资金会向货币市场回流,而使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更加活跃。这样一来,流入证券市场的资金流量就会减少,股价可能会出现下跌,那么自然会连累部分权益类基金净值的一并下跌。
  信号三:基金经理更换时
  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你的基金净值涨幅高低。如果你的基金更换了经理,首先应先观察新基金经理一段时间,如果确实不适合他的投资风格,那么不妨及时卖出规避风险。
  2、指数型基金
  一般来说,看估值最直接的数据,就是PE(市盈率),针对指数估值目前所处的位置,我们可以分为几个级别:
  当PE低于历史估值的30%分位时,为低估值,可以开始配置定投;
  当PE高于历史估值的70%分位时,为高估值,可以开始卖出。
  简单来说就是将指数的估值作为卖点和买点的判断依据,原理是指数进入高估值的时候卖出,进入低估值时买入。
  当然,估值对于宽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的判断效果更好。
  但对行业基金,比如医疗、科技的话可能就难一点 ,因为医药指数成分不纯,消费科技估值会一直很高。
  举个例子,比如说全指信息指数处于显著的高估值阶段,如果持有相关基金,担心风险,我们便可以考虑将其卖出,转配一些估值较低的品种。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比较好地控制回撤,但缺点就是会错过牛市泡沫部分的收益。
  对于如何判断指数估值的高低,则可以借助市场上的一些估值工具。估值工具的操作原理是结合指数PE(估值)所处历史百分位,寻找当前市场上估值相对较低的指数基金,估值水平越低,投资潜力越大。大家可以参考这个工具去判断所持有基金的买点和卖点。
  3、债券型基金
  对基金中的债券类资产配置进行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最根本因素是宏观经济。只有充分把握了宏观经济形势,才能准确抓住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在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时,需要有一个涵盖多种指标的更为宏观的概念,这就是经济周期。
  当宏观经济形势处于衰退期,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债券往往走出牛市行情。经济开始复苏,持有股票会更适合。当经济过热,大宗商品与通胀齐飙,利率加速收紧,债券会更加艰难。最后经济进入滞涨期,利率触顶,债券又将迎来新的牛市周期。
  此外,有些国家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跷跷板”效应。如我国,股票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资金流动的影响比较大,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的债券需求。当股票的收益率高时,债券的持有者会抛出债券,而投资于股票,债券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
  事实上,在市场的不同时期,配置债券、股票资产的比例是不同的,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投资人需要根据经济周期来选择具有逆周期性的投资标的。比如在经济衰退期,市场更注重价值型股票的投资;在经济复苏期,更注重小盘股、新兴市场股票的投资。
  总之,市场行情变化莫测,基金虽然是长期投资,但也不能买完就放着不动,还是得见机行事,根据投资环境和自身财务状况进行不断优化调整,制定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投资组合。
  另外辨险识财提醒:真正的择时一定不是每天判断净值的涨跌,盲目跟风瞎买瞎卖,而是投资前做好对每一种市场变化的安排,有时候补仓也是一种择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研究宏观指标,行业政策,自上而下
第2个回答  2021-09-22
目前国内已募集完毕并宣告成立的基金总数达到了71只,其中封闭式基金有54只,开放式基金为17只,基金净值总额达1330亿元,基金净资产占两市流通A股总市值的比例超过了一成。基金规模扩大的同时,基金的品种也日趋丰富,今年出现了首只指数增强型开放式基金、首只债券基金,在基金数量增加,品种复杂化后,如何选择基金成为了投资者面临的一个问题。

1、选择基金应先了解自己的投资属性与风险容忍度

基金并不保证绝对收益,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因此对投资人而言,了解自己是正确投资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能依自己的理财需求�如为建立购房基金、设立子女教育基金,为储蓄退休基金 ,投资时间长短及风险承担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投资属性及风险承担程度,才知道什么样的基金最适合自己。

1)确定风险容忍程度

投资人对风险承担程度随年龄、个性及不同社会阶层而不同。对年轻一族来说,由于来日方长,可接受的风险较高,而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人士,则对资金的稳健来源较为看重,因此可承受的风险较低。
2)确定资金运用时间及数额
如果可供运用的时间比较短,再冒险的投资人也不该投入到过度高风险的基金上,同时也要衡量自己的收入情况,手中握有的资金越多,能够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3)确定对未来收益的期望
如果希望投资的收益较为固定,就适于选择债券型基金,若是偏好较高的利润,可以选择较积极的股票型基金。
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收入情况、财产状况与负担、时间与精力、投资收益的目标与年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等来决定自己投入基金的金额。
从我国对投资者的调查结果来看,7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现出了对投资风格稳健、具有较低风险的基金品种的偏好。
2、选择基金应了解该基金的经营团队素质
经营团队的素质,才是选股投资的最高标准。基金的宗旨应该是服务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而不是为基金公司的所有者创造价值,共同基金必须由最诚实的人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进行管理。考察基金管理团队的素质,应注意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洞察力,主要指把握机会的能力。二是远见。三是使命感。既然基金持有人把他们未来的财富托付给基金管理人,那么他的使命和惟一目标就是如何更好地为基金持有人服务。四是热诚。热诚能把人们的潜能转化为动力。
根据各个基金管理公司的背景、投资理念、内部制度、市场形象、旗下基金的历史业绩以及公司的员工素质、客户服务等情况,综合分析来选择一家值得自己信赖和符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管理公司。可根据各个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基金经理背景、交易规则、费率结构、限制条件等情况,结合自己的投资收益期望、风险爱好程度等来选择一家基金。
第3个回答  2021-01-27

随着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投资风格的不同,所选资产的收益目标也不同。面对各种各样的基金,如果不能从基金配置资产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就很有可能因为持有时间不够,或者收益预期制定的不合理。

相似回答